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吧 关注:14,267,208贴子:460,738,491

我做煤矿工人那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名我与煤矿二三事


1楼2010-04-07 18:33回复
    春去秋来,冬夏相交,不知不觉我已经有了一年半的工龄了,这句话要传达的有这么几个意思,第一。我已经当了一年半的煤矿工人了。所见所闻也逐渐丰富。第二,就是我的所见所闻逐渐丰富,因为我已经当了一年半的煤矿工人了。
        我在想我今后的工作也应该是象我上面说的那两句话吧,无休止的重复,却永不停息。
        有时我在想如果以后真的象那样的话,人生确实无趣的多,仔细思索。竟发现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却万分有趣。所以为了不使我未来的日子枯燥单调,整理些回忆,为今后凭添些浓重的色彩。所以,我且说之,君且听之,事实非人愿,君且一笑之。


    2楼2010-04-07 18:34
    回复
      初触煤矿
          我自小就出生在矿山,父母也都是煤矿职工,按理说,对煤矿也该了解,但事实上,我对煤矿知之甚少。唯一知道的就是煤矿工人工作艰险辛苦。大人们不断的告戒我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走出去,不要留在矿区。而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我十五岁离开家乡,异地求学,大学毕业后,却鬼使神差的回到了煤矿。这件事让我更加明白了一些事,首先,我对轮回一说深信不疑,我从家乡这个原点出发,经过些须的时间,最终又回到了家乡。这是地理上的轮回,当然也可以无赖的证明说地球是圆的。其次,我不断的想逃离,却最终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回到了我应属的位置,这是精神上的轮回。旁征博引的话,我最终发现了一个更邪乎的定理,不管你信不信。我们的一生都是由几个大圆圈组成的。
          回忆在成为正式矿工之前,我们都有一年的预备期,也可以说是考验期,前半年是关于理论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关于这段日子我只记得,准矿工们过的异常开心,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当然学习不包扩在内,课堂上气氛活跃,聊天声,打扑克声,睡觉呼噜声,把课堂的气氛搞的十分热烈。当然还是有学习的人。很可惜,当时的老师讲课只流于表面,理论性的东西太强。导致我现在在某些知识上还是会有盲点,不过,我理解老师,煤矿相关工作本来就是实践性强的,你不可能因为没弄懂割煤机的工作原理而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给你抬出一台吧?所以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半年学习生活。之后,在某一天我收到了一位准工友的信息,他告诉我说我们将被分配到各个煤矿,开始下井实习。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我终于可以赚到我人生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工资了。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从分配到实习单位,认识区队领导,到相关负责人组织每天学习相关井下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由于刚到工作单位,每个新工人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竟也开始认认真真学习,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这种变化真是让我感叹!从那时起我隐约感觉到了一些异样,我知道我从前的生活将会一去不返,自己不再会纯粹的为生活而活。


      3楼2010-04-07 18:38
      回复


        4楼2010-04-07 18:38
        回复
          看看


          6楼2010-04-07 18:39
          回复
            直播?


