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解答一下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
1.为什么非要使用类似于海绵的东西来实现“下墨均匀的效果”?
2.为什么目前这类结构的百乐笔型多多少少都会有水枪的问题?
(以下观点为个人理解,欢迎大家指正讨论)
前面提到了这类笔舌是导气槽兼顾了导墨槽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到笔尖后部也专门有开口导气,导墨槽中后部程斜坡状下落且导墨槽消失,墨水经导墨槽流入这个由斜坡和毛细鳞片组成的“储墨槽”,这样的话下墨巨大,单开出一条导墨槽来应该很难hold住墨水,让下墨均匀,而用海绵一样的材质则能很好的吸附住墨水,控制墨水不直接滴出的同时又保证了下墨均匀流畅(举个例子,百乐元气小钢笔,相较于常见的钢笔,得益于密集的毛细和海绵笔舌,元气小钢笔几乎很少出现滴墨的情况(有人可能会杠墨囊储墨量少,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以试试直接笔杆储墨,一样不容易滴墨));那为什么还是会水枪呢?个人理解和笔握前部用于导墨的海绵材料老化有一定的关系,其次就是这个宽大的毛细,控墨肯定是不如细致紧密一些的毛细的(当然,宽大的毛细不容易堵,那个时代的墨水可能不像现在这样低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