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吧 关注:21,598贴子:171,462
  • 0回复贴,共1

高祖爷的历史功绩鉴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隋末大乱以来,各地军阀割据林立,他们纷纷建章立制、划分政区,将原本精简的州县又重重细分,遂导致天下政区芜杂繁冗,唐主李渊入定长安后便开始着手整顿破碎的山河,一方面军事镇压,另一方面整顿吏治,吏治方面主要有三大重要举措:
其一:精兵简政
首先随着天下的平定,唐高祖废除了总管府,改设都督府,新的都督府职权较轻,武德九年时又开始进行裁撤,但是因为玄武门之变,裁撤工作还未完毕就逊位了。
其次便开展了大规模的裁撤冗官工作,根据《文献通考》记载:
 初,武德中,天下兵革新定,士不求禄,官不充员。有司移符州县,课人赴调,远方或赐衣续食,犹辞不行。至则授用,无所黜退。不数年,求者浸多,亦颇加简汰。
古人用词讲究精准简省,由“颇”字我们可知,其裁撤官员不在少数。
最后,唐高祖又展开大规模的合并州县工作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
(一)河东道:
武德三年:省沁州招远县。
  四年:废西浍州,省朔州常宁县。
  五年:废卲州亳城县,东会州丰润县。
  六年:废建州、榆州、太州、北管州。省北管州之汾阳、六度两县;辽州之义兴县;榆州之偃城县。
  七年:废北恒州,省并州阳直县。
  九年:废芮州、卲州。省蒲州温泉县;丹州之丹川、盖城两县;岚州之合会、岢岚、太和三县。
河北道:
武德四年废平、西济、北义(武德县)、陟、义、和、温、封、起九州;省毂只、太行、忠义、紫陵、零泉、白起、恒肆、新丰、宜安九县。
  五年废岩州;省相、莘亭、灵泉三县。
  六年省棣州。
  八年废孟州,省集成县
  九年废宗州、毛州,省夏津、府城、斌强三县。
 (三)淮南道:
武德三年省黄州之木兰县。
  四年省濠州之徒山县,蕲州之蕲水、罗田两县。
  七年废射、蓼、亭、仓、巢、澴、应、智、南司九州,及射州之射阳、安乐、新安三县,亭州之阳城县,朝州之开城、扶阳二县,黄州之堡城县。
  八年废西楚州、严州、南晋州、南罗州,省和州之含山县,南晋州之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
  九年省江宁县置扬州,改邗州为扬州。
(四)河南道:
武德四年;废南韩州、北陈州、南榖州、西济州(入河北怀州);省曹州之普阳县,西济州之卲原、蒸川、郑川、溴阳三县。
  五年:废叶、寿、东虞、梁、范五州,省濮州之安丘、长城、寿州之寿良共三县。
  六年:省棣州并入沧州。废颍州之高棠、永乐、永安三县,沂州之兰山、临述、昌乐三县,莱州之曲城、当利、曲台、胶东四县,省潍州之连水、平寿、华池、城都、东阳、寒水、訾亭、潍水、汶阳、胶东、华宛、昌安、都昌、城平十四县,陈州之南顿,仁州之夏丘,济州之美政、孝感、榖城、冀丘、昌城五县,密州之高密、胶西二县,乘州之新河、淄州之长柏、莱芜二县。合计一州三十六县。
  七年:废舆、道、舒、息四州,省汴州之开封、小黄、新里三县。
  八年:废乘、潍、牟、登、函、环、邹、涡、盟九州(盟州入河北怀州)。省濮州之昆吾、永定、廪城三县,环州之青山、石城、赣榆三县,海州之龙沮、祝其、曲阳、厚丘、利城五县,青州之乐安、时水、安平、般阳四县,乘州之新河县,潍州之营丘、下密二县,盟州之集成县,潭州之营城县,共二十县。
  九年:废洧州、涟州。
  关内道
武德三年废郇州、
四年废含州、南平州及其义门县、盐州之兴宁县,
六年省丰州及其九原县、永丰县,
七年省雍州芷阳县,
八年废云州及其云中、榆林、龙泉三县。
陇右道
武德六年废邽州
八年废文州、伏州等。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其二:重建地方学校
隋文帝晚年厌倦繁文缛教,认为学校在精而不在多再加上他的崇佛思想,于是裁撤了大量的除太学外的地方和中央学校,隋炀帝即位后实行开明了文教政策,发布《劝学诏》恢复中央官学,随着隋朝的灭亡,继位的李唐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促进文教的政策,唐高祖不仅恢复了国子学,还重建了地方学校,但是也随着政变导致其成果记在了下一任皇帝头上
武德七年,诏诸州县及乡并令置学,有明一经以上者,有司试册加阶。
——《文献通考》
其三、革新政风
李渊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不仅于入京时重用孙伏伽并且接纳其进谏三策,从而大大巩固了李唐在关中的统治,这三策如下:
其一,天子有争臣,虽无道不失天下”
孙伏伽要求李渊能够广开言路,虚怀纳谏,对于这一点,李渊不仅身体力行积极纳谏,而且于武德四年设立谏议大夫一职,负责专门的进谏事宜。
其二,废“百戏散乐”
孙伏伽要求李渊革除奢靡淫乐的政风,对于这一点李渊也实施一系列措施,首先李渊下令遣散栎阳行宫的佳人,同时释放所有宫女,其次李渊派人考以古音,修订雅乐,改革隋朝淫靡的乐风,最后李渊准备“灭佛”,他与武德九年制定了灭佛计划,但因玄武门之变而被迫终止。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02 17: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