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40,003贴子:6,811,966

跳出书外跟大伙聊聊车迟国三妖和五雷法,再扯几句天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事先声明,本贴只是根据百回本的写作背景再结合内容上跟平话、杂剧的不同来分析为什么要这么改编,不过多代入剧情。
由于偏向现实,先说说我对现实求雨的看法:本来就要找水多云多的地挑日子,最多算个能安抚人心的天气预报,更别说还有容错。
引用的资料都是节选,感兴趣的可以根据出处自己去看。
《道法会元》卷一
【欲祈雨救旱,先择龙潭江海,碧壑深渊,云龙出没之地,依法书篆铁札投之。如不应,方动法部雷神,择日限时,登坛发用。】
喜欢道教的人挺多的,这里再引用张三丰《正教篇》的一段话:
【孔、老、牟尼,皆古圣人。圣人之教,以正为教,若非正教,是名邪教。儒家杨墨,道家方士,释家妖僧,亦三教也。虽分三教,仍一邪也。是故分三教者愚,分邪正者智。】
顺便说一句,在车迟国斗法下一难的灵感大王也是以呼风唤雨为祸一方。


IP属地:重庆1楼2023-01-12 11:17回复
    第一个说说西游记平话和百回本里车迟国的不同。
    《朴通事谚解》留存的平话和夹注里没有明确求雨和求长生,只有个被破坏的罗天大醮,然后对面只有伯眼(虎精)和徒弟鹿皮,国王也是从开头【恭敬佛法】到结尾【越敬佛门】,并没有三教合一的思想。
    还有个彩蛋,平话里猴子证果大力王菩萨,百回本车迟国和尚拉车喊的号子就是大力王菩萨,另外牛魔王也叫大力王。
    平话里从开头到斗法开始:
    【唐僧往西天取经去时节,到一个城子,唤作车迟国。那国王好善,恭敬佛法。国中有一个先生,唤伯眼,外名唤烧金子道人(《西游记》云:”有一先生到车迟国,吹口气,以砖瓦皆化为金,惊动国王,拜为国师,号伯眼大仙“),见国王敬佛法,便使黑心,要灭佛教,但见和尚,拿着曳车解锯,起盖三清大殿,如此定害三宝。一日,先生们做罗天大醮,唐僧师徒二人,正到城里智海禅寺投宿,听的道人们祭星,孙行者师傅上说知,到罗天大醮坛场上藏身,夺吃了祭星茶果,却把伯眼打了一铁棒,小先生到前面叫点灯,又打了一铁棒。伯眼道:”这秃厮好没道理!“便焦躁起来,到国王前面告,未毕,唐僧也引徒弟去到王所。王请唐僧上殿,见大仙,打罢问讯,先生也稽首回礼。先生对唐僧道:”咱两个冤仇不小可里!“三藏道:”贫僧是东土人,不曾认的,你有何冤仇?“大仙睁开双眼道:”你叫徒弟坏了我的罗天大醮,更打了我两铁棒,这的不是大仇?咱两个对君王面前斗圣。那一个输了时,强的上拜为师傅。“唐僧道:”那般首。“伯眼道:”起头坐静,第二柜中猜物,第三滚油洗澡,第四割头再接。“】
    百回本里一些关键的地方:
    道士云:“你不知道。【因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食】。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却才发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御赐与我们家做活,就当小厮一般。我家里烧火的也是他,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因为后边还有住房,未曾完备,著这和尚来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只恐他贪顽躲懒,不肯拽车,所以著我两个去查点查点。”
    行者道:“想必那道士还有甚么巧法术,诱了君王;若只是呼风唤雨,也都是傍门小法术耳,安能动得君心?”众僧道:“他会抟砂炼汞、打坐存神、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如今兴盖三清观宇,【对天地昼夜看经忏悔,祈君王万年不老】:所以就把君心惑动了。”
    【却只是五雷法真受,其馀都屣了傍门,难归仙道。】
    那国王满眼垂泪,手扑著御案,放声大哭道:“人身难得果然难,不遇真传莫炼丹。空有驱神咒水术,【却无延寿保生丸。】圆明混,怎涅盘?徒用心机命不安。早觉这般轻折挫,何如秘食稳居山?”
    这正是:
    点金炼汞成何济,唤雨呼风总是空!
    【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IP属地:重庆2楼2023-01-12 11:18
    回复
      第二个说说为什么三妖的配置是五雷法+旁门。
      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出版于万历20年(1592年),新刻加上作者年龄的因素,往前推几十年就是大名鼎鼎的嘉靖,大明王朝1566就是拍的这段时期。
      嘉靖时期的陶仲文不少人应该听说过,他的前任邵元节主要工作是求雨,就不多介绍了。
      陶仲文接任后除了求雨还【祝圣寿】教朱厚熜求长生,这就跟百回本多出来的求雨、延寿对上了,然后他的封号开头是神霄,神霄派主打的就是五雷法。
      另外我不知道网上有些文章里陶仲文的生日是怎么得知的,不过1475年是乙未年,刚好凑上了平话没有的羊。
      《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五 佞幸
      【世宗入继大统,宜矫前轨,乃任陆炳于从龙,宠郭勋于议礼,而一时方士如陶仲文、邵元节、蓝道行之辈,纷然并进,玉杯牛帛,诈妄滋兴。凡此诸人,口衔天宪,威福在手,天下士大夫靡然从风。】
        陶仲文,初名典真,黄冈人。尝受符水诀于罗田万玉山,与邵元节善。
        嘉靖中,由黄梅县吏为辽东库大使。秩满,需次京师,寓元节邸舍。寓节年老,宫中黑眚见,治不效,因荐仲文于帝。以符水噀剑,绝宫中妖。庄敬太子患痘,祷之而瘥,帝深宠异。
        十八年南巡,元节病,以仲文代。次卫辉,有旋风绕驾,帝问:“此何祥也?”对曰:“主火。”是夕行宫果火,宫人死者甚众。帝益异之,授【神霄保国宣教高士,寻封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明年八月欲令太子监国,专事静摄。太仆卿杨最疏谏,杖死,廷臣震慑。大臣争谄媚取容,神仙祷祀日亟。以仲文子世同为太常丞,子婿吴浚、从孙良辅为太常博士。帝有疾,既而瘳,喜仲文祈祷功,特授少保、礼部尚书。久之,加少傅,仍兼少保。仲文起筦库,不二岁登三孤,恩宠出元节上。【乃请建雷坛于乡县,祝圣寿】,以其徒臧宗仁为左至灵,驰驿往,督黄州同知郭显文监之。工稍稽,谪显文典史,遣工部郎何成代,督趋甚急,公私骚然。御史杨爵、郎中刘魁言及之。给事中周怡陈时事,有“日事祷祠”语。帝大怒,悉下诏狱,拷掠长系。吏部尚书熊浃谏乩仙,即命削籍。自是,中外争献符瑞,焚修、斋醮之事,无敢指及之者矣。
        帝自二十年遭宫婢变,移居西内,日求长生,郊庙不亲,朝讲尽废,君臣不相接,独仲文得时见;见辄赐坐,【称之为师而不名】。


