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巴拉太空计划吧 关注:82,774贴子:1,885,878

【分享交流】萌新向生涯用登月飞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想搞几期分享交流贴,KSP这游戏光一个人玩,到后面也挺没意思的。大家一起分享思路交流心得,也可以顺便带一带萌新,活跃一下吧里的气氛。
原来想搞一期航天飞机或者空天飞机的分享交流贴的,后来正好看到有萌新在讨论登Mun,有感而发,就干脆挑战一下1.25m以下组件攒一个功能还算完整的登月火箭。

设计一个产品,首先先明确目的,或者专业点说,确立设计指标。那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款面向萌新的、可以在生涯使用的高性价比的登月火箭。考虑到技术等级限制,我将把组件选择范围控制在1.25m科技等级5以下。然后就攒出下面这样一个,呃......大头火箭(颜艺党大失败)。不过这也没办法,限制组件直径后就是这么憋屈。之后再想办法整容吧。

先来一个无人试飞。为了绿保会别来找我麻烦,这里稍微违规一下,用了一个科技7的OKTO2控制模块代替我们的老朋友Jebediah。不过最后定型时可以拆掉,所以也可以算没有违规

抛掉整流罩后整个航天器颜值还是在线的。这里登月后着陆舱dv就只剩140m/s了,我还是开了MJ的。虽然着陆点是陨石坑里,略低于海平面,但综合来讲对萌新的冗余还是太少了,之后需要改进一下。

成功着陆,烧蚀剂使用量比我预期的还要少了一点,在保留冗余的前提下还能再扣掉20烧蚀剂。
开伞前还剩了240dv,反推回收就不想了,老老实实开了伞。不过最后一下反推着陆还是舒舒服服的。这可能是我在这艘飞船的舒适性上能做出的最后的倔强了。整个来回15个小时,没有刻意拗窗口,轨道选择是比较中规中矩的LKO-MTO-LMO-着陆-LMO-KTO-再入 流程,之后会再做详细解释。


IP属地:上海1楼2021-05-08 23:44回复
    先放张官方的dv图在这里,作为后续设计的重要指导文件,方便各位在此参考。


    IP属地:上海2楼2021-05-08 23:46
    回复
      稍微优化了一下太阳板的位置,数量从6片减少到4片,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姿态下的供电问题。烧蚀剂减少到60,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构型,现实中现有的载人登月方案基本上都是轨道器和着陆器分开的构型,萌新可以自行查阅一下阿波罗计划的登月流程,那个基本上是目前最复杂,也是唯一成功的载人登月方案。其余的如前苏联、中国、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都可以看作在此基础上简化发展的。包括去年年底嫦娥5号其实也是在验证载人登月流程。但这些流程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至少一次交会对接,即着陆器返回LMO需要与轨道器对接转移成员,对萌新来说不是很友好。
      因此我这里采用的是类似于前苏联月面返回式探测器的构型,一级用完了分下一级就行,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操作。其实在KSP里面这种构型未必就比阿波罗计划的构型差,主要原因是原版没有特别复杂的维生系统,烧蚀剂也不像现实的地月系要带很多才能抗住再入。而且节省下一个舱段(压榨小绿人生活空间)的体积和质量,在dv方面其实差不多。


      IP属地:上海3楼2021-05-09 00:10
      回复
        返回舱采用了一个我自己比较常用的轨反组合构型。Mk1指令舱接一段1m长的油罐,底部配一个火花。再直接在火花底下接个热盾,然后用一点点魔法,把热盾移动到它该呆的位置,于是就有了一个具备自主机动能力的返回舱。该级初始真空加速度1.24g,海平面也可以达到1.03g,同时具备空间机动、发射逃逸、着陆反推三项功能。廉价但高度可复用,在LKO救援任务中特别实用(当时就是为了生涯里捞小绿人设计的)。

        RCS我还是象征性地放了四个,配合动量轮足以满足航天器全部六个自由度上的姿态控制和平移机动了。没有外接额外的单组元,就用指令舱里那点。
        保留RCS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在月球暗面断电的情况下还能提供一定的姿态控制以撑到点火恢复电力,所以没事别开RCS。
        顺便说一下,该设计并不建议在暗面着陆或停留,因为电池我也没扩展,供电只有四块太阳能板。实际测试可以熬过轨道暗面,但肯定熬不过月夜。非要月夜起降也不是不行,反正就是不建议。


