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赛事吧 关注:77,610贴子:2,655,513

[假老登杂谈2]简单唠唠CS职业选手外设发展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边码边发,随缘更新


IP属地:广西1楼2024-07-10 09:37回复
    前言
    本来第一期写完就准备写第二期的,之前也发了一点,但当时我突然很想打游戏,于是就删掉了,摸鱼一时爽,一直摸鱼一直爽,于是就爽到了今天,想着之前收集的资料和图片啥的再不写就全忘光了,于是在这个炎热的早晨点上一支五叶神开始码字
    我发贴之前是已经写了一丢丢,就先发出来,因为时间跨度比较长又是现场码字,所以更新随缘吧


    IP属地:广西2楼2024-07-10 09:40
    回复
      混沌时代
      早在遥远的2000年,这会全球最火热的FPS游戏还是雷神之锤,而我们的主角CS这时候还在测试阶段,还没有发布正式版;不过此时CS也已经有了些小比赛,虽然比起正规比赛,这会的CS比赛更像是表演性质,而且这会的CS“职业选手”多是雷神之锤项目的选手客串而来,但CS靠着Half Life的名气、新颖的玩法和非常优秀的素质吸引了相当多的目光,而在短短一年之后的2001,这个脱胎与半条命的模组将会展开它在FPS界龙傲天般的一生。
      扯远了,回到正题,由于年代久远且留下的资料很少,我没经历过那个时代加上人比较懒暂时不想花太多精力去收集资料,所以2000年及以前的“职业选手”用的什么外设不可考,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所用的都还是ps2接口的轨迹球鼠标和薄膜键盘,因为在那个年代光电鼠标还处于一个几乎“不可用”的状态,一是当时的光电鼠标还是第一代,引擎定位精度、性能和表面兼容性都很拉胯,丢帧拜天地跟吃饭喝水一样轻松;二是当时的光电鼠标还属于“奢侈品”范畴,售价都还非常的贵,对于一群臭打游戏的人来说,有这个钱早拿去升级电脑了,抽烟都恨不得买散的;三是当时还处于FPS初期,大家的瞄准水平都菜得离谱,简单bot放那会都算是赛博niko的存在,所以自然不会有人会为了玩游戏下血本购买外设,自家买电脑时或者说赛场上提供啥就用啥(当时的比赛很多需要选手自带电脑......)。
      键盘方面要稍微好些,2000年左右虽然早已经是薄膜键盘的天下,但那会的薄膜键盘还并未演变成我们后来熟悉的那种成本节省到极致的低端货色,都很舍得用料,做工手感都很不错,可以看做是高端的薄膜键盘。
      至于鼠标垫和耳机嘛,耳机我不知道,要说那会比赛用音响或者干脆没声音我也不会觉得奇怪;鼠标垫有,赛场上的桌子就是......


      IP属地:广西3楼2024-07-10 09:41
      收起回复
        二、第二代IntelliEye问世,微软崛起
        时间到了2001年,此时的CS已经发布了正式版,名声大噪的CS也将从雷神之锤手里抢过FPS界的头把交椅,而就在CS崛起之时,一件足以让外设圈子地震的事情也发生了,微软发布第二代IntelliEye引擎,而随着这款引擎发布的还有两个鼠标界女娲盘古般的存在——IE3.0和IO1.1
        随着第二代IE的发布,光电鼠标彻底告别了那个黑暗的旧时代,IntelliEye解决了以前光电鼠标的所有重大缺陷,还没有机械鼠标移动困难、轨迹球容易沾染杂物、卡顿、可靠性差等缺陷,从此光电鼠标正式奠定了自己在鼠标界的霸主地位直到今天

        IE3.0

        IO1.1
        IE3.0和IO1.1一开始的目标群体都是些高端的办公人士,后来因为性能实在过于BT开始慢慢进入了游戏玩家们的视线,虽然这玩意儿是个2001年的产物,但是把这老古董放在今天你也不得不承认这老古董依然能打
        先说模具方面,早在卓威被扣上“模具厂”的美名之前,有且只有微软当得起这个名头,哪怕后来的罗技雷蛇赛睿三巨头跟微软一比有一个算一个都只有被炸鱼的份,尤其是雷蛇,雷蛇早期的鼠标奉行的是奇葩的仿生设计,虽然看着挺怪异挺唬人,但实际用起来那种痛苦只有自己清楚,模具设计一直是雷蛇的短板,要不是后来傍上了微软的大腿并且一个背刺把微软干出了游戏外设圈子,现在的雷蛇指不定混成啥样呢,IE3.0和IO1.1分别成为了鼠标圈子人体工学和对称鼠的典范,说几个大家熟悉的,卓威的EC系列设计者heaton就是最出名的IE3.0使用者之一,IE和EC系列也影响了后续的罗技G403、赛睿Rival、雷蛇炼狱蝰蛇(划重点,后面有大瓜)、雷蛇曼巴蛇等鼠标,IO1.1虽然名气没有IE3.0这么大,但是也有不少著名选手在使用,例如初代狙神johnny.r、wnv的天才狙击手jungle、forest、我最喜欢的选手mtw sunde以及1.6时期的top1战神neo,而这段使用io1.1的经历也使得neo与卓威合作后设计出了如今的fk系列,而早在fk之前卓威还有一款对称鼠标叫做AM,也是脱胎于IO1.1,而初代狙神johnny.r在退役多年后去了赛睿,设计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Xai也就是后来的sensei系列,后来罗技引以为傲的gpw也不用多说,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IO1.1虽然没有IE3.0这么火爆,但是它对后续鼠标设计的影响是不输IE3的