      IP属地:重庆3楼2023-01-12 11:19
      回复
        第三接着上面说说神霄派。
        带神霄派发家的是林灵素,他碰上宋徽宗,把徽宗和亲近的人都哄高兴了,又拿五雷法装了几波。发达之后想起以前被和尚打骂,越想越气,然后报复佛教,让宋徽宗下诏把佛改成大觉金仙。然后第二年求雨还翻车了,急忙找王文卿救场。
        顺便说回西游,菩提出场诗第一句就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他在西游里是三教合一的典范,但是原型是佛教的须菩提,和尚看到这句估计气的不行。后面跟猴子说的动字门大伙都知道指谁,当时的李时珍也看不下去。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一 方技下
          林灵素,温州人。【少从浮屠学,苦其师笞骂,去为道士。善妖幻,】往来淮、泗间,丐食僧寺,僧寺苦之。
          政和末,王老志、王仔昔既衰,徽宗访方士于左道录徐知常,以灵素对。既见,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于世,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己乃府仙卿曰褚慧,亦下降佐帝君之治。"又谓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盛章、王革为园苑宝华吏,郑居中、童贯及诸巨阉皆为之名。贵妃刘氏方有宠,曰九华玉真安妃。帝心独喜其事,赐号通真达灵先生,赏赉无算。
          建上清宝箓宫,密连禁省。天下皆建神霄万寿宫。浸浸造为青华正昼临坛,及火龙神剑夜降内宫之事,假帝诰、天书、云篆,务以欺世惑众。其说妄诞,不可究质,实无所能解。【惟稍识五雷法,召呼风霆,间祷雨有小验而已。】令吏民诣宫受神霄秘录,朝士之嗜进者,亦靡然趋之。每设大斋,辄费缗钱数万,谓之千道会。帝设幄其侧,而灵素升高正坐,问者皆再拜以请。所言无殊异,时时杂捷给嘲诙以资媟笑。其徒美衣玉食,几二万人。遂立道学,置郎、大夫十等,有诸殿侍晨、校籍、授经,以拟待制、修撰、直阁。【始欲尽废释氏以逞前憾,既而改其名称冠服。】
        《宋史》本纪·卷二十二 徽宗四
        【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宾退录》卷一
        【明年,京师大旱,命灵素祈雨,未应。蔡京奏其妄,上密召灵素曰:“朕诸事一听卿,且与祈三日大雨,以塞大臣之谤。”灵素请急召建昌军南丰道士王文卿,乃神霄甲子之神兼雨部,与之同告上帝。文卿既至,执简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喜赐文卿,亦充凝神殿侍宸。灵素眷益隆。】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么?”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
        《本草纲目》人部
        【今有方士邪术,鼓弄愚人,以法取童女初行经水服食,谓之先天红铅,巧立名色,多方配合,谓《参同契》之金华,《悟真篇》之首经,皆此物也。愚人信之,吞咽秽滓,以为秘方,往往发出丹疹,殊可叹恶。】


