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428贴子:333,313
  • 7回复贴,共1

《无语先生论一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语先生论一首
无语先生就学于秦,饱读诗书,久负才华,而默然无言者数年矣,外无兴德之言,内鲜处事之论,同砚怪而问之曰:“公既有大才,虽无著书盈车之举,然十行芹策竟不可得,岂有实学乎?吾等为同窗三年有余,本欲交游饮宴,共论当今时弊,而君独寡言,不肯与论,岂非朋友乎?窃为先生不取也,则暴论狂于世,妄言流于时,此先生之所愿乎?吾等皆异也,若无言,则同此砚!”,遂举剑断砚。无语先生伏地而“喏”,众曰:“速谈矣。”
先生曰:嗟乎!言可乎哉?众皆以为言者:上援往古之贤,下原今世之实,然后辩说,明故知类,审是非,断嫌疑,其墨子、惠子之世也;又以为:外察治乱之质,内究天地之几,其朱、陆之世也;又有能图百姓之利,昭民主共和之理,以言广之,其陈独秀、李大钊之世也。岂不闻“世殊事异”哉?世异则言变矣,而今微博、知乎、抖音云者,扰视听,美荒乐,媚于天官,躁于天君者,今之言矣,非吾所谓言也,虽胸中有怀,孰能言之矣?
众曰:“何为其然也?若大V、博主此类者,言必称女权、正义、国别等,论极激扬,语类滑稽,今人甚喜之,又何患乎?”
先生对曰:昔淳于髡讽于齐,东方朔谏于汉,魏征疏于唐,海瑞奏于明,言事实,论时弊,辞淳朴而不媚,理刚正而不屈。今则不然,冒爱国、女权等之名,任以乱实,虽欲驳之,而惧其所冒之名矣。乱名之下,而论愈激,情愈急,心愈躁,躁则狂,狂则妄,妄则祸。其弊大矣,君岂不察乎?是以理智之士瓦解,公正之人隐居,长此以往,国内无言矣,岂吾独无言乎?
或曰:刚正之词刺于耳目,深言直谏不见取,其为祸矣,何哉?
先生对曰:谬矣!岂不闻孟轲故事乎?非刚正之论无人听矣,明过错,治弊病,此人之常愿也,岂有病者拒医乎?孟子以喻说诸侯,道寓之于鸟兽,而使众知也,以救国弊,此诚可矣。苟刚正之词不能听者,则《墨辩》、《小取》者何为与?修辞也,辞固可修,教亦可寓之于乐,其道不改,则名不乱,正不屈也。今之言弊有三:一曰荒诞,二曰夸张,三曰极端。荒诞则文章务奇而不务正,夸张则言辞务虚而不务实,极端则论辩务乱而不务中,长此以往,孰肯言哉?《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理也,故吾不语矣,非吾不愿,而世道不公也。
言毕,众皆寂然,独无语先生仰面南坐,诵诗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噫!世多自以为孔丘者,论必凛而作正义,然言怪词乱,义过不中,孔子曰:“过犹不及”,是不知中庸之道也。而无语先生状类接舆,颇有隐士之风,虽然不言,实守中也。荀子曰:“虚壹而静”,摈狂妄,扫虚浮,静心神,若有论者,虽不言而胜有言矣。是故言以寄道,非道因言弘矣。
注:
1. 朱、陆:指宋代思想家朱熹、陆九渊,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
2. 天官:出自《荀子·正名》,“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指人的感官
3. 天君:出自《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指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4. 几:本义一般认为是有危险的征兆,又泛指细微的迹象。引申为预兆、先兆,此义后写作“机”。
5. 质:指素质;本质;禀性。“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王粲《登楼赋》


IP属地:北京1楼2021-12-21 21:46回复
    欲与草木而争荣,欧阳修《秋声赋》句,非王仲宣《登楼》。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2-22 13:17
    收起回复
      2025-05-20 01:23:24
      广告
      另外,几的本义是微细小端,没有危险这个偏向。
      要是有人对词源感兴趣,就多嘴一句,上古微部字有一丛都是微小近无义,如:希,夷(中古转入脂部),几,微。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12-22 13:20
      收起回复
        再提一嘴,机是几的衍生字,机会机器机关机构的机全从幾(写繁体免得和茶几的几混淆)本义引申而出,机关就是器物内部细微构造,比如发条机芯之类。引申为在社会作用中起到类似作用的各种管理组织。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12-22 13:23
        回复
          好文章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1-12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