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喝茶3个年头 从大厂入门又转战山头 最近喝回大厂 突然感慨良多,赶快记录一下个人心得。
1.大厂入门姿势正确
从下关甲坨到珍品大白菜再到大益7542 吾心光明 猪饼 银大益 最后到福今 金盛世 布朗金印 七星青饼。这些大厂的产品给我奠定了普洱的基础 知道回甘是什么 生津的感觉是什么,对比着喝也大概了解到了普洱生茶的架构。于是我自认为普洱算是入门了。
2. 山头茶 好坏天壤之别
后来小弟喝完大厂转战山头 从老黄处入坑,被他当时简单的一个混采易武“古曼撒”惊艳于是各种买各种试 细节就不讲了。
体会就是 幸好有了大厂的标杆 至少纯小树 和古树的区别还是能略微感知到的。在排除拿小乔木装古树的那些产品后,我认为大多数 克价3以下的山头都是还比不上大厂口感的产品,而克价30-50的山头未必比克价5-6的好多少。耐心多试试,找好渠道最重要。
3.喝多了要多想想自己要什么。不能光图新鲜
通过大厂的调教和对古六地区基本所有山头的探索,我绕了一大圈才了解了自己对普洱的追求,感觉真是来之不易,主要中间我常常迷失,想着试新的地块儿,尝所谓的完全没量的茶导致买了一堆自己并没有兴趣的茶,浪费了很多积蓄。无论如何吧,我自己总结下来对普洱的追求是: 汤感>回甘生津(口感)>体感 苦涩(只能接受轻微的)。 在这个需求指导下我以后精准目光锁定弯弓片区来收茶。
4. 好的山头茶和大厂优秀作品差异和相似
个人感觉 好的古树茶和好的大厂产品最大不同有以下几点
*厚度:大厂茶汤的厚度普遍薄,古树茶油汤比较多见
*味道:大厂茶苦涩甜体验在舌头前半段 古树茶苦涩甜体验在舌头后端到喉咙处
*气韵: 大厂我喝的最好的气韵到胸口上方,山头特别好的到四肢
而大厂和山头茶较小差别处:
*耐泡度 可能古树稍微耐泡些 其实区别不大 说茶耐泡的就是泡的淡呗
*架构: 生津回甘苦涩甜 普洱该有的他们都有。
*性价比: 大厂好些有名的茶,和山头有名的地块古树 都死贵。同时有趣的是大厂可以找渠道 山头可以跨过中间商,也就是肯花功夫你也能远低于市价的钱来买到自己喜欢的茶品。(这里说的功夫大厂渠道就是一两个月了解询价山头源头的寻找是以年算的,用一两个月询价什么的没啥用)
一圈喝完,我问自己最爱喝什么,答案肯定是山头。再问大厂就不喝了扔么?那肯定不,偶尔喝喝也不错。


1.大厂入门姿势正确
从下关甲坨到珍品大白菜再到大益7542 吾心光明 猪饼 银大益 最后到福今 金盛世 布朗金印 七星青饼。这些大厂的产品给我奠定了普洱的基础 知道回甘是什么 生津的感觉是什么,对比着喝也大概了解到了普洱生茶的架构。于是我自认为普洱算是入门了。
2. 山头茶 好坏天壤之别
后来小弟喝完大厂转战山头 从老黄处入坑,被他当时简单的一个混采易武“古曼撒”惊艳于是各种买各种试 细节就不讲了。
体会就是 幸好有了大厂的标杆 至少纯小树 和古树的区别还是能略微感知到的。在排除拿小乔木装古树的那些产品后,我认为大多数 克价3以下的山头都是还比不上大厂口感的产品,而克价30-50的山头未必比克价5-6的好多少。耐心多试试,找好渠道最重要。
3.喝多了要多想想自己要什么。不能光图新鲜
通过大厂的调教和对古六地区基本所有山头的探索,我绕了一大圈才了解了自己对普洱的追求,感觉真是来之不易,主要中间我常常迷失,想着试新的地块儿,尝所谓的完全没量的茶导致买了一堆自己并没有兴趣的茶,浪费了很多积蓄。无论如何吧,我自己总结下来对普洱的追求是: 汤感>回甘生津(口感)>体感 苦涩(只能接受轻微的)。 在这个需求指导下我以后精准目光锁定弯弓片区来收茶。
4. 好的山头茶和大厂优秀作品差异和相似
个人感觉 好的古树茶和好的大厂产品最大不同有以下几点
*厚度:大厂茶汤的厚度普遍薄,古树茶油汤比较多见
*味道:大厂茶苦涩甜体验在舌头前半段 古树茶苦涩甜体验在舌头后端到喉咙处
*气韵: 大厂我喝的最好的气韵到胸口上方,山头特别好的到四肢
而大厂和山头茶较小差别处:
*耐泡度 可能古树稍微耐泡些 其实区别不大 说茶耐泡的就是泡的淡呗
*架构: 生津回甘苦涩甜 普洱该有的他们都有。
*性价比: 大厂好些有名的茶,和山头有名的地块古树 都死贵。同时有趣的是大厂可以找渠道 山头可以跨过中间商,也就是肯花功夫你也能远低于市价的钱来买到自己喜欢的茶品。(这里说的功夫大厂渠道就是一两个月了解询价山头源头的寻找是以年算的,用一两个月询价什么的没啥用)
一圈喝完,我问自己最爱喝什么,答案肯定是山头。再问大厂就不喝了扔么?那肯定不,偶尔喝喝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