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大连全年GDP情况想到的。。。
2024年一月到来,各个城市都在秀自己的2023年年终大帐,几家欢喜几家愁,无数话语上心头!对于一个原地踏步十多年的城市大连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姗姗来迟,终于晒出了自己的2023年考试成绩——1月22日大连市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根据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595.9亿元,同比增长4.9%;
——第二产业增加值3715.3亿元,同比增长9.0%;
——第三产业增加值4441.7亿元,同比增长3.8%。
看到这个成绩单,大连的小伙伴们大失所望,原本的三年过万亿已经被打的粉碎。 “已经想到了不会很好,没想到竟然如此的不好”。成为了大家的普遍看法,从而抱怨声音也此起彼伏,我也在心里暗自不爽。但是我们应该从数字上分析一下,这个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帮助咱们的大连把把脉、出出主意,能否在今后的发展中再努把力呢?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从数据来看,第一产业总体来看中规中矩,保持稳步发展。对于农业、林业、牧业作为大连区域位置和地理环境限制没有太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作为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应该在海洋上做文章,在现在已经很好的基础上在做大、做强;海洋牧场的概念早已有之,但是一个獐子岛虽然倒下,但是应该千百个“獐子岛”站起来。发展模式没有错,深耕海珍品的思路没有错,形成集群力量、形成品牌效益、形成骨干企业将是提升大连渔业长期、高速、稳定发展的关键。
第二产业可以说是表现亮点,十分抢眼。整个国家和国际形式下,加工制造业都趋于萎靡,但是大连能够始终深耕传统行业并没有丢弃,而且是逆势上行,这样我们的根就永远在。造船(大船、川崎、中远、恒力)、重工(大重、一重、恒力)、石化(恒力、大石化、西太平洋等)是大连制造的三张靓丽名片,同时我们也在准备着氢能产业(氢储能)、微电子辅助原材料(特气、靶材、光刻胶)、风电核电等的积蓄,总有一天可以厚积薄发。在机床、医药、汽车等领域也应该稳住阵脚,能够推陈出新,拓展新技术、开辟新方向。由于政府资金有限,2023年能够明显感觉到城市公共工程建设开工不足,地铁(1号线2期、13号线2期)、山东路北延、四馆一中心、大顶山隧道、机车厂区域、啤酒厂区域、石灰石矿区域改造等很多继续改善城市的工程未能开工,也是一个城市的艰难所在,只有通过ppp模式、BOT模式等吸引社会资本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这也是一个循环的死结,没有城市更新就没有人口聚集,没有人口聚集就没有消费拉动,没有消费拉动就没有财政收入,没有财政收入就没有公共设施建设。如何突破这个死结,就要看城市管理者的高超指挥,一味地调研、考察没有用,要实际为百姓做点事,百姓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感情也是朴素的,对城市好、对百姓好那就拥护。
再说说我们的三产,可以说哀嚎遍野,用鲁迅先生的话那叫凄惨、暗淡、不景气。只有区区3.8%的增长,可以说是退步。原本一个地区金融中心、东北亚航运中心、国家旅游名城、大专院校高地的大连,在第三产业上交出如此答卷真的是大失所望。在三产上各个城市都在持续发力,原本大连的优势不复存在,但是你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睡大觉,还是要打起精神,厮杀一片新天地呢?我们应该思考。
大连东北亚中心,在金融领域应该担当起地区金融中心的重任,成为东三省、乃至东北亚的金融中心,争取国家政策,设立日本、蒙古、俄罗斯远东、朝鲜、韩国本币与人民币结算中心,设立东北亚投资发展银行,实现资源国家与消费国家的金融纽带;
航运方面,重新打造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中转港;东北贸易与内地贸易中转港;蒙古、俄罗斯货运出海口;北冰洋欧洲新航线桥头堡;真正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城市。积极申请北方第一个自由港,实现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
旅游方面,第一,利用外部资金升级改造一些列旅游设施,如老虎滩海洋公园、圣亚海洋世界、俄罗斯风情街、旅顺太阳沟景区;第二,开辟新的旅游项目:利用野生梅花鹿和南部滨海山区资源打造“滨海鹿”度假小镇、利用夏家河子、大连南部滨海区域的海滩,整体出让打造私家民宿海滩,开通大连湾内交通航线。做到政府出题,引资引智,全球招商。第三,恢复大连旅游传统项目,保证一年四季在大连都能过节:大连烟花爆竹迎春会、大连赏槐会、大连樱桃节、大连服装狂欢节、大连啤酒节等等;第四,提升城市文化底蕴,老建筑品质提升,红色记忆挖掘,百年城市历史记忆固化。对鸣鹤街建筑群、文化街建筑群、太阳沟建筑群、东关街建筑群、俄街建筑群进行建筑整体保护,开辟小型的博物馆、展览馆、文艺交流馆,提升城市文化。
教育方面。利用大连的大专院校集中地优势,尤其是大工的龙头地位及大连化物所的技术实力,利用滨海实验室、黄海实验室等机构将大连打造成产学研基地,成果转化高地,争取更多的国家对教育的各方面支撑。