            8楼2010-04-07 18:40
            回复
              初次下井《2》
                  很快我和郭师傅并肩走到了车场口,郭师傅让我将安全帽在车场口的感应器上晃一下,安全帽里有一块感应芯片,和感应器接触后电脑里会有记录,说明你入井了,工作结束后,再将安全帽放到另一个感应器上晃一下,说明你出井了,其实和公司上班打卡是一个意思,简称晃帽子。由于井下工种不同,矿工们在井下工作的时间也不同,时间有长有短,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有十二小时,八小时,六小时,三小时。
                  进入车场后,我和郭师傅坐在长椅上等待车的到来。车场,顾名思义,就是车所在的场所,也是矿工们等候车的地方,因为有些工作面实在是远的离谱,将近有万米远,最近的也有五千米,也许有些人会说不就是几千米么,走过去就行了,如果我有权利的话,我真的想请说这些话的人下井走走试试,我所在的井下和地面的距离是两百七十米,况且你以为在井下行走和在地面行走是一样啊!且不说在井下纵横交错的交通铁轨和频繁来往的车辆有多危险,光从地面往下带的工具和材料就够你抬的了,人还没走到几百米,估计就累的挂掉了。
                  不一会,我就听见轨道撞击发出的剧烈的响动,抬头一看,一列类似火车的运输机器缓缓朝车场驶来。说它类似火车,因为它看起来很象我们平时看见的火车,有车头,有车箱,可车头却长的让人失望,和奥拓车差不多大,每列车厢也只是将近四米,实在是袖珍的可爱,姑且就把它当作火车的重重重孙子吧,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重重重孙子是靠电驰骋在井下。而我沉默寡言的郭师傅依旧还是那样酷,大声对我说,上车。
                  于是,我屁颠屁颠的跟随着郭师傅迅速钻进车厢,对面已经坐着两个人了,借着矿灯发出的光,我环顾四周,当然不是为了看那俩人。
                  车厢里实在简陋,所谓的座位其实就是木头搭在铁架上,本来就小的车厢硬是被分割成三段,每段车厢面对面只容的下坐四个人,空间实在是小的可怜。
                  挂好防护链后,郭师傅似是调侃的对我说,吃不饱的叫花子,睡不醒的窑黑子。徒弟,睡吧!我暗自惊奇,郭师傅果然是高手,怎么知道我一坐车就困,当然我也不是坐什么车都困的。碰碰车就是个例外。我问郭师傅,到咱们的工作面得多长时间,郭师傅闭目悠闲的回答,一个小时。。。。。。。。我暗自低语,怪不得郭师傅叫我睡觉。
                  忽然听见几声哨声,重重重孙子开始剧烈晃动并匀速做加速度。车外的巷道墙面飞似的向后退,中途不断有煤车和我们所坐的火车擦肩而过,且噪声刺耳。就这样我在火车不断的晃动中和轰轰的噪音中昏昏睡去,竟也做了许多零碎的梦,梦境中自己在明亮的教室里听导师讲课,认认真真的做笔记。和宿舍的那帮兄弟在餐桌上推杯论盏,说说笑笑玩玩闹闹。之后看见一张模糊的脸,在云雾中渐渐清晰,最终幻化成初恋女友清秀的面庞。又渐渐氤氲。忽然感觉自己被猛地推了几下,隐约听见郭师傅催我下车的声音,迷迷糊糊中和郭师傅快速下车。
                  下车后,深呼吸一大口,感觉到这里比在车场的温度还要低,要不自己的眼眶为什么会挂上泪珠呢?