        瑞典恶霸头子heaton

        早期胖球heaton与他的ie1.0

        heaton退役后的外设
        性能方面,IE IO两兄弟凭借IntelliEye 强大的性能和6000fps的变态刷新率,解决了光电鼠标严重的丢帧和表面兼容问题后,而光电鼠标的定位精度和操控性比起传统的机械鼠标那真的是跟鬼狙打B+局虐菜一样遥遥领先,此外IE IO的很多设计堪称鼠标设计的典范,并且沿用至今,例如人体工学大鼠的重量应该控制在100g左右(IE3)、对称大鼠的重量应该控制在90g左右(IO)、侧键设计(ie3的侧键非常优秀,但io容易误触的左右侧键设计则是给后来的对称鼠敲响警钟)等
        更重要的是在经历过第一代光电鼠标的铺垫之后,这会的光电鼠标口碑有所回升,售价也不再像第一代光电鼠标那样让人敬而远之,所以在游戏玩家圈子传开后,越来越多的玩家选择咬咬牙购入一个IE或者IO来提升自己的瞄准能力,没错,IE IO在那个年代真的就属于能够直接提升一个人硬实力的硬件作弊器,而随着在游戏玩家圈子的名气越来越大,IE IO也开始出现在当年的职业赛场上,并统治了整个CS职业赛场将近10年
        之前有说道,微软一开始推出IE IO并不是作为一款游戏鼠标,而是一款高端的办公鼠标,有趣的是,哪怕在IE IO因为游戏大火多年疯狂断货,后续推出的各种复刻版、限量版、哪怕是游戏战队的联名款,官方的定位都是办公鼠标......而后来微软为了进入游戏外设行业而创立的赛威则因为各种令人窒息的操作很快就把自己玩没了,所以说微软这个公司非常的奇妙,每次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都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最后提一嘴,其实微软早在99年就发布了第一代的IntelliEye引擎,这会光电引擎的性能已经挺不错了,而这款引擎也因为一款传奇的鼠标而被人所熟知,就是IO1.1他大哥IO1.0,IO1.0推出的时间要比IE IO两兄弟早,大概是00年左右,至于为啥当时没火起来我也不知道,我个人推测是因为售价高和当时光电鼠标的口碑普遍不佳,IE IO的第二代IE引擎要比IO1.0的第一代强很多,第二代IE最引以为傲的6000fps刷新率在IO1.0的第一代上只有1500,所以IO1.0这鼠标在快速拉枪和使用图案垫的时候还是很容易一拜天地的,不过因为IO1.0性能落后卖的不好,后来价格跳水也比较厉害,当时国内很多消费不起IE IO这种高端货色(当时售价350左右)的选手会选择这款丐版1.1,加上微软时不时的键鼠促销套装,使IO1.0这个老爷子也收获了不错的销量

