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男主吧 关注:62,735贴子:1,277,287
  • 4回复贴,共1

【故事】村里议事,爸爸没有发言的份。年夜饭,妈妈不能上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们知道,以前在农村没有儿子的家庭有多惨吗?
  村里议事,爸爸没有发言的份。
  年夜饭,妈妈不能上桌。
  就连兄弟分家,我们也只能分到年久失修,四处漏雨的土坯房。
  直到我五岁时,妈妈再度怀孕……
  01
  妈妈生我时,流了很多血,差点没挺过去。
  其后几年,都没有再怀上。
  村里的接生婆说,多半是伤了身子,以后不会再有孩子。
  跟大伯分家那年我四岁。
  当时爸爸很生气:「建新房我出了大半的钱和力,凭什么只能分到土坯房?」
  大娘掀开衣服给堂弟喂奶:「你们没儿子,要那么大的房子干吗?」
  「你看我家三个都是小子,以后讨媳妇得要地方住啊!」
  奶奶附和道:「丫头片子迟早要嫁人的,你往后还要靠侄子养老!」
  爸爸的精气神一下就断了。
  现在听起来很可笑是不是?
  可侄子是自家人,女儿是别家的,这样的想法在当时很是寻常。
  爸爸从堂屋出来,低着头坐在院子里的大石头上。
  月光很亮,在他身侧拉出一团浓浓的阴影。
  我走过去,从背后环住他的脖子:「爸爸,我以后会给你和妈妈养老的。」
  他拍拍我的手背,声音哽咽:「好,夏夏真乖。」
  我们最后还是搬去了土坯房。
  家里的老黄牛和犁田工具,全给了大伯。
  我们只分到了一台快散架的脚踩打稻机。
  搬家那天晚上,妈妈在灶下试了好多次,火就是点不起来。
  这房子还是太爷爷建的,用的是黄泥砖,屋顶盖的是茅草。
  长期无人住,屋子里的潮气一时半会根本散不掉。
  一盒火柴用尽,妈妈突然捂着脸,肩膀不断地耸动。
  爸爸把挑来的水倒进破口的水缸,沉默着走到她身边。
  妈妈抱着他的腰,「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那一夜,我睡在北厢房的床上,寒风从四面八方的缝隙里往我身上戳。
  我蜷缩在硬邦邦的棉被里,暗暗祈祷:让妈妈生个弟弟吧。
  这样,她跟爸爸应该不会那么难过了。
  或许是我的祈祷被老天爷听到,妈妈很快怀孕了。
  02
  村里人人都说,妈妈肚子尖尖的,又爱吃酸,一定是个儿子。
  爸爸嘴里说着儿子女儿都一样,晚饭时,却跟妈妈说:「张大头邀我明年一起去广东打工,说那边机会多。」
  「干个几年存点钱,咱们家也盖个楼房,不然以后讨不到儿媳妇的。」
  奶奶送来了两只下蛋鸡,叮嘱我:
  「夏夏,鸡蛋是给妈妈肚子里的弟弟吃的,你不能贪嘴,知道吧?」
  村子里的婆娘问我:「夏夏,你是想要个弟弟还是想要个妹妹?」
  我毫不犹豫:「弟弟!」
  婆娘们哈哈笑:「有了弟弟,你爸妈就不会爱你啰。」
  我急了:「才不会呢,我永远是爸妈的宝贝。」
  婆娘们笑得更大声,全然不觉得那些话会让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多么惶恐。
  那时已经实行计划生育了。
  但是政策规定的是:如果你是农村户口,头胎是女孩,可以再生一个。
  日子一到,妈妈发动了。
  她疼了一天都没生出来,第二天天还没亮,奶奶就去找村里的屠夫砍了一大块肥猪肉,还提了一根猪棒骨。
  等她提了肉回来。
  妈妈生了,是个妹妹!
