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吧 关注:63,040贴子:1,026,897
  • 8回复贴,共1

《克莱因壶》这本书要重读一遍,第一次看这种类型,大意了。读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克莱因壶》这本书要重读一遍,第一次看这种类型,大意了。读完后才注意到几个问题。泄底!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9-14 00:23回复
    首先,最后那个解说是哪位大佬补的,吓了一跳,神来之笔!
    回到故事。主要就是确定哪些剧情是现实,哪些是游戏。
    这里面首先有个问题,能否判断主角是什么时候进入k2的?主角记忆是否连贯?如果连第一次进k2的记忆都是假的,就有点乱了。
    不过主角的记忆不是捏造的,k2的功能是让经历不一定为真,而不是篡改记忆。
    那么主角一定待在k2的时间不长,或者定期回归现实。很难想象他待在k2里很长很长时间,比如很多天,即便不考虑饮食,还要考虑亲属。
    这样就确定了整个事件的现实总时间不长,这就很难想象,该公司能在现实的几天内在游戏中完全新增一个让人无法区分的跟现实有关联的,能直接对话的角色。七美是假的,那梨莎是不是真的?
    这里面有个问题,游戏中虚拟的人如何能应对现实人随机的问题。哪些对话是主人公的随机问题,能否做为一个判断依据?
    还有一点。主角从现实进k2的时候,现实中的进展,按理应该不会在k2中接续。这就是读完这本书后,有点恍惚的原因。真实的现实和虚拟的现实,哪怕是在谈一件事。他如何能将真实的现实中调查的推进,在虚拟现实中接续起来呢?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9-14 00:24
    回复
      2025-08-22 14:28: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想,那种结局,就是为了不让人分清现实和虚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9-14 10:41
      收起回复
        重头盘了一遍,按书中的规则,或许没有答案。(要默认它技术可以做到,实际上如果七美是假的,那么里面的人跟现实的人已经没有区别了,主角的6天是生活,而不是游戏闯关,能应付生活中各种对话的游戏角色怎么能说不会思考呢?)
        K1试验:仪器可以直接给感受,经历可能是假的,但记忆不会篡改。
        第一种解答:七美是真实的,因为现实剧情的推进不会在虚拟中接续,所以每次虚拟进现实的记忆都是空白的。梨纱第五天没有带包,也没能回去,所以包一直在家里。
        第二个解答,从第五天开始进入另一个故事。
        第二个解答首先默认前四天是正常的。K1,K2的设定,图像投射进视网膜,手握住不存在的东西,它不会加快人眼对图像的判断时间,只是刺激五感。
        前四天进入《脑》的虚拟游戏,第一天他们耗了两个多小时。如果从第五天开始接下来的6天全部是虚假的,在这6天里每天都要进三次《脑》的游戏,上班,下班,睡觉,居然压缩在现实的一个小时以内。时间感受被加速了,这属于未被描述过的性能。
        还有,第一次测试进入时,可以说话,难道游戏中嘴就不动了?不动嘴怎么知道说的啥?怎么通过肌肉和汗液之类的收集数据,给予嘴部肌肉相应的感觉?如果真实说话的话,怎么可能把6天生活的说话压缩在一个小时。
        从这一点上我倾向于第一个解答,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点。
        另外,作者不会不写第一次进入。一年半的等待时间是清醒度过的,如果说仪器给了一年半的虚假经历,不现实,也没有意义。所以第一次进入K2肯定是真的。如果整本书从开头就是假的,也没有公平性可言。
        同样,仪器需要特殊液体给予感官刺激,直接从液体转换成空气刺激,科技跳跃太大,所以进入K2依旧需要躺在仪器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9-14 17:36
        回复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9-30 23:31
          收起回复
            建议你去看看王晋康的《七重外壳》,思想性艺术性比这本高很多


            IP属地:上海10楼2020-10-06 1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