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净土吧 关注:3,189贴子:40,638
  • 5回复贴,共1

极乐世界的简介(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简介一
  释迦牟尼佛说:从这里一直向西去,要经过十万亿那么多的佛世界后,那儿有一个佛世界,名为极乐。极乐佛国的佛主名号,称为阿弥陀佛。那个佛国为什么会称为“极乐”呢?因为在那个国土里的一切众生,没有种种痛苦与危难,只会在生活上、精神上享受其它一切世界所没有的种种快乐,所以称为“极乐”。
  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街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精巧的栏杆、瑰丽的罗网和排列整齐的行(háng)树。这些栏杆、罗网和行(háng)树,呈现出种种有序的、美妙的几何图形,排列围绕着极乐国土里所有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讲堂、花园等,使这些建筑物更加美观庄严。在池子里,自然化现出种种莲花。这些莲花团团圆圆,非常整齐。莲花的大小不一,大的非常大,直径甚至达到有几十里或更大。莲花的颜色也异常绚丽,只要深信,坚持念阿弥陀佛的佛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那边可以长生不老,没有生老病死,没有烦恼,想要吃什么东西,一想就有!凡是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都不是骨肉凡胎,而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我们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花来。莲花中间还有坐台,叫做莲台。念佛的人功夫越深,池里的那朵由他念佛所产生的莲花也越大越鲜艳,及至念佛的人快临终时,阿弥陀佛就捧着这座莲台和观音、势至等菩萨大众来接引他。这人的神识就坐进莲台中,往生西方净土去了。
  但是往生的人,平日念佛的功夫不同。行善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莲花开放的快慢就有早迟的区别了。根据莲花开放的快慢,分成九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九品莲台了。
  在阿弥陀佛佛国里,时常自然地演奏出种种美妙的天乐(yuè)来。在每天的十二时辰里,天上会不断地像下雨那样飘下那种叫天曼陀罗花的仙花来。极乐国土就是由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来庄严成就的。另外,在极乐国土里,常常有种种奇妙色彩的鸟类,这些奇妙的神鸟,在每天的十二时辰里,唱出柔和、高雅的声乐来。这些声乐不但非常美妙动听,而且还能无限地演说种种修道的道法,如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三十七道品的修道道法。那儿的天人听到这些美妙动听的法音之后,都自然而然地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信仰心和迫切心来。
  你别误会那些鸟也像娑(suō)婆世界似的,由造种种恶业而得的畜类道报应。不是的!为什么呢?因为极乐国土里根本没有地狱、饿鬼、畜类这三恶道。在极乐国土里,就连三恶道的名字都听不到,更别说有实实在在的三恶道了。那么,这些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些鸟都是由于阿弥陀佛所发的大愿:希望在他的国土里,时时处处说法的音声不断,由此愿力所化现出来的。
  在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里,时时常有和雅的清风吹动,发出种种极其和雅、极其微妙的音声,正好比有百千种乐器同时协调地演奏一样。凡是听到这美妙动听说法之音的天人,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想要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念来。极乐国土就是由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来庄严成就的。
  无论哪个佛国,包括我们这里的娑(suō)婆世界里的一切众生,凡是有缘能听到上边所说的、极乐佛国里种种功德庄严盛事的,都应当从内心深处深深发愿,发愿要往生到那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里去。为什么呢?正是因为要同极乐国土里那些最上善人可以永远相会在一处,永不分离啊!要想往生到这么好的佛国里去,当然善根、福德及往生西方的因缘是绝对不能少的。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阿弥陀佛”这个不可思议的名号,保持清净的信心,心里想着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坚持不断,依靠这精进念佛达到“一心不乱”的功德,阿弥陀佛以他的大愿力,带领着西方极乐国土里的大菩萨、大阿罗汉们,亲自显现在我们的面前。倘若我们在这关键的时刻里,内心不受爱憎烦恼所惑乱、身体不受顺逆外境所干扰,一心清净念佛,那么即刻就可以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里去。
  (2)简介二
  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化顶上圆光,或照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个佛国,或照百、千个佛国,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稳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西方极乐世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宝树,花果敷(fū)荣,光辉遍照,有的宝树,黄金为根茎,白银为树干,琉璃为树枝,水晶为梢端,琥珀为叶片,美玉为花朵,玛瑙为果实。
  珍妙宝网,罗覆其上,百千万色,互相映饰。一切庄严之相,随着应念变化不拘。微风徐徐吹拂,吹动圣树上的枝条,发出无量妙音。如果有众生看见了菩提树,听到它发出的妙音,闻到它散发的香味,尝到了它果实的味道,触到了它放射的光芒,思念树的功德,都能够使各感觉器官清净明澈,没有烦恼忧患,得到在修行佛道的路上只进不退的清净心,直至修成佛果。
  再有,无量寿佛讲经的殿堂、亭台楼阁、讲堂经舍,也全都是七宝自然化成,又有白珠摩尼所成的网络,覆盖在这些堂舍楼观之上,明亮美妙无比。在这些堂舍楼观之中,有人在地上讲述和诵读佛经,有人在地上听闻和接受佛经,有的作经行运动,有的作禅习思定。有的人虽在虚空之中,也同在地上的人一样讲述诵读,听闻接受佛经,也在虚空之中作经行运动、思维道理以至于禅习思定。地上和空中修行的众生皆各各获其果报,或得须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或得阿罗汉,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这些圣众各自念道、说道、行道,随意修行,莫不欢喜。
  十方世界的各位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全都从七宝池莲花中自然化生。全部得清净无碍的妙身,无所不至的妙体,从不知道三途恶道、烦恼、苦难这些说法,极乐世界连这些概念名相都没有,更何况实实在在的痛苦烦恼呢?此世界中有的只是自然快乐的声音。所以这个佛国名叫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极乐国中,所有众生的容貌都很微妙,超世希有。全部是一模一样的无差别相。但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佛告阿难说:世间贫苦的乞丐,在帝王边,面貌形状,宁可类乎?若用帝王去比转轮圣王,则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转轮圣王虽威相在人中为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劣。假如让帝释去比第六天的天王,虽百千倍不相类也。第六天王若与极乐国中的菩萨、声闻相比,光颜容色,虽万亿倍,不相及逮。所处宫殿,衣服饮食,犹如他化自在天王。至于他们的威德、阶位、神通变化,一切的天人都不能与之相比。勉强相比,便要相差千百万亿甚至于不可计数的那么多倍。
  净土众生所居住的房宅,其形状和色调,都与居住者的形态颜色相协调,宝网弥覆,悬诸宝铃,光色晃耀,尽极严丽。楼观栏楯,堂宇房阁,有时宽有时窄,有时方有时圆,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悬在虚空,有时落在平地,但都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根据众生的意想,在一念之中便出现在面前。没有想要而不能得的房屋。
  各种用具杂物,全都丰富充足。宫殿、衣服、香花、幡盖随其需求的意念而出现。若想吃东西时,七宝合成的钵器,自行来到面前,各种风味的饮食,自然在钵中盛满。美味佳肴,其实并没有人真的去吃,只是看见这些饮食的色泽、闻到这些饮食的香味,意念中想到它的美好也就吃饱了。这些妙食能增长身体的力量而不会产生大小便的污秽。食后身心柔软,并不会使人贪求执着于这些妙味。就在这一视一闻之间,也就完成了吃饭这件事。饭后,美食尽都消失,到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又才出现。极乐净土中的饮食便是这样重复的。
  又有众宝妙衣,冠带璎(yīng)珞(luò),无量光明,千百万种神妙色彩,无不具备。这种神妙的衣裳服饰,也是随其所欲,自然显现,轻柔地附着在身上。
  再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没有昏暗、火光、日月、星辰以及昼夜等现象,没有岁月、劫数等说法,还没有对家室的执着区别。在所有的地方,既没有名称概念等符号,也没有取舍分别的实际行为,只有清净之心生发的最无上的快乐。若有善男信女,或是过去往生极乐净土的,或是在将来往生极乐净土的,全都住于正定之聚,注定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若是住于邪定聚或者不定聚,都不能完全明了,建立往生极乐净土所必须的发菩提心,行甚深愿,持佛名号等等功德作用。
  回向文: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nā)无(mō)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接引导师阿弥陀佛(三称)


