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吧 关注:3,845贴子:18,225
  • 9回复贴,共1

提问贴,吧里如果还有活人的话照顾一下萌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次读钢炼是两年前,现在已经是第二次精读了,有些疑点想问问大伙
1、冬妮娅和保尔分手虽然不可避免,但过程实在略显仓促,我多次感觉像是剧情杀,这块大家有什么解读?
2、和丽达分手我没太看明白,是因为在丽达面前打翻醋坛子自觉羞愧才执意分手的吗?还是说这是属于俄国人的奇特恋爱观?
3、保尔开始极力反对新经济政策导致成为少数派(不得不说保尔的政治觉悟确实不够,难怪一直没有担任要职),这是不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
4、支持托派的杜巴瓦莫名其妙地“堕落”了,我觉得这像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受到现实的政治压力强行丑化托派吧?
5、听说钢炼原文在斯大林时代进行过一定规模的删改,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删了那些内容呢?原文现在还能找到吗?
6、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什么已知的立场吗?作品受当时形式所迫进行的创作挺多的吧?
镇楼图无关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8-17 10:17回复
    原稿正式出版之前一直有改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8-17 11:21
    收起回复
      你问的这些吧里都有相关讨论(而且应该都不止一个),可以先参看精品区。然后特别@tjchenbin81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8-17 14:24
      回复
        1.确实是剧情杀,但是当年布尔什维克党的清教徒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注定是与中产阶级(保尔口中庸俗的资产阶级)那种观念是格格不入的,而且早期阶级斗争很残酷,我倒觉得分手是一个很现实的结局。
        2.他误解了丽达和乌斯季诺维奇的关系,还有就是牛虻式的爱情观作祟,贴吧里的@tjchenbin81提到过:“作者为什么让保尔以牛虻的方式断掉与丽达的交往?这与作者的实际经历到底有几分符合?这是我所不知的。在《牛虻》中,亚瑟生性敏感,还从父亲遗传了一个性格缺陷~本能逃避,在他信仰破灭,又被琼玛误解后,远遁南美。回意大利后,他有意无意刺激和伤害琼玛,虽试探性一步步对琼玛解开心结,却一直推迟与琼玛最后的表白。保尔并未读懂这是牛虻心理阴暗面作祟,因生活经验不足,误以为推掉爱情能更好地革命。若干年后保尔反思自己接受牛虻负面影响的错误。这在小说中把原因编圆了。当然,感情没有结果也有丽达这一边的原因。”
        3.这大概是一种旁观者的描述,简单说,就是当年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关于新政策的分歧,把保尔置于反对派其实就是给读者看的主角的想法的逐步成熟的历程,事实上新经济政策有利于恢复农业和工业在战争中受到损伤的元气,同时也有利于获取他国企业先进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有可能,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非托派的党员堕落的也不在少数,是否堕落腐化,其实与政治立场还真没有实质联系。
        5.这个问问tjchenbin81,也可以看看他发的帖子。
        6.至少与后来的苏联解冻文学那一批作家的立场是不同的。


        IP属地:江苏8楼2020-08-18 19: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