        IO1.0极动鲨


        IP属地:广西4楼2024-07-10 10:39
        收起回复
          cy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7-10 11:40
          回复
            前排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7-10 11:43
            回复
              三、微软称霸,罗技化身屠龙少年
              2001年,随着CS的爆火,职业选手与游戏玩家们的疯狂“带货”,IE IO自01年发布后便迅速占据CS职业赛场,当时几乎所有的职业选手都在用这两款鼠标,由此可见CS外设圈子两大特点之一的跟风早在上古时期的2001年就有,而另一个特点守旧的源头也是出自IE IO,当然这是后话了,毕竟那会刚经历变革,并没有啥旧可守,不过有一个野史挺有意思的,据说当年大名鼎鼎的北美3D的主力队员silver用的就是个机械鼠标,并且在混战服大杀四方,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经常被用于一些关于外设对枪法影响的讨论中
              之前说过这玩意儿在当年就跟硬件作弊器似的,别人用你不用,你压根打不过,cs圈著名挂dog tkt(后更名为tracefire)在某天不小心被全险半挂反复碾压后穿越到2001年,当他体验过IE IO后连连感叹并说出了一句对后世CNCS产生深远影响的话:“IE IO就像外挂,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由此可见这俩鼠标在当时的地位,核武器见了这哥俩都要感叹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
              时间到了2002年,在看到微软尝到甜头的罗技坐不住了,罗技是当年为数不多能与微软抗衡的厂商之一,微软的强大性能来自于意法,而罗技的合作伙伴则是后来的王者安华高(当时叫安捷伦),安华高这个名字没经历过1.6时期的人应该没听说过,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大伙都直到现在要说谁家鼠标性能最强那雷蛇当之无愧,因为雷蛇有个牛逼的大爹叫原相,原相的旗舰引擎都会给雷蛇先独享一年再往出卖,所以也就造成现在无论你多牛逼多大牌你的引擎永远落后雷蛇一代,除非自研,而这个牛逼哄哄的原相当年被安华高按着打,那么后来原相是怎么逆风翻盘的呢?简单,原相把安华高收购了......总结一下就是现在的原相就是安华高换皮,老大哥一直都是安华高没变过,扯远了,说回正题,这会的雷蛇还是个小卡拉米,和安华高腻歪的是罗技,那么罗技与安华高在面对微软IE IO两张王炸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时间到了2002年,罗技交出了两张答卷,一张叫做mx300,它的直系后代大家现在都很熟悉,也就是现在的g102 gpro系列,而另一张答卷更为出名,叫做mx500,后来它有了个儿子,叫做mx518,只不过mx500系列后来的下场不太好,因为他们家出了个变种人,叫做健身器材g502......

              mx300

              mx500

              mx500

              mx300红色限量款
              这次罗技与靠谱的安华高交出了两份比较出色的答卷,当时mx300和mx500的性能与微软能打个会有来回,dpi提升到了800,刷新率也干到了6400fps(mx300为5400),这俩鼠标出色的纸面性能让它们一经推出立马卖断货,火热得不行,而罗技也靠这两个开山鼻祖从大魔王微软手里虎口夺食,成功抢下一部分市场,形成了后来两强争霸的局面
              这里简单聊聊mx300与mx500,这俩鼠标纸面性能方面不用多说,但是模具和整体设计上比起老大哥微软来说可就差距明显了,先说说mx300,这玩意儿在当年还算有点棱角,并没有后来的g102那么圆润,但整体握感跟个蛋似的,小底盘加上小脚贴让它的稳定性比起同尺寸的小鼠要差不少,而因为定位中低端加上大鼠高配小鼠低配的潜规则,mx300的做工用料和引擎都是缩水的,减配给mx300带来了误打误撞的优点和实打实的缺点,优点是因为偷工减料所以这玩意儿的重量很轻,一不小心就提前进入了轻量化的赛道,缺点则是引擎减配导致初代mx系列本就非常差劲的表面兼容性更是雪上加霜,是的,mx300/500系列是微软在解决了鼠标丢帧问题后唯一逆风而行的人,mx300身上的这些特性其实与它的前辈很相似,罗技早年有款叫做mini的鼠标在星际争霸圈子很出名,同样是性能差偷工减料导致鼠标又小又轻,蛋形+小底盘设计让操控非常灵活,所以说mx300比起fps更适合rts,事实上fps玩家大多都是选择mx500系列,用mx300只是少数,最出名的就是wnv的指挥alex,上一篇文章中我也说过alex的“机械”瞄准,就是因为mx300配硬垫造成的,然后说说mx500,与mx300的轻不同,mx500系列则是重得离谱,已经重到在0几年那个对鼠标研究尚处于初期的国内圈子都有一大票人跑出来喷mx500秤砣的,初代mx500因为外壳结构复杂鼠标大,在滚轮处还增加了两个小按键导致鼠标重心靠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技在mx500的屁股上加上了配重块,这也就导致了mx500的重量轻松突破100大关,而mx500系列的后续型号也在这个重量问题上反复横跳,例如后来的mx510罗技就进行了减重,后续的mx518则直接取消了配重块,所以mx518及后来的复刻版都有着中心靠前的问题,当然哪怕是减重后也是轻松破百的,而后来高端的g5 g7则是直接引入了可调配重,当然,因为设计问题鼠标本身已经足够重,加上配重的g系列在健身器材的道路上一路狂飙,直到后来臭名昭著的g502