  奶奶拎着那一袋肉站在院子里,接生婆招呼她:「进去看看孙女呗,又白又胖!」
  「不看了,老大家的几个小子还等着我做早饭呢!」
  她把棒骨留下,肉全提走了。
  那时日子苦,没油水,家家户户爱吃肥肉,骨头反而卖得便宜。
  我进屋去看妹妹。
  她皱巴巴,脸红彤彤,像个小老头,根本不是接生婆说的白白胖胖。
  妈妈虚弱地躺在床上,盯着茅草屋顶,眼泪从眼角淌下来。
  爸爸抽着烟:「莫哭了,生都生了嘛。」
  妈妈生孩子正赶上秋收。
  爷爷奶奶在大伯家忙得热火朝天,爸爸和我也忙着收稻子。
  妈妈在床上躺了三天,就下地给我们做饭了。
  因此落下毛病,一到下雨天就浑身疼。
  那年过年,城里的两个姑姑也回来吃年夜饭。
  大娘陪着姑姑们搓麻将,妹妹饿得嗷嗷哭。
  妈妈在烟熏火燎的厨房里,跟奶奶一起准备年夜饭。
  忙了一下午,总算做好了。
  妈妈得空去给妹妹喂奶,等喂完发现,桌上根本没有她的位置。
  爸爸、二堂哥下桌,奶奶制止:「搞那么麻烦干嘛,我们就在厨房吃吧。」
  03
  太欺负人了。
  我拽着爸妈想要回家。
  妈妈一边抱着啼哭不止的妹妹,一边拍我头:「小孩子知道什么,吃饭。」
  那晚从大伯家离开,大娘笑着朝妈妈心窝里扎刀子:「弟妹,其实你比我轻松多了。」
  「你都不知道,养三个儿子有多累。」
  那一晚,没有月光。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亮了灯。
  暗沉的黄光落满乡间的泥泞路。
  我轻声问爸妈为什么要忍。
  爸爸语气烦躁:「你个小孩子懂什么。」
  妈妈的脸浸透在阴影里:「谁叫我生不出儿子。」
  啊。
  他们不相信,我会给他们养老。
  爸爸不去广东打工了。
  因为没儿子,所以家里也没必要盖新房,得过且过吧。
  都说乡下淳朴,可若是这些人扎起刀子来,比谁都狠。
  不知哪天起,爸爸多了个外号,叫张骡子。
  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品种。
  是不能繁育后代的。
  村里修族谱需要出钱,有人笑着提议:「张骡子家就不用了吧,人家没儿子,还要他出这钱,太欺负人了。」
  爸爸闷不吭声,妈妈只敢在家里哽咽抱怨,在外却堆起笑脸,不敢反驳。
  我改变不了他们,只能让自己变强。
  他们叫爸爸张骡子,我就骂他们全家都是骡子。
  堂哥欺负我和妹妹,我用牙咬,用脚踢。
  哪怕自己鼻青脸肿,也要从他们身上撕下一块肉。
  奶奶把我家刚孵出的鸡仔抓走,说是替我们养着。
  养着养着,就是大伯家的了。
  我一路追出去,抢了回来。
  大娘把黄牛拴在我家地边,把一整块刚长出的空心菜吃得干干净净。
  她还假惺惺说不是故意的。
  我把她家菜园子门打开,把鸡全放了进去。
  把她一园子菜都给啄没了。
  气得她叉着腰骂娘。
  我跟她对骂:「你下次再敢吃我家菜,我拿镰刀把你田里的秧全给你割了。」
  渐渐地,我在村里恶名昭彰。
  那些大娘婶子们总是规劝我:「你没有哥哥弟弟,脾气这么大,以后到了婆家没人给你撑腰的。」
  妈妈看着我也叹气:「就她这样,还不一定能嫁得出去!」
  可是妈妈。
  我只是……
  在保护你,保护这个家。
  一转眼,妹妹该上学前班了。
  这天,发生了两件影响我人生的大事。
  04
  一是妹妹学前班第一天,老师教数数。
  不过三遍,妹妹就能把一到一百数出来。
  代课老师就是村里的,跟妈妈夸赞:「你家秋秋比夏夏聪明多了。」
  二是同族的八大伯诊断出了胃癌。
  那时没有医保,对于农村的人来说,得了癌症等于判了死刑。
  然而没想到八大伯的读了中专、在城里工作的女儿,竟将八大伯送去了医院。
  割掉了大半个胃,八大伯活了下来,还跟村里人侃侃而谈在城里住院的趣事。
  那天从八大伯家回来,妈妈拽住要出门打扑克的爸爸:
  「建军,秋秋这么聪明,咱们只要好好培养她,不会比儿子差呀!」
