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语言吧 关注:8,958贴子:208,934

【求助】如何增大表音文字语言的信息密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各种表音文字词语表达的意思与中文意思一样,但是占用空间(仅以字节为例)却是中文的几倍。


IP属地:安徽1楼2021-04-02 21:52回复
    举例说,法语的“学习”是aprender,长度是“学习”的两倍;
    英语与“交流“相对应的是communicate,然而“交流”只占用4个字节,而“communicate“占用11个字节,长度几乎是”交流“的3倍。


    IP属地:安徽2楼2021-04-02 21:56
    回复
      变成音节文字(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4-03 07:22
      回复
        俺的格尔匝文是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
        给某个音节赋予一个或若干个意义。
        想了解详情请移步到bilibili吧搜自创文字语言解说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4-03 11:08
        收起回复
          向上古汉语学习,具体请参考《上古音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4-03 21:23
          收起回复
            首先这种比较的方式是不是有失偏颇了,毕竟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编码体系,对编码的利用率是不同的。
            其次这和语言的种类也有一定的关系,单单从汉语的“交流”这个词中无法看出词性等信息,需要结合上下文,而“communicate”本身就包含了“动词原形”,如果单看一个单词的长度的话分析语是很有优势的。
            最后楼主不妨去了解一下“信息熵”“信息密度”的概念,希望能有所帮助。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4-04 08:33
            回复
              如果你有自创字母的话那就好办了,你可以增加同种音节多种字母写法,这样你就可以增大词得使用率,以可以造出来一词多音或一音多词。不过你得相应的像汉语一样造多一点有关语境的语法。如果采用此方案,你的语言将会有很大可能按分析语的路线发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4-04 21:04
              回复
                感觉谚文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LZ提到的aprender,如果用谚文转写就是앞런덜只有三个字
                communicate则可以转成콤묘니켙,四个字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21-04-05 12:45
                收起回复
                  可以这样尝试:
                  首先,使用音节文字,然后把音节符号当成偏旁部首叠起来写形成“字”,表示多音节单词。如果还嫌信息密度不够大,可以用非线性排列,把“字”也叠起来。


                  IP属地:广东14楼2021-04-05 19:59
                  收起回复
                    我觉得可以用曲折变化之类的,比如如果说某些极常用的词的词形变化
                    或者用词序变化表示句义变化,在我的龘文里面就是把判断动词“是”放在动词后就表示“可以做……”,这样也可以减少词汇量更好记住


                    IP属地:陕西18楼2021-04-17 14: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