              9楼2010-04-07 18:40
              回复
                初次下井《3》
                    我紧随着郭师傅的脚步,寸步不离,途中郭师傅向我介绍了许多井下的设施以及沿途个条巷道走向延伸,郭师傅讲的是极度投入,我却听的是云里雾里,为了不让郭师傅觉得我这个徒弟笨,我在他所说的每句话停顿的地方适时的加上 哦!对!是!原来是这样!之类的话,以示附和。其实本质是不懂装懂。
                    本来么,第一次下井,不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但也不能直白的表现出你什么都不清楚,要懂的藏拙,不然师傅一看,好么,这徒弟这么笨,说什么都不知道,基本算是没前途那一类的,索性他也不会传授你更多的知识。
                    其次,当师傅的肯定喜欢聪明的徒弟,谁也不愿意带个傻不拉机的。说出去当师傅的面子上也过不去。其实我觉得带徒弟和选股票差不多,买之前先得做调查,看清楚哪个是潜力股,哪个是绩优股。
                    选好之后就等的看大盘走势吧,说不准当师傅的哪天人品爆发再加上做徒弟的走了好运,那带来的回报可不是一般的丰厚。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然也有看走眼的,陪钱的垃圾股就是这样产生的。
                    当时我附和的句子就象三峡工程一样浩大,我估计郭师傅都有点懵了,心想,我说什么东西,这小子都是一副很懂的样子。估计觉得孺子可教,值的当潜力股培养,竟然破天荒的和我多说了一些东西。直到郭师傅觉得暂时没什么可再告诉我的东西后,向我摆手示意让我跟着他继续向前走。
                    空荡的巷道里,只有我和郭师傅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行走,在走到一段僻静的巷道的时候,我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心跳声,细微且无法记数的灰尘在矿灯强烈的光束照耀下有规律的飞舞。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仿佛自己是电影中深入密境探询宝藏的冒险者,面对未知的旅途和结局,充满着期待,但忐忑也时常伴随左右。我曾一度自己吓自己。觉得无尽的巷道口会突然变成吞噬人类的血盆大口。甚至觉得在漆黑的巷道里会跳出来无头僵尸或恶心的食人虫子。当我以后和朋友谈起我当时的想法后,朋友们都说我这么丰富的想象力,不写小说真的可惜了。
                    没过多久,远远的看见几束灯光朝我们这里照射过来,郭师傅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同样用自己的矿灯回照过去,顺着灯光隐约看见几个人朝我们缓缓走来。
                    直到走近后,我才看清楚对方是三个人,其中一个人大声说到,老郭,是你啊?说完之后,发现郭师傅旁边站立的我,竟用矿灯直接朝我照射过来,我下意识的用手挡住了我的眼睛。当时书生气十足的我真的比较不爽,首先,我觉得用灯直接这么晃别人实在是不礼貌,其次灯光实在是太耀眼了,晃的我眼睛不舒服。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井下辨认人最普通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大家都这么做。
                    只听的对方其中一个人用戏谑的口吻说道,呦!小白菜,带上徒弟了?郭师傅用无奈的口吻回答到,是啊,新来的工人。没办法。
                    当时我脑子飞速运转,仔细琢磨着他们两人的这番对话。过滤着对话中隐含的信息,那一刻,我联想到了很多信息,不过那对我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我八卦的只想知道郭师傅的绰号为什么是小白菜,而不是大白菜,长白菜,或者是卷心菜呢?
                    之后,一直没说话的那个人,做了一个类似总结性的发言。说了一段至今都让我难以忘却的话语。他用方言类似RAP极其压韵的说,小白菜,下井就瞌睡。带领矿工开黑会,反抗社会反人类。


                10楼2010-04-07 18:41
                回复
                  初次下井《4》
                      我不知道当时郭师傅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大家当时都笑崩了,也就无暇顾及。直到郭师傅插科打诨的差开话题,带我离开了他们。后来我明白这就是矿工的幽默,所谓矿工的幽默,我概括起来就是,话糙理不糙且很多都带有无奈和嘲讽包括自嘲的成分。当然这算是后话。
                      之后,我和郭师傅好不容易进入作业现场,这个好不容易是有实在根据的。我们所在的综采工作面,由于地理因素,煤层很低,非要精确到实际的数字那就是六十厘米。
                  所以,摆在我面前的问题是一百八十三厘米的我如何穿过六十厘米的高度,骄奢已久的我首先冒出的想法是有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啊?
                      得到了郭师傅否定的回答后,我意淫到要是有人抬我过去的话。。。。。。
                  然后有个声音在我耳边说到,拜托,你只是个普通工人,不要在做千秋大梦了。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有人抬可也抬不过去啊!除非放在担架上,慢慢推进去。为了防止煤尘迷了眼睛,脸上最好盖点什么。。。。。。
                      这个。。。。。。算了,我告诉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爬进去吧。
                      我和郭师傅用了两分钟爬过了这条必经之路,途中若干煤片掉落且吃进不少的煤尘,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好不容易这个词!
                      通过之后,心情和视野豁然开朗。
                  郭师傅安排我在一个角落坐定,而后他要去他负责的工作面作业,我要求和他一起去,他说井下环境复杂,你是新人,没有经验,最好还是留在这里。
                      临走之前,郭师傅多次嘱咐我,待在原地,千万不要乱跑。等他回来。
                  我看着郭师傅渐远的背影,心里感到阵阵温暖。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他不只是我的师傅,更象是关心照顾我的长辈。
                      而我能做的就是站起身子,将矿灯高高举起,用矿灯发出的光亮照耀他所前进的路,我知道灯光很微弱,或许郭师傅根本就察觉不到,甚至是起不到一丁点儿的作用。但我依旧固执的等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之后,才将矿灯徐徐放下。
                      之后,无聊的我不停的用矿灯照射四周,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隆隆的割煤机发出的响声却让我耳朵阵阵发麻。我用双手堵住耳朵,却发现丝毫不起作用。嘈杂的机器轰鸣声让我抓狂,且不断的有矿工从我身边经过,用矿灯照射我。这让我十分厌恶。
                      煤尘,不断的飞舞,并且热情的向我扑面而来,确切的说是把我包裹起来。让我呼吸不顺畅。
                      噪音,无尽的穿透,并且殷勤的冲我横冲直撞,确切的说是将我无情穿透。让我耳朵不舒服。
                      我不停的看着表,乞愿着这一切迅速完结。
                      可事与愿违,一切如旧。
                      两小时的等待让我内心狂燥,我下意识的将矿灯关掉,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情愿自己被黑暗吞噬。
                      那一刻,我想了很多,也纠结了很久,我觉得自己被生活幽了一默,只是这次幽大了。我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没来的及细想。我却开始诅咒这糟糕的一切!信念仿佛摇摇欲坠的大楼,顷刻之间轰然倒塌。