  有了信念,爸爸妈妈重新焕发生机。
  本来,他们对我和妹妹是一样的。
  从那天开始,妹妹就获得了更多的偏爱。
  如果只有一个鸡腿,那一定属于她。
  她不想在家吃早饭,妈妈会给她五毛钱买玉米糕。
  我只有生病了,才会有这样的待遇。
  每到过年,妹妹一定会有一身新衣。
  而我都是穿两个姑姑扒拉回来的旧衣服。
  双抢秋收,妹妹不用去地里。
  妈妈说:「你这双手是用来写字的,这些活用不上你。」
  「秋秋,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给咱们家争口气。」
  妹妹的确很聪明,一直是班级第一,每学期都能拿奖状。
  那时候的奖状,含金量比现在大很多。
  不得不说,学习这个事,很大一部分靠天分。
  我比妹妹要努力数倍。
  我每天十一点睡,五点就起。
  骑车去学校的路上,我会背十个英语单词。
  到了周末,我去山上砍竹子、采蘑菇、摘茶叶、捡茶籽,卖的钱攒起来,用来买课外习题册。
  那时学校是联排的旱厕,有次蹲厕所我带着数学试卷,等解开那道题,发现腿已经蹲麻了,差点一脚踩进堆积的粪
   山上。
  我一直秉承笨鸟先飞,可效果并不明显。
  虽然不愿承认,可我就是人群里普普通通的那一个。
  是电视剧里的背景板,是小说里的路人甲,是同学聚会里的「那个谁来着」。
  妈妈一直在我耳边念叨:「夏夏,你是姐姐,你一定要护着妹妹,支持妹妹。」
  不用你反复叮嘱,妈妈。
  从妹妹出生那一刻,我就在保护她呀。
  很快几年过去,我参加了中考。
  成绩还没出来,村里的香香就邀我去广东打工。
  她满脸憧憬:「在厂里,一个月能挣八百呢!」
  「我可以买漂亮的裙子,我还想烫头发。」
  盛夏酷热,大娘坐在大枫树下摇着蒲扇对妈说:「夏夏能去赚钱给秋秋出学费了,你们夫妻俩就要轻松多了。」
  妈妈露了笑脸:「是啊,现在就看秋秋的了。」
  我一拖再拖,总算到了出成绩那天。
  火辣辣的夏天,我的手脚却凉得像冰。
  纵使我已经倾尽全力,我离一中的分数线还是差了九分。
  只差九分……
  如果我再努力一点,如果我再多做几套题,如果我每堂考试都认真检查……
  我的人生,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二中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
  那天晚上,昏黄的灯光下,妈妈看着通知书叹气:「夏夏,这二中每年没几个考得上大学的呀。」
  「秋秋今年五年级,我跟你爸爸想明年送她去县城读初中,可那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你们两个要是一起读,我跟你爸爸……哎……」
  白炽灯接触不良,「刺啦刺啦」的声音,如锯齿一样在我心底反复切割。
  爸妈无声地看我,等着我自己说出:「那算了,我不读了」这句话。
  05
  妹妹天真无邪:「姐姐想读高中就去读呗,我在乡里念初中也是一样的。」
  爸爸斥责她:「你知道什么,乡里能跟城里一样吗?」
  漫长的沉默后,我捏紧拳头开口:「那我不读高中了。」
  「班主任说我这个成绩如果去念中专的话,能免学费。」我近乎哀求,「爸,妈,等中专毕业,我肯定把这三年花的钱赚给你们。」
  如今再回顾这一段,我能理解爸妈的抉择。
  家里资源只有这么多,要供给更能出头的那个。
  我这样普通的女孩,注定是要被放弃的。
  可若是有机会穿越回去,我一定撒泼打滚,跪地哀求,竭尽所能,也要去念高中。
  奶奶和大娘都斥责我:
  「你怎么就不能体谅下你爸妈,村里其他姑娘都去打工了,你成绩不行还要接着念书,有个屁用!」
  村里的婆娘们也劝爸妈:
  「现在中专又不包分配了,读了也没什么大用,要是个儿子也就罢了,一个女儿,你花这么多钱干嘛哟!」