        IP属地:重庆4楼2023-01-12 11:21
        回复
          第四个最后推测一下八戒这个插科打诨的丑角为什么跟道教的天蓬撞名了。
          首先在元杂剧西游记里,猪八戒是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而不是天蓬元帅。
          道教天蓬,第一次神格提升是北帝派,第二次提升到巅峰就是在神霄派吸收北帝派之后,像五雷法就有些要天蓬咒天蓬印之类的。
          再看看天蓬形象【三头六手,执斧索弓箭剑戟六物】,类似这个形象的还有斗母【三头六臂,两手捧日月,两手持弓箭,两手降魔铃杵,遍身雷电,下有金色乌猪七个御辇。】御车的猪,是不是很眼熟,因为斗母就是融合了摩利支天的。
          然后道教天蓬是雷神,西游记里是水神,并且八戒在百回本里定位是放屁添风,既没有道教天蓬的位格,也没有元杂剧的实力。估摸着可能是后面的作者讨厌神霄派,然后根据王文卿一句【天罡河魁,是为檄雷召霆之司】望文生义,给八戒搞了个天罡数的变化再改成水兵宪节,还削弱他的战斗力。
          另外说下彩蛋,元杂剧里的描写【蹄硬鬣刚】对应俗名猪刚鬣,杂剧里猪八戒非常能打但是怕二郎细犬,这应该就是猴子被咬那一口的来源,还有就是黑风洞连带着实力分给黑熊了。
          西游记杂剧
          第十三折妖猪幻惑
          (猪八戒上,云)自离天门到下方,只身惟恨少糟糠。神通若使些儿个,三界神祗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生于亥地,长自乾宫。搭琅地盗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潜藏在黑风洞里,隐显在白雾坡前。生得喙长项阔,蹄硬鬣刚。得天地之精华,秉山川之秀丽,在此积年矣,自号黑风大王,左右前后,无敢争者。
          第十四折海棠传耗
          (裴女云)他常自称魔利支天御车将军,又号黑风大王,诸佛不怕,只怕二郎细犬
          第十六折细犬禽猪
          【麻郎儿】郭压直威风不展,孙行者筋力俱虵。斗到三千合精神越显,泼妖物小圣也难辨。左右神将,快将细犬,咬那魔军。(做斗科)
          【幺】便遣,快牵,细犬,见本相直奔跟前。黑面郎心惊胆颤,逃命走洞门难恋。
          (做猪逃、犬赶科)
          【拙鲁速】这犬展草力应全,护家志当虔。御贼的性坚,吠形的意专。顾兔逐狐那轻健,忒伶俐个容他宽转,(犬做咬住科)则一口咬番在坡岸前。(左右绑科)(放唐僧上,做谢科)(唐僧云)上告二郎大圣,出家人以慈悲为念,救物为心。望神圣看佛天三宝之面,饶这魔军,与弟子护法者。
          《道法会元》卷之六十七
          天罡河魁,是为檄雷召霆之司。
          《道法会元》卷之八十二
          主法斗母摩利支天大圣。
          三头八臂,手擎日月弓矢金枪金铃箭牌宝剑,着天青衣,驾火辈,辇前有七白猜引车,使者立前听令,现大圆光内。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五十六
          祖师九天尚父五方都总管北极左垣上将都统大元帅天蓬真君。姓卞,名庄。
          三头六手,执斧索弓箭剑戟六物,黑衣玄冠,领兵三十万众,即北斗破军星化身也。又为金眉老君后身。生於周时,孔子称卞庄子,即其神与。元帅威猛,制伏妖魔。凡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独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显验。元帅侧有从童,或骑夔龙,部领一炁都统大将军,直月五将军,飞鹰走犬二使者,无义神王,威剑神王,战伐神王,聋兵哑将,黑杀洞渊三十万兵,三十六员大天将,无鞅天仙兵吏,并在煌煌紫云火焰之中。
          《道法会元》卷之二百一十四
          法主九天雷祖大帝斗母紫光金尊圣德天后圆明道姥天尊。
          三头六臂,两手捧日月,两手持弓箭,两手降魔铃杵,遍身雷电,下有金色乌猪七个御辇。