                  11楼2010-04-07 18:41
                  回复
                    初次下井《5》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我沉浸在无奈与愤恨中,陪伴我的只有漆黑的空间和不知未来的猜测。
                        不知过了多久,一束灯光从远处缓慢移动,并且离我越来越近,直到停在我面前。我借着灯光才看清,是一位老工人,老工人用矿灯熟练的从我面前横扫而过,看着我,问道,老郭呢?我说,去工作现场了。
                        那位老工人接着问道,你怎么不去?我说,郭师傅说工作现场太危险了,让我在这等他。
                        老工人哦了一声,便在我身边坐下。接着问我多大了,我说二十一了。
                    接着就是一阵寒暄。当时我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不怎么愿意主动说话。所谓寒暄多数是这为老工人提问,我回答,就这样一老一少,机械似的对答,毫无生气。这位老工人,似乎察觉到了尴尬的气氛,转身要走,这是我意料之中的,我看着他起身,缓缓向前移动,却突然又在我不远处停下,徘徊许久。
                        接着,他在一堆木料前停下,费力的从木料堆里抱起一块道木,朝我缓缓走来,并放在我身旁。诧异的我呆坐在原地,不知道老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工人指着他搬过来的道木对我说,小伙子,坐道木上。小心身体!
                        说着老工人转身朝巷道外走去,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顿时感觉脸颊通红,内心夹杂着感激和羞愧,我在心里默默的向那位老工人道谢。
                        很快,郭师傅回到我们约好的地点,问我,徒弟,还习惯吧?我苦笑着说,还行。郭师傅说,干我们这一行的,说难听点,就是吃着阳间的饭,干着阴间的活。慢慢锻炼吧。我沉默良久。
                        郭师傅坐在我身旁休息喝水,看得出郭师傅很累,不停的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并把外面的棉衣脱下,平铺在木头上,缓慢的躺下。看着郭师傅疲惫的样子,我心里五味杂陈。只好低下头,用矿灯照着手表,默默的数着表针转动。
                        接下来的事,可以说是峰回路转。刚才出现的老工人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并且找到休息中的郭师傅,说要带我出井,郭师傅想都没想表示同意。
                        我心里纳闷,出井的时间还没到,怎么这么快就出井?不容我想完,郭师傅的一句话,让我极度无语.他说,徒弟,跟好队长,别走丢了.
                         无语的还在后面,据队长说,和我们一起新来的一个工人,坐在车上打瞌睡,竟把安全帽掉到车外.之后竟然跳车,并且告诉车上其他工人,说自己顺着原路去找安全帽.关于他的去向,无人知晓. 之后就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一幕,那天全矿井所有当班的人员全部出动寻找他
                         我觉得跳车这哥哥,<因为我到现在都佩服他的勇气,对于佩服的人,我尊称他一声哥哥>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肯定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思考,首先,跳车就是需要莫大的勇气.我敢说,一般人肯定做不到.其次,面对密如蛛网的铁道线和每隔五分钟就飞速经过一趟的小火车.他能够旁若无人,不顾生死的跳下去去寻找安全帽,这需要多么强大的精神支持啊!不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就是抱着必残的决心.这就更加证明了他不是一般人,肯定是特殊人.最后,当我得知这位哥哥安全返回地面后,从容的洗澡,并躺在凳子上吞云吐雾,我更加觉得他是超级特殊人.,简称超人.
                        矿领导为防止我们出现超人哥哥的类似状况,让所有相关负责人将新工人全部带领出井.就这样沾着超人哥哥的光,我提前出井.出井的那一刹那,我看着冬日的夕阳,心里竟然感到莫名的温暖和感动.