  「让她早点去打工给你们盖个房子,你们现在这土砖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塌了。」
  开学前,妈妈给我生活费时一再叮嘱:「我们供你不容易,你可要省着点花。」
  中专在市里,跟乡下的消费全然不同。
  一个月两百块,堪堪够吃饭。
  那时网络已经兴起,我申请了 QQ。
  跟香香在 QQ 上聊天,她说:「流水线上的活不是人干的,一天工作 12 个小时,一个月就放四天假,要是没完成任务,还得扣钱。」
  「每天对着那些零件,我都快疯了。」
  「夏夏,还是读书好。我们对面有家外企,那些白领穿着高跟鞋、涂着口红坐在办公室,别提多轻松。」
  那会韩剧正流行,我选的专业是商务韩语。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我一定要进外企,要去格子间上班。
  虽然不像初中那么拼命,但我也没有懈怠,有好好努力。
  室友们去网吧,都是打游戏追剧,我一般都是去查资料,又或者是跟着韩剧练口语。
  我每天六点准时起床,跑步吃早饭自习,然后去上课。
  没课时,我除了做兼职,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图书馆。
  我看了很多书。
  那时小,没办法很好地辨别和选择。
  就囫囵吞枣,一股脑地全塞下去。
  我们学校风气不好,没几个人学习。
  男男女女都染着流行的杀马特发型。
  女孩画着看不见眼珠子的烟熏妆,男孩打着耳钉抽着烟。
  有些胆大的,在食堂抱着又亲又啃又摸。
  只要不闹出人命,老师根本不管。
  为了节约路费,我平时不回家。
  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她总是反复叮嘱:「在学校千万别惹事,钱要省着点花,我跟你爸爸赚钱不容易。」
  我极少买新衣服,永远只有两件内衣换着穿,化妆品这些更是不碰。
  跟室友出门,花两块钱点最便宜的柠檬水,我都会有负罪感。
  是的。
  妈妈的叮嘱,让我花每一分钱都有负罪感。
  很多年以后,我自己能赚钱了,但逛街时,我第一件事就是看价格。
  哪怕我完全能买得起那件衣服,可依然没有足够的底气。
  贫穷,被牢牢刻在我的骨子里。
  我花了很长很长时间,一点点消磨它的烙印。
  但,或许终身我都会受其影响。
  高年级有个很帅的男生赵亮喜欢我。
  追了我两个多月,天天买吃的在楼下等我。
  06
  室友们都劝我从了他。
  「他那么帅,听说家里还挺有钱的。」
  「对你也不错,试试看嘛。」
  ……
  我拒绝了。
  抽烟喝酒打架,在十五六岁姑娘的眼里,是有个性帅气。
  可我不喜欢。
  大概一个月后吧,赵亮谈了新女友,居然是隔壁大学的学姐。
  他带着学姐招摇过市,好多男生夸他有本事。
  他还特意来我面前炫耀。
  晚上卧谈会,室友们愤愤不平。
  「这才多久,就改投她人怀抱。」
  「我看那女的也不怎么样,比我们大了三四岁,而且还不如夏夏你漂亮。」
  ……
  一顿讨伐后,宿舍长轻轻说:「可她是师大的,正经的大学生呢。」
  一时间,宿舍寂静无声。
  那时我们已经明白:早就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将我们与她们划开。
  因为学历崇拜,所以那些男生才个个羡慕赵亮,因为他越过这道沟,牵住了对面人的手。
  那个学姐好像不用上课,一天天跟着赵亮在我们学校晃。
  妹妹通过了县初中的考试,爸妈在县城租了个小房子陪读。
  这件事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奶奶跺着拐杖咒骂:
  「一对女娃,你们费那么多功夫,就是给别人家花钱!」
  「有那钱你帮衬一下自家侄子,别到时候死了都没人摔盆。」
