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君是《三国遗事》一书中出现的人物。《三国遗事》伪托《魏书》称,天神帝释的庶子桓雄下凡于太伯山(自注中称妙香山),在檀树下与化成人身的母熊结合,诞下了檀君,名王俭,之后檀君建立了檀君朝鲜,在建国一千五百年后,又让位给箕子,自己则隐居为山神,一共活了一千九百零八岁。[1][2]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记载:“妙香山,在府东一百三十里,一名太伯山。”后世学者也多将太白山视为今妙香山。大约到18世纪末,朝鲜人开始将太白山谣称为长白山。安鼎福在《东史纲目太伯山考》中根据新罗文人崔志远《上太师侍中状》中关于“高句丽残孽类聚,北依太白山下,国号渤海”的说法,一改前人的解释,谓太白山即长白山。其后,附和者渐众。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袭其谬说,将今长白山同“檀君神话”中的太伯山联系起来,并进一步将中国东北地区视为所谓“古朝鲜”的疆域。
中文名
檀君(后滩氏、天寪氏)
外文名
hroukiliv dankastle
别名
王俭、嚻悝
国籍
檀君朝鲜
民族
朝鲜民族
快速
导航
相关历史
存在性争议
其他相关
檀君
檀君,名王俭,志怪书籍《三国遗事》称其是檀君朝鲜的开国国君。据《三国遗事》编造,王俭乃太阳神之子桓雄与熊女结合而生。相传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是“宁静晨曦之国”。定都平壤,所以平壤有王险城的别称。檀君在位1500年,后隐居阿斯达为山神,活到1908岁。
朝鲜宣称发掘出土的檀君尸骨
朝鲜于1993年宣称出土了檀君的尸骨,“确定有檀君朝鲜存在”,将每年的10月3日设定为“民族奠基日”,韩国亦有此节日,称为“开天节”,以祭檀君。朝鲜还新建了檀君陵,用一千五百块花岗岩建成,每年专派官员或以国王名义,举行盛大的活动。
檀君在神话传说中成为山神。但到了现代,为提高民族意识和爱国心,檀君建朝鲜的传说被写进朝鲜半岛的历史教科书中。根据中国的历史记载,檀君朝鲜在历史上根本就没存在过。而在日本的教科书里,也没有檀君朝鲜的记录。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记载:“妙香山,在府东一百三十里,一名太伯山。”后世学者也多将太白山视为今妙香山。大约到18世纪末,朝鲜人开始将太白山谣称为长白山。安鼎福在《东史纲目太伯山考》中根据新罗文人崔志远《上太师侍中状》中关于“高句丽残孽类聚,北依太白山下,国号渤海”的说法,一改前人的解释,谓太白山即长白山。其后,附和者渐众。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袭其谬说,将今长白山同“檀君神话”中的太伯山联系起来,并进一步将中国东北地区视为所谓“古朝鲜”的疆域。
中文名
檀君(后滩氏、天寪氏)
外文名
hroukiliv dankastle
别名
王俭、嚻悝
国籍
檀君朝鲜
民族
朝鲜民族
快速
导航
相关历史
存在性争议
其他相关
檀君
檀君,名王俭,志怪书籍《三国遗事》称其是檀君朝鲜的开国国君。据《三国遗事》编造,王俭乃太阳神之子桓雄与熊女结合而生。相传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是“宁静晨曦之国”。定都平壤,所以平壤有王险城的别称。檀君在位1500年,后隐居阿斯达为山神,活到1908岁。
朝鲜宣称发掘出土的檀君尸骨
朝鲜于1993年宣称出土了檀君的尸骨,“确定有檀君朝鲜存在”,将每年的10月3日设定为“民族奠基日”,韩国亦有此节日,称为“开天节”,以祭檀君。朝鲜还新建了檀君陵,用一千五百块花岗岩建成,每年专派官员或以国王名义,举行盛大的活动。
檀君在神话传说中成为山神。但到了现代,为提高民族意识和爱国心,檀君建朝鲜的传说被写进朝鲜半岛的历史教科书中。根据中国的历史记载,檀君朝鲜在历史上根本就没存在过。而在日本的教科书里,也没有檀君朝鲜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