        IP属地:上海4楼2021-05-09 00:36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5楼2021-05-09 16:37
          收起回复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5-10 01:28
            回复
              人好少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5-10 12:28
              回复
                成本和冗余果然还是不能兼顾啊。现在优化了一个1万7的版本,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整套登月返回流程。但感觉交到萌新手里还是很容易翻车。
                再加冗余又容易破坏原来的平衡,1.25m的极限就到这里了吧,再来就得换暴力构型了。
                晚上试试看放宽预算,整一个暴力构型。话说二级发射台的p数和限高是多少来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5-10 12:46
                回复
                  顶顶 我之前试过那个最细的好像是0.625m的 能上去并且挺轻松 没有轨道器 降落还剩1400dv直接飞回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5-11 20:30
                  收起回复
                    缺少科研设备哦,生涯里要借一切机会压榨科技点,在早期一次登月任务就能获取几百科技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5-12 08:26
                    收起回复
                      我是按游戏教程里的登月飞船样子做火箭的二三级(火箭的头),载人仓上面加了前期四大科研装置(温度计,压力计,粘液观察装置,材料研究装置),三级火箭的部分燃料箱被我换小了,因为我感觉教程里带的燃料富裕太多了(后来证明的确富余太多了,我在月亮轨道上做了三四次大的变轨飞掠三个地点以完成测温任务后才用完二级火箭的燃料,不做这些额外的任务,燃料是妥妥富裕的)。
                      一级(火箭的屁股)作为飞出地球大气,入地球圆轨的部分,用的是【X200-32】和【X200-16】两个粗的燃料箱,主发动机是【“船长”液推】(升天没出大气的时候液推别开太大,尤其是有助推的时候),助推是四个带着气动鼻锥的【“反冲”固推】,下面再放几个【AV-T1小翼】保证大气内飞行的稳定性。建议在一级的粗燃料箱上端放一个【FLT-T100】小燃料箱和一个【极限火箭品牌转接器】12.5转25的转接器,防止上面二级的发动机碰到一级(万一出大气层之前蹭炸就不好了)并保持气动外形。
                      图1.火箭外形:

                      火箭的造价是39k,重14吨刚好多一点点,如果发射台等级不够,发射不了这么重的,可以给二级火箭减一些燃料,需要科技点370(见图2 红色圈圈),当然如果没有那么多科技点的话,可以不点【通用建造学】(图2 黄色圈圈)省去45点,但是一级火箭变粗那里就不能用转接器保证气动外形了。而且【通用建造学】早晚是要点的,里面的载人仓可以在前期做送旅客上亚轨道的任务,无脑赚钱和声望。
                      图2.科技树加点:

                      因为二三级火箭基本上跟教程里一样,完全可以利用教程模拟,熟练操作,最后去生涯里完成登月返回任务。
                      ps.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我这些是不是应该自己开个楼发,哈哈哈。


                      IP属地:北京11楼2021-05-27 11:49
                      回复
                        顺便再把返回舱,三级火箭,二级火箭部分的图放出来。
                        一级火箭分离后(飞出大气进入地球圆轨以后):

                        二级火箭分离后(进入月球轨道并进入月球低轨后,记得登月前开启起落架):

                        三级火箭分离后剩下的返回舱(靠大气摩擦返回地球,不过200的烧蚀剂根本用不完):

                        返回舱这里有些地方并不好。比如再入大气的时候因为速度过快,温度太高,粘液观察设备由于太突出了,直接被大气烧没了,不知道上移一点会不会好一些。还有,材料观察设备实在是太脆弱了,下面垫个防热护罩都不行,本来还想回收省点钱的,结果落地的时候直接摔没了。。。所以获取的实验数据一定要尽早就让宇航员EVA取回仓里,要不然数据跟着观测设备一起没了就得不偿失了。


                        IP属地:北京12楼2021-05-27 12:12
                        收起回复
                          @如果要学教程里的构型,这样不是更好吗?


                          IP属地:上海13楼2021-05-27 20:25
                          回复
                            有一说一,要我自己玩生涯的话,至少要到这种程度的火箭我才会考虑登月。


                            IP属地:上海14楼2021-05-27 20:37
                            收起回复
                              就我个人来说,有那么几个东西是不太需要的。
                              1.RCS。不对接就不用RCS,甚至有时候对接也不用RCS。坎星玄学动量轮太香了。
                              2.整流罩。空阻不大就不用,丑就丑点吧。整流罩一个咋也得一两吨,好重。
                              3.热盾。这里面的控制舱都很强的,单控制舱返回从来不用热盾,从来没炸过,最多炸外挂的科研设备啥的。
                              附一个常用的生涯开荒船,操作简单、操控性尚可、科技需求低,科研能力强。可以一直用到中期。
                              唯二的缺点就是,1.固推为降阻,是向下抛离的,抛离时需要对于地面顺向,不然会被吹到主推上,导致爆炸。2.需要升级机库和发射台,所以需要前期搞点钱,有一定的发射门槛。
                              外挂的科研设备返回时容易爆,爆了就爆了,因为数据都存上边的储存单元了,就是亏点钱,不亏科技点。


                              IP属地:山东15楼2021-05-28 22: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