          IP属地:重庆5楼2023-01-12 11:23
          回复
            再复制一些明史里大臣对于当时皇帝修仙和斋醮的看法
            《明史》列传·卷九十七
            杨最
            【世宗好神仙。给事中顾存仁、高金、王纳言皆以直谏得罪。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物,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帝立召与语,大悦。朝用言:帝深居无与外人接,则黄金可成,不死药可得。帝益悦,谕廷臣令太子监国,“朕少假一二年,亲政如初。”举朝愕不敢言。最抗疏谏曰:“陛下春秋方壮,乃圣谕及此,不过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栖澡练者所为,岂有高居黄屋紫闼,兖衣玉食,而能白日翀举者?臣虽至愚,不敢奉诏。”帝大怒,立下诏狱,重杖之,杖未毕而死。】
            高金
            【陛下临御之初,尽斥法王、国师、佛子,近又黜姚广孝配享。臣每叹大圣人作为,千古莫及。乃有真人邵元节者,误蒙殊恩,为圣德累。夫元节,一道流耳。有劳,优以金帛足矣,乃加崇秩,复赐其师李得晟赠祭。广孝不可配享于太庙,则二人益不可拜宠于圣朝。望削元节真人号,并夺得晟恩恤,庶异端辟、正道昌。】
            杨爵
            【臣巡视南城,一月中冻馁死八十人。五城共计,未知有几。孰非陛下赤子,欲延须臾之生而不能。而土木之功,十年未止。工部属官增设至数十员,又遣官远修雷坛。以一方士之故,朘民膏血而不知恤,是岂不可以已乎?况今北寇跳梁,内盗窃发,加以频年灾沴,上下交空,尚可劳民糜费,结怨天下哉?】
            【左道惑众,圣王必诛。今异言异服列于朝苑,金紫赤绂赏及方外。夫保傅之职坐而论道,今举而畀之奇邪之徒。流品之乱莫以加矣。陛下诚与公卿贤士日论治道,则心正身修,天地鬼神莫不祐享,安用此妖诞邪妄之术,列诸清禁,为圣躬累耶!臣闻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近者妖盗繁兴,诛之不息。风声所及,人起异议。贻四方之笑,取百世之讥,非细故也。】
            刘魁
            【二十一年秋,帝用方士陶仲文言,建祐国康民雷殿于太液池西。所司希帝意,务宏侈,程工峻急。魁欲谏,度必得重祸,先命家人鬻棺以待。遂上帝曰:“顷泰享殿、大高玄殿诸工尚未告竣。内帑所积几何?岁入几何?一役之费动至亿万。土木衣文绣,匠作班朱紫,道流所居拟于宫禁。国用已耗,民力已竭,而复为此不经无益之事,非所以示天下后世。”】
            周怡
            【今陛下日事祷祠而四方灾祲未销,岁开输银之例而府库未充,累颁蠲租之令而百姓未苏,时下选将练士之命而边境未宁。内则财货匮而百役兴,外则寇敌横而九边耗。乃銮、嵩恁藉宠灵,背公营私,弄播威福,市恩酬怨。】
            《明史》列传·卷一百一十四
            海瑞
            【且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斋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垂训,修身立命曰“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尧、舜、禹、汤、文、武,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术于陶仲文,以师称之。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陛下何独求之?】


            IP属地:重庆7楼2023-01-12 11:24
            回复
              老哥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1-12 11:46
              回复
                好像涉及明史和宋史的都被删了有没有这么离谱啊


                IP属地:重庆12楼2023-01-12 11:46
                回复
                  有个很冷的知识,大力王菩萨原型是希腊神话的大力神海格力斯,随着犍陀罗艺术一起被佛教吸收,有的古代佛教雕塑里还有他披着狮子皮的雕塑。元杂剧本和西游记小说都是人物替换掉了原宗教人物的名号而已。同样坍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都是被小说人物占了名字。所以天蓬被占其实也代表不了什么,并不代表老猪就是道教里的天蓬。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1-12 12:09
                  收起回复
                    简单说下没了的,陶仲文是神霄派的,还教长生,然后有些文章里他的生日是羊年。
                    神霄派主打五雷法,是抱着宋徽宗大腿起家的,他把佛改号大觉金仙,就是菩提赞诗那个。
                    海瑞《治安疏》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止说修身立命,止说顺受其正。盖天地赋予于人而为性命者,此尽之矣。尧、舜、禹、汤、文、武之君,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终。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访其术者陶仲文,陛下以师呼之,仲文则既死矣。仲文尚不能长生,而陛下独何求之?】


                    IP属地:重庆16楼2023-01-12 12:16
                    回复
                      1楼倒数第二自然段:仍一邪也。是否确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1-12 1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