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一种生命现象,决定人生老病死肉体之相的是心,《性命圭旨》 说:“心病则身病,心不病则身不病,故身病由于心病。” 一切疾病都是心病的投影,当人的心念意识长期处于低频情绪中,比如生气、怨恨、痛苦等等,这些低频意识会产生低频能量,长期汇聚就会凝结,造成越来越低频、沉重、郁结,轻者堵塞经络,影响脏器功能,造成亚健康,重者使身体机能受损,不能正常运行,恶性循环,出现能量超低频,就会有物质化的显现,就形成了医院仪器能检测出来的“实病”了。
《黄帝内经》曰:“人虚即神游失守卫,使鬼神外干,致有夭亡。” 人心的低频会使身体“内虚”,无法固守魂魄,也就等同于失去了守卫,即神不守位,致使“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循环变慢,出现人体(精)的病状。整个过程是从人体精、气、神的“神”开始的,所以治疗病症,恢复健康也必须回到“神”上面。如果只专注于人体“精”的层面,神病治形,必然本末倒置,人类不断地“制造心病”,又不停地“治疗形病”,如何能获得健康?
正如《东医宝鉴》一书说:“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致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不亦愚乎!虽一是侥幸而安之,此则世俗之庸医,不足取也。”
中医“上工守神”治未病,医心调神为本
《黄帝内经》曰:“上工守神,粗工守形。” 上工为上医,德医,是具有高频能量的天人合一者,守神即疗愈心神,调控心态的大师。《医宗金鉴》说:“心藏神, 补神者必补其心。”一切疾病皆生于心,传于气,成于物质,显现于肉体,所以心病非病,是未病,上医治未病,调未发之时为调心,以神治心,由因及果从根上治病,所以上工治未病就是以先天心神的高频意识和能量,照见低频的人心意识,引发高频共振,让低频意识能量回归先天高频,以不至于发而成病。此为《黄帝内经》所说的:“上工治未病。”

《黄帝内经》曰:“人虚即神游失守卫,使鬼神外干,致有夭亡。” 人心的低频会使身体“内虚”,无法固守魂魄,也就等同于失去了守卫,即神不守位,致使“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循环变慢,出现人体(精)的病状。整个过程是从人体精、气、神的“神”开始的,所以治疗病症,恢复健康也必须回到“神”上面。如果只专注于人体“精”的层面,神病治形,必然本末倒置,人类不断地“制造心病”,又不停地“治疗形病”,如何能获得健康?
正如《东医宝鉴》一书说:“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致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不亦愚乎!虽一是侥幸而安之,此则世俗之庸医,不足取也。”
中医“上工守神”治未病,医心调神为本
《黄帝内经》曰:“上工守神,粗工守形。” 上工为上医,德医,是具有高频能量的天人合一者,守神即疗愈心神,调控心态的大师。《医宗金鉴》说:“心藏神, 补神者必补其心。”一切疾病皆生于心,传于气,成于物质,显现于肉体,所以心病非病,是未病,上医治未病,调未发之时为调心,以神治心,由因及果从根上治病,所以上工治未病就是以先天心神的高频意识和能量,照见低频的人心意识,引发高频共振,让低频意识能量回归先天高频,以不至于发而成病。此为《黄帝内经》所说的:“上工治未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