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秋水》书评——从《秋水》看华夏文学
《秋水》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庄周的著作《庄子》中的名篇,是我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道家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主要内容是用河伯和海若之间的寓言来说明“大道”并且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其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但是,我在这里不想对《秋水》的哲学思想和流派进行分析与评论,而是把它作为一篇极其出色的文学作品来赏析,并且分析《秋水》的文学来源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秋水》文学价值非常高,内容奇谲,排比宏大,肆意诙谐,是先秦散文的文学最高代表之一。通过阅读《秋水》,会发现它和其他的先秦诸子文章严谨的风格有很大区别。这是因为庄子受以楚国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文化影响较大。就如同我国清末民初的学者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所说的那样:“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秋水》当中的那种汪洋肆意,虚无浪漫的文笔正是南方文化所特有的。且《秋水》中包含了许多诸如河伯、海神的神话传说形象,这也是荆楚之地的民风尚巫重鬼的缘故。而这种风格恰恰和中原正统地区的儒家文化(子不语怪力乱神)截然相反。
到后来的战国后期,以楚国贵族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创作者也都继承了庄周的这种风格,并且形成了极其成熟的文体——骚体。而骚体诗则开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其代表作《离骚》和北方地区的《诗经》共同成为先秦诗坛的异常瑰丽耀眼的双璧。
《秋水》的这种汪洋肆意,寓意宏大的风格并没有随着楚国被秦国的吞并而消失。秦朝末年,群雄逐鹿。有两支来自楚地的强大势力先后脱颖而出。一支是来自楚国沛地的刘邦集团,一支是来自楚国吴中的项羽集团。最后刘邦集团击败了项羽集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还是文化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汉帝国。其实,无论二者孰胜孰败,都注定了《秋水》当中的浪漫诡谲的文化会从狭小的南方地区向北方中原一带蔓延,并最终影响华夏千年的文学。汉帝国建立之后,文坛开始复兴,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重要的文体开始走上时代的主流,那就是赋。而汉代大赋传承了《秋水》当中宏大磅礴,诡谲无端的特色,真可以称之为一个伟大时代之伟大文学。
两汉以降,到了魏晋时代,战乱纷扰,利民困苦,官场昏暗。一种反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文学现象——玄学开始出现,并一度成为文坛一大主要流派。玄诗更是在一定时期内几乎霸占了整个诗坛。而玄诗正是当时的广大世人出于对现世混沌的困扰,而寻求道家庄子虚无思想而衍生出来的诗体。
到了唐代,以李商隐和李贺为代表的诗人,诗篇中运用大量意向,瑰丽诡谲,浪漫华章,和庄周的《秋水》风格同出一辙。尤其是李贺的古风,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至于唐宋以后,受《秋水》文风影响的作品亦不在少数。《秋水》可谓是开辟了中国文坛浪漫主义和神话色彩文学的滥觞。
甚至到了近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在他的名著《天龙八部》中也多次地将庄子文章的名词安插到里面。诸如《秋水》被化成逍遥派三老之一,无崖子的师妹,武艺高强,美若天仙的李秋水,而《逍遥游》也被化成了江湖一大神秘派别逍遥派。可见金庸老先生对庄子所爱之一斑。
综上所述,《秋水》作为一篇文学色彩浓烈的说理文章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可谓是穿越了三千的历史风云,深深的烙印在了每一个华夏文人的心中。
《秋水》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庄周的著作《庄子》中的名篇,是我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道家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主要内容是用河伯和海若之间的寓言来说明“大道”并且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其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但是,我在这里不想对《秋水》的哲学思想和流派进行分析与评论,而是把它作为一篇极其出色的文学作品来赏析,并且分析《秋水》的文学来源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秋水》文学价值非常高,内容奇谲,排比宏大,肆意诙谐,是先秦散文的文学最高代表之一。通过阅读《秋水》,会发现它和其他的先秦诸子文章严谨的风格有很大区别。这是因为庄子受以楚国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文化影响较大。就如同我国清末民初的学者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所说的那样:“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秋水》当中的那种汪洋肆意,虚无浪漫的文笔正是南方文化所特有的。且《秋水》中包含了许多诸如河伯、海神的神话传说形象,这也是荆楚之地的民风尚巫重鬼的缘故。而这种风格恰恰和中原正统地区的儒家文化(子不语怪力乱神)截然相反。
到后来的战国后期,以楚国贵族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创作者也都继承了庄周的这种风格,并且形成了极其成熟的文体——骚体。而骚体诗则开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其代表作《离骚》和北方地区的《诗经》共同成为先秦诗坛的异常瑰丽耀眼的双璧。
《秋水》的这种汪洋肆意,寓意宏大的风格并没有随着楚国被秦国的吞并而消失。秦朝末年,群雄逐鹿。有两支来自楚地的强大势力先后脱颖而出。一支是来自楚国沛地的刘邦集团,一支是来自楚国吴中的项羽集团。最后刘邦集团击败了项羽集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还是文化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汉帝国。其实,无论二者孰胜孰败,都注定了《秋水》当中的浪漫诡谲的文化会从狭小的南方地区向北方中原一带蔓延,并最终影响华夏千年的文学。汉帝国建立之后,文坛开始复兴,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重要的文体开始走上时代的主流,那就是赋。而汉代大赋传承了《秋水》当中宏大磅礴,诡谲无端的特色,真可以称之为一个伟大时代之伟大文学。
两汉以降,到了魏晋时代,战乱纷扰,利民困苦,官场昏暗。一种反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文学现象——玄学开始出现,并一度成为文坛一大主要流派。玄诗更是在一定时期内几乎霸占了整个诗坛。而玄诗正是当时的广大世人出于对现世混沌的困扰,而寻求道家庄子虚无思想而衍生出来的诗体。
到了唐代,以李商隐和李贺为代表的诗人,诗篇中运用大量意向,瑰丽诡谲,浪漫华章,和庄周的《秋水》风格同出一辙。尤其是李贺的古风,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至于唐宋以后,受《秋水》文风影响的作品亦不在少数。《秋水》可谓是开辟了中国文坛浪漫主义和神话色彩文学的滥觞。
甚至到了近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在他的名著《天龙八部》中也多次地将庄子文章的名词安插到里面。诸如《秋水》被化成逍遥派三老之一,无崖子的师妹,武艺高强,美若天仙的李秋水,而《逍遥游》也被化成了江湖一大神秘派别逍遥派。可见金庸老先生对庄子所爱之一斑。
综上所述,《秋水》作为一篇文学色彩浓烈的说理文章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可谓是穿越了三千的历史风云,深深的烙印在了每一个华夏文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