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开始能够支持音乐回放并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广义上的“随身听”那会儿开始,手机就一直蚕食着传统随身HIFI厂商的生存空间。当然,这个是趋势,作为传统的随身HIFI发烧友,面对这种局面虽然内心总有那么点膈应,但是一旦适应并习惯了,剩下的基本就是享受了。而耳机这块近年来TWS的兴起也几乎改变了绝大部分人群的使用习惯,不再受到线缆的束缚这点着实方便,尤其是经常开车的人群,上车即挂上airpods并设置为环境音模式,驾驶通话两不误。而对于拥有着一些正经HIFI耳机的发烧友们来说,这种选择就很不够看了。于是乎各种HIFI“小尾巴”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使用了近两年“小尾巴”方案的发烧友来说,HIFI“小尾巴”除了声音表现仍然与传统的HIFI播放器存在些许差距以外,在大部分情况下它几乎是没有缺点的。不过涉及到一些主观因素,使得我在整个2021年的后半段选择的更多的是“无线小尾巴”。究其原因其实也不复杂,我习惯于把手机揣兜里,而一般的有线小尾巴那多出来的一截子总会吊在口袋外,美不美观倒是其次,偶尔做出一些弯腰等动作的时候总会把手机的接口损坏。不管是手机接口损坏还是小尾巴的插头折断,于情于理这个锅都不应该由用户来背,本来“HIFI小尾巴”这种东西就是个妥协的产物。
其实归根到底就算是无线小尾巴也算不得一个完美的手机HIFI解决方案,这东西的定位介于常规HIFI小尾巴和TWS之间,算是一个进一步妥协后的折中方案。对于拥有正经HIFI耳机的发烧友们来说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它不一定需要塞兜里,只要体积控制得当,装一个背夹也可以挂在随身包的肩带上亦或者衣物的任意边缘也完全不会有任何的不便。

作为一个使用了近两年“小尾巴”方案的发烧友来说,HIFI“小尾巴”除了声音表现仍然与传统的HIFI播放器存在些许差距以外,在大部分情况下它几乎是没有缺点的。不过涉及到一些主观因素,使得我在整个2021年的后半段选择的更多的是“无线小尾巴”。究其原因其实也不复杂,我习惯于把手机揣兜里,而一般的有线小尾巴那多出来的一截子总会吊在口袋外,美不美观倒是其次,偶尔做出一些弯腰等动作的时候总会把手机的接口损坏。不管是手机接口损坏还是小尾巴的插头折断,于情于理这个锅都不应该由用户来背,本来“HIFI小尾巴”这种东西就是个妥协的产物。
其实归根到底就算是无线小尾巴也算不得一个完美的手机HIFI解决方案,这东西的定位介于常规HIFI小尾巴和TWS之间,算是一个进一步妥协后的折中方案。对于拥有正经HIFI耳机的发烧友们来说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它不一定需要塞兜里,只要体积控制得当,装一个背夹也可以挂在随身包的肩带上亦或者衣物的任意边缘也完全不会有任何的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