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须知
各位家长及全体同学: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和有关要求,为统筹做好学院春季学期开学返校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结合学院实际,现就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具体事项告知如下:
一、开学返校时间安排及要求
学院实行分批、错时错峰开学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及要求如下:
1、2月27日:法律系2017级、2019级、2020级学生,警察系2019级学生返校。
2、2月28日:刑事司法系2017级、2019级、2020级学生,警察系2020级学生返校。
3、3月1日:管理系2019级、2020级学生,中专部2018、2019级、2020级学生返校。
4、学生返校前,须向中队长提出返校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返校,未经审批,不得提前返校。
5、中高风险地区学生原则上暂缓返校,具体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上级要求安排。
6、如疫情变化和防控要求调整,导致开学时间有变化,学院将及时另行通知。
二、返校注意事项
(一)返校前准备
1、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要求同学们准备好返校途中以及返校后所需的疫情防控防护用品。
2、加强健康监测,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并报告中队长,每天健康打卡并如实报告健康状况、行踪位置,不瞒报、漏报;提前申领昌通码,电子通行证为绿色时才能进入学校。
3、返校前14天不离开居住地,不前往人群密集区域,需跨省流动的要提前向系部报备。
4、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冻食品,不从中高风险地区和国(境)外网购、海淘商品、接收快递包裹。
5、如果所处地区为疫情低风险地区,持有赣通码“绿码”且体温正常的,可正常返校。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返校,具体须报学院批准后并持7天内核酸检测报告(阴性)方可按规定返校:
1、返校前14天属于中高风险地区的。
2、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三类人员密切接触的。
3、返校前14天身体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的。
4、共同生活的人员中有入境后尚在居家隔离观察或居家健康监测的。
5、经学院评估具有其他情形的。
(二)返校途中
1、提前告知中队长出行方式、具体车次、座位号、到校时间等信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不与他人近距离交谈,保持手部卫生,减少接触公共物品,避免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逗留;公共交通工具票证留存备查;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乘坐私家车前往学校,并注意车内通风换气。
2、返校途中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
(三)入校时
1、学生应按规定的时间到校,完成扫码、测温、登记、洗手、换口罩、行李消毒等程序,体温在37.3℃以下方可进入校园;入校时,有序进入,前后保持1米以上距离;有发热症状者应配合到指定医院就诊。
2、有特殊情况需进行核酸检测的,应主动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
(四)返校后
1、学生进入校园后,以中队为单位,进行闭环管理,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并按规划路线和方式出行。
2、春季学期开学后继续进行每日健康状况打卡,开展常态化体温检测,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
3、继续宿舍网格化管理,不允许串门,禁止外卖进校园;加强宿舍通风换气,保持清洁卫生。
4、错时错峰就餐,学生自带饭盒按规定的时间打餐并按要求在寝室或指定地点就餐。
5、遵守学院防疫管理规定,妥善采取防护措施;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每天保持适量运动;保持身心健康、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各位家长及全体同学: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和有关要求,为统筹做好学院春季学期开学返校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结合学院实际,现就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具体事项告知如下:
一、开学返校时间安排及要求
学院实行分批、错时错峰开学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及要求如下:
1、2月27日:法律系2017级、2019级、2020级学生,警察系2019级学生返校。
2、2月28日:刑事司法系2017级、2019级、2020级学生,警察系2020级学生返校。
3、3月1日:管理系2019级、2020级学生,中专部2018、2019级、2020级学生返校。
4、学生返校前,须向中队长提出返校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返校,未经审批,不得提前返校。
5、中高风险地区学生原则上暂缓返校,具体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上级要求安排。
6、如疫情变化和防控要求调整,导致开学时间有变化,学院将及时另行通知。
二、返校注意事项
(一)返校前准备
1、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要求同学们准备好返校途中以及返校后所需的疫情防控防护用品。
2、加强健康监测,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并报告中队长,每天健康打卡并如实报告健康状况、行踪位置,不瞒报、漏报;提前申领昌通码,电子通行证为绿色时才能进入学校。
3、返校前14天不离开居住地,不前往人群密集区域,需跨省流动的要提前向系部报备。
4、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冻食品,不从中高风险地区和国(境)外网购、海淘商品、接收快递包裹。
5、如果所处地区为疫情低风险地区,持有赣通码“绿码”且体温正常的,可正常返校。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返校,具体须报学院批准后并持7天内核酸检测报告(阴性)方可按规定返校:
1、返校前14天属于中高风险地区的。
2、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三类人员密切接触的。
3、返校前14天身体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的。
4、共同生活的人员中有入境后尚在居家隔离观察或居家健康监测的。
5、经学院评估具有其他情形的。
(二)返校途中
1、提前告知中队长出行方式、具体车次、座位号、到校时间等信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不与他人近距离交谈,保持手部卫生,减少接触公共物品,避免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逗留;公共交通工具票证留存备查;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乘坐私家车前往学校,并注意车内通风换气。
2、返校途中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
(三)入校时
1、学生应按规定的时间到校,完成扫码、测温、登记、洗手、换口罩、行李消毒等程序,体温在37.3℃以下方可进入校园;入校时,有序进入,前后保持1米以上距离;有发热症状者应配合到指定医院就诊。
2、有特殊情况需进行核酸检测的,应主动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
(四)返校后
1、学生进入校园后,以中队为单位,进行闭环管理,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并按规划路线和方式出行。
2、春季学期开学后继续进行每日健康状况打卡,开展常态化体温检测,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
3、继续宿舍网格化管理,不允许串门,禁止外卖进校园;加强宿舍通风换气,保持清洁卫生。
4、错时错峰就餐,学生自带饭盒按规定的时间打餐并按要求在寝室或指定地点就餐。
5、遵守学院防疫管理规定,妥善采取防护措施;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每天保持适量运动;保持身心健康、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