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时凡学吧 关注:3贴子:78
  • 0回复贴,共1

云南皮肤管理:敏感肌皮肤的成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敏感性皮肤俗称“敏感肌”。客观上,可以观察到敏感性皮肤容易发红,容易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刺激产生反应;主观上,敏感性皮肤经常会有刺痒感、灼热感、刺痛感、干燥紧绷感。可诱发这类反应的有温度变化、护肤品、光照、酸碱等化学物质、摩擦和压力等物理因素。

  敏感性皮肤在平静、无刺激反应的时候常常会被误认为“皮肤很好”,因为皮肤看起来薄而透明,往往白里透红、面若桃花,但其中的苦楚只有敏感者自己知道。
  有少部分人的敏感肌是先天性的,但绝大部分人的敏感是后天的,是外源性因素造成了皮肤屏障的损伤、屏障功能的弱化,因而敏感性皮肤很容易对外界刺激发生过度反应,在环境条件剧烈变化的时候,如换季时,会表现得特别明显。如第一章中所述,皮肤屏障担负着防止外界因素刺激皮肤或进入皮肤的职责,同时也能防止水分等成分丢失。当皮肤屏障功能——特别是角质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外源性物质(如护肤品中的酸、碱、表面活性剂、酒精等)就很容易快速穿透角质层进入皮肤内部,刺激神经末梢。极端情况下,有的人出汗皮肤都会产生刺痛感;同时皮肤水分也很容易丢失,从而产生干燥感。

  许多导致皮肤屏障损伤的行为,都是在日常护肤过程中不经意发生的。比如下面这些因素就是最常见的:
  1.过度护肤
  例如追求繁复的护肤步骤、手法,以及使用繁多的护肤品。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调查结果:在全球化妆品工业最发达的法国,女性的敏感性皮肤发生率是最高的。在亚洲,日本女性护肤的程序和手法非常追求复杂精巧,巧合的是,日本女性的敏感性皮肤发生率在亚洲国家中也是最高的。贵的、复杂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合适的、适度的才是好的。
  2.过度清洁
  日常护肤中常用的清洁原理,不外乎表面活性剂(比如泡沫洁面产品、酯类)、溶剂(水、醇)、机械摩擦(如使用磨砂乳、磨砂膏、洗脸刷、洁面海绵、化妆棉等)这几种。表面活性剂和醇类可以洗脱油脂或类脂,包括皮脂和生理性脂质,机械摩擦则可以清除掉皮肤表面的角质细胞。因此过度使用清洁力很强的表面活性剂(如皂类)或过度摩擦皮肤,就可能削弱皮肤屏障。其他常见的过度清洁行为还有:经常用化妆棉和化妆水做皮肤表面的二次清洁,过度使用过于强力的卸妆工具(化妆棉、洁面刷)和卸妆产品,以及不必要的卸妆行为(比如不化妆也非要卸妆)。

  3.过度使用面膜
  过度使用高含水量的面膜,使皮肤长期处于高水合状态,会导致角质细胞之间的连接变得松散、角质形成细胞合成细胞间生理性脂质活动受到抑制,削弱皮肤屏障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导发生水合性皮炎。建议每周至多使用面膜3次,每次敷10~15分钟。
  4.过度去角质
  过于频繁地使用撕拉式面膜、去角质按摩膏、果酸或水杨酸类产品去角质,会导致角质层变薄,皮肤敏感。有些美容院热衷于使用过度去角质的方法,让顾客的皮肤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但经常这样做有可能会导致皮肤敏感。

  5.乱用刺激性的产品
  某些护肤产品和药品有一定的刺激性,例如较高浓度的果酸和水杨酸、维A酸类,它们可以用于去角质、抗衰老或护理油性皮肤,但均可能引起一些刺激,维A酸类可能导致皮肤脱屑、发红、瘙痒。如果皮肤本身耐受性比较差,不能承受这些产品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就应当停用,或者辅助使用其他可以减轻这些反应的产品。
  6.日晒风吹等
  日晒可以导致皮肤屏障损伤、血管扩张、晒伤、自由基增多,进而可使抗氧化剂耗竭,以及炎症反应加重等。比较强烈的风吹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过多,冬天的冷风会刺激皮肤的血管扩张,这些都有可能诱发或者加重敏感。

  7.医源性因素
  果酸换肤、光子嫩肤、激光治疗等,都会对皮肤屏障造成一定的损伤(注意:造成损伤本身就是治疗机理之一,并不需要恐惧)。如果术后不注意修护,皮肤屏障未能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也会遭受敏感性皮肤的困扰。
  有时候这些因素会协同起作用,共同加重敏感性皮肤,比如本身就有过度去角质的行为,又使用了一些刺激性的产品,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了解这些知识特别重要,很多人非常爱美,很喜欢“折腾”皮肤,经常有人本来皮肤好好地,结果“作”到烂脸。此外要注意,从皮肤的生理结构来看,女性的皮肤比男性的更薄、更脆弱、更敏感,因此,女性更要注意好好保护、避免伤害。


1楼2022-11-15 15: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