  村民们也是明里暗里地嘲笑。
  说爸妈还不如招个上门女婿。
  妈妈绷着一口气,让妹妹一定要争气。
  又跟我说:「你也要好好读书,等你实习了,爸妈的负担就轻点。」
  那会小县城的机会并不多。
  爸妈推着车子卖炒粉,有时要被城管驱赶,赚的钱也就堪堪够一家人花销。
  中专是三年制,头两年在学校。
  职二暑假开始实习,学校统一安排去流水线。
  我拒绝了,跟几个平时一起坚持学习的同学,决定自己去找工作。
  这两年来,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也参加过几个竞赛,拿过奖。
  我有筹码。
  我给自己买了一套职业装,又让室友给我化了妆。
  那天天气很好,出门时,万丈霞光。
  是个好兆头。
  我带着简历,满怀信心与希望,去参加一家外企的面试。
  居然碰到了师大的那个学姐,她也在面试者之列。
  我有一瞬的心慌,很快又镇定下来。
  她天天逃课,不是网吧就是酒吧。
  而我,一直在认认真真学习的。
  等待时,我一遍遍地在心里复习韩语的自我介绍。
  力求无懈可击。
  终于,面试官出现了。
  她将收上去的简历迅速扫一眼,然后分成左右两边。
  「李琳,张开,李碧,郑夏夏……」
  叫到了我的名字。
  我迅速站起,作好了战斗的准备。
  然而人事经理的下一句话,如一瓢冰水兜头泼下。
  07
  「你们跟着刘工,去工厂那边。」
  「剩下的,可以留下复试。」
  怎么会这样?
  我往前一步,激动发问:「经理,为什么呀?你看看我的简历,我成绩很好的,我还拿过很多奖,我的口语也不错……」
  她瞥了一眼简历,淡淡道:「但你是中专学历,我们办公室最低本科,如果你特别优秀,专科我也能为你争取。」
  「中专,」她顿了顿,「实在太低了……」
  我从希望的高台坠落,摔得遍体鳞伤。
  耳朵嗡嗡轰鸣,模糊间听到她说:「你跟着刘工去,到时候表现好,提你做组长。」
  学姐进了复试。
  她跟着人事经理离开时,意味深长看了我一眼。
  那天回来,下了暴雨。
  我淋成了落汤
   鸡,在大雨里嚎啕大哭。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拿不到那块敲门砖。
  我不甘心,又去试过很多公司。
  无一例外,都被拒绝。
  有家公司说得很直接。
  「鸡头和凤尾放在一起,我们照样会挑凤尾。」
  爸妈得知后,劝我:「大家不都这样?慢慢来,有工作能赚钱就行。」
  大娘还嘲讽:「早就说过了,如今的中专生没什么用了,你这书是白读了。」
  如果我的命运注定是流水线,那我这两年的努力,真的是白费了吗?
  室友看我情绪不对,拉着我去看电影。
  电影票是薅羊毛,五块钱买的。
  在影院门口,我遇到了学姐。
  她打扮跟从前全然不同,身上散发出一种职业女性的气息。
  她朝我笑:「我跟赵亮分手了,我跟他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你要是想追上我,」她晃了晃手里的咖啡,「那就先考个大学吧,中专生!」
  考大学。
  我还可以考大学吗?
  我很迷茫,正好家里双抢,我于是回了老家。
  遇到了香香。
  她怀孕了,三天后办婚礼。
  可明明还有两个月,她才满 18。
  婚礼那天我去了。
  她挺着大肚子,一头黑发乱糟糟地盘在头顶。
  红色的纱裙高高隆起,劣质的口红被茶水晕开,嘴角漫出一片红。
  我问她:「你老公对你好吗?」
  她托着沉甸甸的肚子,笑了笑:「他跟我一个厂子,稀里糊涂就睡在一起了,现在孩子都有了,有什么好不好的。」
  「你那时不是说要染头发吗?」
  「他不让,说蓬头散发像坐台小姐。」
  吃完酒席出来,下雨了。
  夏日的暴雨狠狠拍打在我脸上。
  我顶着风雨,越走越快。
  我好害怕。
  香香的现在,会是我的未来吗?