                    12楼2010-04-07 18:42
                    回复
                      默默蛰伏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默默蛰伏,默默工作,每天往返与地面和井下,重复而又机械的工作,而我内心麻木似乎已经默默接受了这种朝五晚九的生活。每天晚上回到家后,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只想好好的睡一觉。
                           盼望当天迅速翻页,却又害怕未知的明天。这是我蛰伏期最贴切的形容。
                           可以说那时是我目前人生所经历最消沉的一段时期,说实话,到现在我都不能完全理解当时的自己为什么会那样,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初次接触井下,很难适应复杂的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也许是心理上存在着极大的落差吧。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心理落差其实是很可笑的心理,简单的来说应该是这样解释:比如,开个小卖铺吧,巴不得去美国上市。摆个地摊吧,恨不得垄断全地摊界。上个大学吧,就感觉自己真是天之轿子。下个井工作吧,就感觉自己很委屈,觉得给个副处都不过分。学个一知半解,就觉得自己才高十几斗,学富几十车……
                           看清楚自己,这才是关键。
                           就象我上小学的时候,觉得自己不是平凡的人,算数学题,别的小朋友颁指头吃力算的时候,我就已经把答案脱口说出来。上了大学,自己做了班长,又入了党,更觉得自己是一特牛B的人物。参加工作后,才发现自己欠缺那么多,逐渐觉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突然的某一天,发现做一个平凡的人都是一种奢侈,在现实的面前自己充其只是个小人物。
                           从自我感觉是一特牛B的人物到充其量只是个小人物,这也算是心理落差吧,只不过是可笑的心理落差变成了可悲的心理落差。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无所谓可悲或可笑,涉世未深的时候,总会抱着单纯美好的想法去看待一切,经历过以后,才逐步认清事物的本质,失望难过时,懂的给自己一个无奈的微笑,之后默默的承受和隐忍。
                           没有抱怨的意思,这是每个人必走的道路,也是逐步成熟的必经之路。当你欣赏蝴蝶翩然起舞的美丽时,却很少能想到它们破茧时的艰辛以及夭折的危险。
                           现实如此,人生亦然。
                           很快蛰伏的周期被打破,说实话,我想到蛰伏的日子会结束,只不过没想到会这么快。用一句被用烂的煽情话语形容,那就是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
                      


                      13楼2010-04-07 18:58
                      回复
                        这是你自己的故事还是转载的?。。。


                        14楼2010-04-07 19:01
                        回复
                          回复:14楼
                          自己的。


                          15楼2010-04-07 19:08
                          回复
                            呵呵,文笔相当不错。慢慢贴,过一阵再回来看。。。我是学地质的,将来估计我也得下井。。。不过不会经常性的下。。。


                            16楼2010-04-07 19:09
                            回复
                              回复:16
                              呵呵,瞎写的,你那专业基本不用下。放心。


                              17楼2010-04-07 19: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