第三产业崛起之日,才是大连这座曾经最有活力的北方明珠重新璀璨之时!城市的一家之主也应该好好地考虑如何在稳住一产,发展二产,复兴三产上做文章、下气力,只有努力一定会有奇迹。不再口号什么三年过万,就一步一个脚印的,一个一个项目的,一张一张合同的落实,等你努力过后,抬起头来再看,将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2024年一月到来,各个城市都在秀自己的2023年年终大帐,几家欢喜几家愁,无数话语上心头!对于一个原地踏步十多年的城市大连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姗姗来迟,终于晒出了自己的2023年考试成绩——1月22日大连市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根据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595.9亿元,同比增长4.9%;
——第二产业增加值3715.3亿元,同比增长9.0%;
——第三产业增加值4441.7亿元,同比增长3.8%。
看到这个成绩单,大连的小伙伴们大失所望,原本的三年过万亿已经被打的粉碎。 “已经想到了不会很好,没想到竟然如此的不好”。成为了大家的普遍看法,从而抱怨声音也此起彼伏,我也在心里暗自不爽。但是我们应该从数字上分析一下,这个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帮助咱们的大连把把脉、出出主意,能否在今后的发展中再努把力呢?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从数据来看,第一产业总体来看中规中矩,保持稳步发展。对于农业、林业、牧业作为大连区域位置和地理环境限制没有太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作为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应该在海洋上做文章,在现在已经很好的基础上在做大、做强;海洋牧场的概念早已有之,但是一个獐子岛虽然倒下,但是应该千百个“獐子岛”站起来。发展模式没有错,深耕海珍品的思路没有错,形成集群力量、形成品牌效益、形成骨干企业将是提升大连渔业长期、高速、稳定发展的关键。
第二产业可以说是表现亮点,十分抢眼。整个国家和国际形式下,加工制造业都趋于萎靡,但是大连能够始终深耕传统行业并没有丢弃,而且是逆势上行,这样我们的根就永远在。造船(大船、川崎、中远、恒力)、重工(大重、一重、恒力)、石化(恒力、大石化、西太平洋等)是大连制造的三张靓丽名片,同时我们也在准备着氢能产业(氢储能)、微电子辅助原材料(特气、靶材、光刻胶)、风电核电等的积蓄,总有一天可以厚积薄发。在机床、医药、汽车等领域也应该稳住阵脚,能够推陈出新,拓展新技术、开辟新方向。由于政府资金有限,2023年能够明显感觉到城市公共工程建设开工不足,地铁(1号线2期、13号线2期)、山东路北延、四馆一中心、大顶山隧道、机车厂区域、啤酒厂区域、石灰石矿区域改造等很多继续改善城市的工程未能开工,也是一个城市的艰难所在,只有通过ppp模式、BOT模式等吸引社会资本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这也是一个循环的死结,没有城市更新就没有人口聚集,没有人口聚集就没有消费拉动,没有消费拉动就没有财政收入,没有财政收入就没有公共设施建设。如何突破这个死结,就要看城市管理者的高超指挥,一味地调研、考察没有用,要实际为百姓做点事,百姓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感情也是朴素的,对城市好、对百姓好那就拥护。
再说说我们的三产,可以说哀嚎遍野,用鲁迅先生的话那叫凄惨、暗淡、不景气。只有区区3.8%的增长,可以说是退步。原本一个地区金融中心、东北亚航运中心、国家旅游名城、大专院校高地的大连,在第三产业上交出如此答卷真的是大失所望。在三产上各个城市都在持续发力,原本大连的优势不复存在,但是你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睡大觉,还是要打起精神,厮杀一片新天地呢?我们应该思考。
大连东北亚中心,在金融领域应该担当起地区金融中心的重任,成为东三省、乃至东北亚的金融中心,争取国家政策,设立日本、蒙古、俄罗斯远东、朝鲜、韩国本币与人民币结算中心,设立东北亚投资发展银行,实现资源国家与消费国家的金融纽带;
航运方面,重新打造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中转港;东北贸易与内地贸易中转港;蒙古、俄罗斯货运出海口;北冰洋欧洲新航线桥头堡;真正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城市。积极申请北方第一个自由港,实现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
旅游方面,第一,利用外部资金升级改造一些列旅游设施,如老虎滩海洋公园、圣亚海洋世界、俄罗斯风情街、旅顺太阳沟景区;第二,开辟新的旅游项目:利用野生梅花鹿和南部滨海山区资源打造“滨海鹿”度假小镇、利用夏家河子、大连南部滨海区域的海滩,整体出让打造私家民宿海滩,开通大连湾内交通航线。做到政府出题,引资引智,全球招商。第三,恢复大连旅游传统项目,保证一年四季在大连都能过节:大连烟花爆竹迎春会、大连赏槐会、大连樱桃节、大连服装狂欢节、大连啤酒节等等;第四,提升城市文化底蕴,老建筑品质提升,红色记忆挖掘,百年城市历史记忆固化。对鸣鹤街建筑群、文化街建筑群、太阳沟建筑群、东关街建筑群、俄街建筑群进行建筑整体保护,开辟小型的博物馆、展览馆、文艺交流馆,提升城市文化。
教育方面。利用大连的大专院校集中地优势,尤其是大工的龙头地位及大连化物所的技术实力,利用滨海实验室、黄海实验室等机构将大连打造成产学研基地,成果转化高地,争取更多的国家对教育的各方面支撑。
第三产业崛起之日,才是大连这座曾经最有活力的北方明珠重新璀璨之时!城市的一家之主也应该好好地考虑如何在稳住一产,发展二产,复兴三产上做文章、下气力,只有努力一定会有奇迹。不再口号什么三年过万,就一步一个脚印的,一个一个项目的,一张一张合同的落实,等你努力过后,抬起头来再看,将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