  如果我屈服于命运,变成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是不是不久后,也会挺着肚子回来,就此嫁人。
  然后,糊里糊涂过一辈子。
  我踩着一脚泥泞到了家,推开「吱嘎」作响的院门,吼道:「爸,妈,我想考大学!」
  堂屋里坐着很多人。
  爸妈应该是刚从田里回来,腿上还有泥浆。
  爷爷奶奶,大伯和大娘还有一对陌生的母子也在。
  那对母子,是大娘娘家的远亲。
  儿子有二十四了,看着傻愣愣的。
  在乡下,这个年纪是大龄男青年了。
  大娘想撮合我们的婚事。
  奶奶听到了我说要考大学的话,把我臭骂一顿,说我脑子烧坏了。
  大娘打圆场:「夏夏,你刚是不是喝酒了,说什么胡话呢。」
  「我这外甥家条件好得很,刚起的楼房。你是我亲侄女,有好事才想着你的。」
  「对对对,彩礼我们能出三万!」一身绛色红衣的大姨笑,「嫁妆你都不用准备。」
  奶奶乐呵呵:「一看你就是个好人,以后一定会善待我孙女,我这孙女可能干着呢……」
  大姨上下打量我:「就是瘦了点,到时候生孩子怕是要受罪。」
  「我家大强也不小了,我的意思是这月十八咱就先订婚,俩孩子一起去广东上班,培养感情,年底就把婚结了。」
  08
  那时乡下相亲,基本流程就是如此。
  订婚——一起去打工——打工期间怀孕——过年回来结婚。
  妈妈讷讷道:「夏夏还小呢。」
  奶奶斥责:「马上十八了,小什么小!」
  爸爸抽着手卷烟丝,在奶奶凶狠的眼神里保持沉默。
  他们软弱,一贯如此。
  我想要的,只能我自己争取。
  我「唰」地掀翻桌子,对着大娘凶道:「他家条件这么好,要嫁你嫁!」
  「你要逼我,***死在你家大门口,看以后谁还敢做你儿媳妇。」
  这门婚事,不了了之。
  大娘在全村宣传我的恶劣行径。
  婆娘们都说我疯了:「人家正经高中生,天天读书都考不上大学,她一个中专生做什么美梦呢!」
  「还以为考大学是种白菜,撒上籽就能出苗呢?」
  奶奶把妈妈骂得狗血淋头。
  最后说:「嫁不嫁的由不得她,那可是三万块,拿了这笔钱,正好给你大哥把房子装修一下,大宝也二十二了,早该说媳妇了。」
  那天夜里,妈妈问我一个中专生怎么考大学。
  我眼底燃起希望的光,迫不及待说出自己的计划。
  复读学校可以接收我,隔壁县就有个挺有名的学校。
  漫长的沉默后,妈
   妈问:「那得多少学费?」
  「一学期三千。」
  复读学校是营利制的。
  我这样的底子,其实交足全部的费用,他们都不太想收。
  妈妈又叹气:「这么多钱!」
  那时候的三千是什么概念呢。
  妈妈在街上卖铁板炒粉,一份就卖一块钱。
  除掉各种成本,一份大概赚三毛。
  妈妈掏出一个铁皮盒子,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张一张地数皱巴巴的票子。
  「这钱,本来是想给你妹妹报奥数班的,现在全给你,也不够啊!」
  她的手常年劳作,又黑又皱。
  眼角全是密密的皱纹,就这么静静看着我。
  两年多前,她也用这样的眼神,让我退却,去念了中专。
  我紧紧捏着拳,抵制着内心的愧疚感,跪在爸妈面前。
  「算我借的,以后我双倍,不,五倍十倍奉还,求求你们。」
  09
  求求你们,不要折断我梦想的翅膀。
  求求你们,也看一看平凡却努力的我。
  妹妹哭了。
  「妈,让姐姐读书吧,我可以不上补习班。我一定会拿年级第一的。」
  一直沉默的爸爸把手上的烟掐灭:「就一年,要是不行,你就乖乖打工嫁人。」
  夜里,妹妹跟我挤在一张小床上。
  她轻声说:「姐姐,我现在发现拿第一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因为我们生而是点,随后成圆。
  圆越大,就会发现外面的未知越多。
  就会知道,自己真的很渺小。
  有些人从此龟缩,做一个有限的球。
  可我不!