IP属地:北京1楼2020-12-31 09:04回复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三世诸佛 证此心佛 六道众生 本来是佛 只因迷妄 不肯信佛 智者觉悟 见性成佛 释迦世尊 开示念佛 弥陀有愿 接引念佛 观音菩萨 头顶戴佛 势至菩萨 摄受念佛 清净海众 皆因念佛 十方诸佛 总赞念佛 祖师启教 劝人念佛 捷径法门 惟有念佛 历代祖师 个个念佛 古今圣贤 人人念佛 我今有缘 得遇念佛 念佛念心 念心念佛 口常念佛 心常念佛 眼常观佛 耳常闻佛 意常想佛 身常礼佛 香花灯烛 常供养佛 行住坐卧 常不离佛 苦乐逆顺 不忘念佛 著衣吃饭 无不是佛 在在处处 悉皆是佛 动也是佛 静也是佛 忙也是佛 闲也是佛 善也是佛 恶也是佛 生也是佛 死也是佛 念念是佛 心心是佛 无常到来 正好念佛 撒手归家 必定见佛 一道圆光 即性空佛 了此一念 是名为佛 常住不灭 无量寿佛 法报化身 同一体佛 千佛万佛 皆同一佛 普观有缘 一心念佛 若不念佛 失却本佛 念嗔嫉妒 自丧其佛 酒色财气 污失真佛 人我是非 六贼劫佛 一息不生 何处见佛 地狱三途 永不闻佛 万劫千生 悔不念佛 叮咛相劝 念自己佛 急急回光 休别觅佛 念念不昧 谁不是佛 愿一切人 自皈依佛 回向西方 发愿念佛 临命终时 亲见化佛 九品莲台 礼弥陀佛 得无碍眼 见十方佛 天上人间 作福为先 生死海中 念佛第一 (中峰国师念佛文)


    IP属地:北京2楼2020-12-31 09:06
    收起回复
      《净土要言》五言古诗:
      予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
      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达人应笑我,我且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
      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唐代诗人白居易)


      IP属地:北京3楼2020-12-31 09:10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7-01 00:49
        回复
          阿弥陀佛


          IP属地:浙江6楼2023-08-18 16: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