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回到正题,为什么迪斯拉三世发射完迪斯拉炮之后能够在戈尔巴要塞抵消迪斯拉炮时撞穿装甲呢?
在微观层面上,每个以太子都遵循着定律朝着各个方向传递着能量,但是在宏观层面上,给定体积的以太子的不同组合不仅可以增加,减少其幅度还有可能形成具有不同的波形的能量波,并且可以相互转换。
目前能量波根据波形有四大类,分别是纵波(Longitudinal Wave),横波(Transverse Wave),驻波(Standing Wave)和行波(Traveling Wave),这四类波我就不先一一科普了。

还记得上面提到的宇宙当中粒子的产生以及力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波中心以最小化波幅移动吗?对于粒子的产生,能量波理论是这么解释的:
根据能量波理论,粒子是由驻波和纵波能量产生的,驻波由两个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波的组合形成(驻波具有振幅为零的节点,这为波中心创造了一个稳定的位置),这是一个或多个波中心组合形成的波反射得来的结果。
根据理论定律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定律,能量在时空中以纵波的形式传播,并沿着将能量从一个粒子传递到下一个粒子的运动方向传播。
根据第三条定律,当这种能量到达波心时,它会将能量向后反射从而产生驻波,并把能量存储起来。
反射的外波会产生一个驻波,当它远离反射源时,其幅度会开始下降,当外波的幅度下降到小于波内幅度的时候,驻波便转换回行波,这为粒子创建了一个球形区域,其中所包含的体积便是驻波能量,而在球形区域之外,能量波继续作为行波传播下去,这种行波便成为静电力。

根据第四条定律,如果波中心在驻波节点处处于稳定位置,则它们可能会合并,这是驻波中振幅最小的点,驻波中每个波长有两个节点,每个位置的波相位彼此相反,从而产生破坏性波。这些节点处的波中心及其在波上的相位的组合决定了粒子和反粒子的产生。
根据第五条定律,粒子能量和质量可以由能量波体积来换算,波中心越多,驻波(存储)能量的幅度和体积也会越大,粒子的能量也会越多。

所以粒子可以通过组合波中心(振荡)而产生:
对于低能级的粒子,例如中微子可能是由少量波中心结合而形成的粒子(中微子振荡)。
对于高能级的粒子,例如在粒子加速器实验室内,更重的粒子可能是由更多数量的波中心组合而成的。
但是为了使得形成的粒子处于稳定状态,形成的粒子的几何结构应该允许其波中心能够位于驻波节点,若波中心不在驻波节点处,那么波中心将被迫移动,导致形成的粒子结构不稳定。 当驻波分离时,粒子便会衰变,分裂。

总结一下:根据能量波理论,组成宇宙物质的粒子是由能量纵波和能量驻波共同产生的,更重的粒子的形成由更多的波中心组合而成,由驻波来存储能量,更多的粒子的稳定几何排列要求其组合的波中心能够位于其形成的驻波节点,不然会使得其结构不稳定,无法存续下去。
驻波决定了万物的存在(最起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迪斯拉三世本身。
波动炮,迪斯拉炮和迪斯拉三世本身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作为物质的组成,迪斯拉三世总体来看是驻波,而波动炮这种霍金辐射并不是驻波(或者相对而言,迪斯拉三世比波动炮带有更多驻波成分)。
戈尔巴要塞的防御机理是通过同频率,相反相位的能量波来抵消投射过来的能量波,从而使得着弹点处的波中心稳定地处于戈尔巴要塞本身驻波节点处。
但是能量波有四种形式,戈尔巴要塞是用与波动炮同样波形但相位相反的能量波来抵消的,而这种反相能量波并不是驻波,它不能用来抵消迪斯拉三世这种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