  哪怕我注定普通,我也要膨胀再膨胀。
  就算最后,我仍是宇宙里的一粒尘埃。
  我也竭尽所能过,我不后悔。
  整整一周,我都被嘲笑和谩骂声包围。
  谩骂来自奶奶,说我蠢人多作怪,说我白日做梦,说我就没大学生的命。
  嘲笑来自村里的很多张嘴。
  她们已经定性了我的失败,劝我爸妈别白费钱,不如留着钱养老。
  七月中旬,我告别妹妹和爸妈去隔壁县读书。
  妹妹在村口送我上车。
  「姐,你要加油!」
  「秋秋,如果不想一辈子烂在这里,你也别松懈。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有个聪明的脑袋。」
  那一年,妹妹念初二,我相当于去念高三。
  复读班并不好上。
  大家都念过高中,有基础,老师课上都在讲习题。
  我们这样的差生能不能跟上,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我是一张白纸,一开始就像是听天书。
  爸妈只给了我学费。
  我每天给食堂阿姨刷几箩筐的碗,这样就可以免费混上三顿饭。
  一般是剩下什么我吃什么。
  后来阿姨看我干活卖力,会特意给我留鸡腿或是红烧肉。
  「你还在长身体,天天吃剩饭剩菜可不行。」
  我一顿能吃五两饭,那时根本不怕胖,只觉得怎么吃都不够。
  晚上十点半,宿舍熄灯。
  我拿着书在走廊学。
  走廊是感应灯,没一会就灭了,必须来来回回走动。
  夏天蚊子多得要命,花露水根本不管用。
  我不敢大声拍,怕惊扰其他学生。
  只能拼命地蹬腿。
  一晚上下来,腿上全是包。
  学校的气氛非常压抑。
  大家都埋头读书,鲜少有交流。
  我有太多的不懂,可大家时间紧迫,都不愿意浪费时间帮一个零基础的人。
  后来是班长江心看不下去:「我教你!」
  我总拿题目去找她,她语气也一直不太好。
  无所谓。
  我已经是经过社会毒打的人。
  还怕这点脸色?
  不过相处久了,我发现她其实人很好。
  她把她高一高二的笔记和习题册都借给了我。
  那会用眼过度,我视力下降得很厉害。
  原本能清晰看明白的字,变得模糊不清。
  眼镜得一百多块钱一副,我没钱,只能咬牙忍着。
  我从班上的倒数第一,艰难地往上爬。
  无论我怎么祈求,时间也不曾为我慢一分钟。
  一学期很快过去,年前的最后一次月考,我考了班上倒数十八。
  我看着成绩单笑,笑着笑着就哭了。
  三百多分,对于一般的高中生来说,或许是闭着眼睛就能拿到的分数吧。
  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有多难。
  那年三十晚上,爸爸推开我房门问我:「你不出去看春晚吗?」
   我叼着笔没有抬头:「等会吧,我做完这套题。」
  爸爸站在门口沉默了好一会,转身带上门出去。
  外面的电视声音也变小了很多。
  等我做完出去,大肚子的电视里,正在唱「难忘今宵」。
  大年初二,奶奶和大娘旧事重提,要给我说亲。
  「这次虽然是二婚,但人家能出八万彩礼,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10
  爸爸难得硬气了一回:「嫁人的事,等她考完再说吧。」
  大娘翻白眼:「女孩子青春就那么几年,要过了二十,就没这么好的行情了,你们两夫妻不听劝,以后有你们后悔的。」
  过完年已是二月,时间极度紧迫。
  我发现自己到了一个瓶颈,时间怎么也不够,无比焦虑。
  食堂的阿姨不让我洗碗了。
  我有点慌,因为妈妈只给了我一百块生活费,根本撑不了一个月。
  阿姨在围裙上擦擦手,朝我笑:「你以后三顿都来吃,不收你钱。你专心学,我看好你。」
  「谢谢阿姨!」
  阿姨一愣,嘟哝着:「还以为你会拒绝一下,我准备了好多话呢。」
  我「噗嗤」一笑,笑着笑着眼眶就红了,朝她深深鞠躬:「谢谢!」
  阿姨也红了眼,摆摆手背过身去:「快学习去吧,我女儿当初要有你这么努力,砸锅卖铁我也供啊!」
  江心也看出我的焦虑。
  晚自习之前,她拿了一张草稿纸。
  画了一棵大大的树。
  「你把一个朝代的历史,想象成一棵树。年份就是主干,那些发生的各种事情,就是这树的枝丫,一点点把这棵树填满……记忆也是有技巧的,找到合适你自己的记忆方法……」
  我的瓶颈,被她敲开了。
  我摒弃了所有的杂念,没日没夜地学。
  六月到了。
  宿舍楼下的小栀子开了,暗香浮动。
  高考的大车,滚滚而来。
  6 号那天吃过晚饭,江心拉着我去逛操场。
  夜色一点点侵入,光线昏沉,她一半的脸都浸在阴影里。
  「夏夏,如果今年考不上,你还会再来一次吗?」
  「我应该不会再有机会了。」我紧了紧手,「你别担心,你这次一定能考上。」
  「可我想去的是复旦啊!」她突然拽住我的手,「走,咱们抓紧这最后的时间,再刷一套题。」
  明天就要考试,很多人都选择放松。
  教室里没几个人。
  江心抽出一套数学黄冈密卷,撕成两半。
  「咱们就做这个!我觉得这道题肯定会考!」
  考试的每一秒都如此漫长而煎熬。
  结束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掏空了。
  走路都轻飘飘的。
  收拾好行李,我跟江心告别后回家。
  「谢谢你那天拉着我做卷子。」
  她笑得很灿烂:「我就说,那道题一定会考!」
  爸爸为了供我们姐妹俩读书,现在在工地上班。
  妈妈则推着板车卖炒粉。
  我放好行李去找她,她正好被城管驱赶。
  板车老旧沉重,她踩着踏板上坡时,身体站起,连头发丝似乎都在用力。
  我眼眶涩得厉害,快步跑上去顶住后面用力。
  妈妈回头看到我,笑出一脸褶子:「考完了?」
  她没有问我考得怎么样,只在晚上给爸爸贴膏药时说:「你要考大学,我跟你爸也供了。」
  「以后可不能怪我跟你爸偏心。等双抢完,你就去打工吧。」
  原来他们,从不认为我考得上。
  出成绩那天,正好是奶奶生日。
  妈妈凌晨五点就起床,去菜场买了好些菜,坐最早的班车回家。
  她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大娘在院门口边洗菜边唠嗑,一把芹菜洗了半小时。
  菜陆续上桌,妈妈还在厨房忙碌。
  因为是大寿,来了不少亲朋。
  一共开了三个圆桌。
  大家都落座了,又没有妈妈的位置。
  姑奶奶唤还在厨房忙碌的妈妈:「桂花,别忙活了,来坐吧!」
  奶奶敲着碗:「别管她,她就那别扭性子,不爱上桌。」
  妹妹看着墙上的挂钟,低声问:「姐,十二点了,是不是可以查成绩了?」
  没想到大娘听到了。
  她嗤笑道:「有什么好查的,人家辛辛苦苦三年还不定能考上,她本来就不聪明,就读了一年,能考上就怪了。」
  「你能考个三百分不?」
  亲戚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丧气话。
  舅爷爷更是斥责我爸:「女娃就该早点嫁人,你由着她胡闹,浪费了多少钱!」
  大娘笑得一身肥肉直抖
   :「他没儿子,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奶奶板着脸:「你之前答应过,夏夏要是没考上,你那块宅基地就给大宝,可不许反悔。」
  爸爸肩膀绷得紧紧的,把老旧的诺基亚递给我:「查查看吧。」
  大娘嗑着瓜子,不怀好意:「夏夏,大家都很关心你,你开着免提查呗。」
  我知道,我的成绩不只关于我自己的未来。
  还有爸爸的面子、妈妈的腰杆和我们家一直没用上的宅基地。
  我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查询电话,输入了那深深刻在脑子里的考号。
后续看~~评论回复 “86” ~~


IP属地:广东1楼2023-11-06 13:08回复
    86


    IP属地:福建3楼2023-11-13 15:13
    收起回复
      86


      IP属地:山西4楼2023-11-13 18: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