              当年青涩的alex与“机械瞄准”鼻祖mx300
              mx500的模具也值得一说,这是个带有强制人体工学味道的大鼠,比ie3还要大上一圈,鼠标一开始就是为了131握法而设计的,如果你按着他的思路来,那么你会获得非常优秀的静态舒适度,但如果你用传统122握法,那不好意思,这玩意儿有点反人类,也正式因为这个不安全的人体工学设计,导致mx500系列并没能延续至今,如今的g402/502系列严格来说属于mx500系列的变体,别看长得像,核心设计思路早已是大改过了

              mx510与mx518

              mx518

              mx518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事情,自2001年那场著名的北美X3 vs 瑞典Nip的世纪之战后,世界CS形成了北美 vs 欧洲两强争霸的格局,而微软与罗技的战争则是这个格局的缩影,因为在当时罗技的主要市场在北美,应该是因为北美选手更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并且罗技主要赞助的队伍也在北美,而欧洲则一直都是微软的天下,而后来的三巨头之一雷蛇06年之前在CS圈一直都是个小透明,赛睿这时候还在做鼠标垫,进军鼠标业务已经是07年的事情了


              IP属地:广西7楼2024-07-10 12:04
              回复
                淦,肚子饿了,点个外卖睡个午觉,下午继续
                今天吃叉烧饭


                IP属地:广西8楼2024-07-10 12:05
                收起回复
                  好好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7-10 12:31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7-10 12:46
                    回复
                      期待更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7-10 14:40
                      回复
                        快更啊 老登


                        IP属地:江苏13楼2024-07-10 15:01
                        回复
                          都要晚上了啊啊啊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7-10 16:47
                          回复
                            四、间章,混沌时代总结
                            我对于早期的混沌时代定义为06年之前,一是我对于早期的历史了解并不深,而且相关资料也比较难找,比较混乱且工作量大;二是我以前对于这段时间也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只是粗浅了解一些历史;三则是与全球CS格局的变化也比较符合,01年的世纪之战奠定了欧美争霸的世界格局,经历了03年SK王朝后,04年sk王朝崩塌,eye带领诸侯群雄并起,CS进入技战术飞速发展时期,期间丹麦、芬兰、巴西等纷纷入局共襄盛举,而亚洲CS在经历了04年的黑暗后也将于05年给全世界带来一点小小的亚洲震撼,直到06年末PGS的崛起与战神neo横空出世,04-06年间世界CS都处于一个群雄并起的格局,而这也和外设圈内的暗流涌动相呼应,虽然鼠标圈子表面上还是微软罗技两强相争,但雷蛇与赛睿此时也在暗自积攒实力准备入局,由于时间跨度太大,也不可能一年一年详细展开,所以我将会划分为几个重要阶段来讲,而且主要放在鼠标和鼠标垫上,因为这俩是我的强项,而键盘和耳机我并不会太多去关注,所以之后的重点也会以此划分
                            现在先说说01-05年期间CS的职业选手们都在用什么外设,顺便给大家上点无码大图考考古,早年这个阶段的选手在鼠标选择方面比较匮乏,除了微软的IE IO之外,也就剩罗技家的mx300/500系列可选,所以大多数还是IE IO居多
                            而键盘方面早期则是各类高端的薄膜键盘,多是自家配电脑的时候带的或自行选配的,少数家境颇丰的选手则会使用当时的奢侈品cherry的机械键盘,也就是那个很复古经典的g80系列,而后来在微软和罗技在鼠标界站稳脚跟后选手们所使用的键盘也纷纷换成微软或罗技家的多媒体薄膜键盘,例如微软多媒体或罗技的航海家、elite、飙风手等键盘(是的,飙风手,这TM是一款多媒体键盘的名字......),以及后来大名鼎鼎的屌丝神器戴尔sk8115与sk8135

                            微软多媒体键盘

                            微软多媒体键盘外星人限量款

                            微软多媒体键盘外星人限量款(与IE3.0外星人同属一个系列)

                            罗技飙风手键盘

                            罗技飙风手键盘限量款
                            耳机方面则多是森海塞尔的PC系列,当时也并没有专用的游戏耳机,而是普通的多媒体耳机+一体麦克风的搭配,所以森海塞尔的HD系列并没有获得当时CS选手的青睐,最出名的则是森海塞尔的PC130、PC150、缤特力A90等

                            缤特力A90

                            森海塞尔PC130

                            森海塞尔PC150
                            鼠标垫方面当年还没有布垫什么事,大家都在用树脂、铝、玻璃等硬质鼠标垫,不过大家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例如最早的经典搭配ie3.0 + func 1030树脂垫、赛睿前身之一steelpad的4d 4hd树脂垫及后来的ss树脂垫和4s铝垫、赛睿另一个前身icemat的玻璃垫、x-raypad的thunder 8等(没错,就是今天的这个xraypad),不过当年的选择虽然丰富,但是由于当时赛场条件限制加上市面上多是这类“办公”垫子,垫子的尺寸都非常的小,普遍在300x250左右,这也导致了当时的CS选手灵敏度普遍都非常的高,这个问题一直到04年底steelpad发布巨无霸布垫qck后才得以解决,由此可见qck这个系列在整个fps外设领域的地位,可以说qck系列是那段时间CS选手个人能力飞速发展的最大功臣之一

                            经典搭配 IE3.0 + 1030

                            FUNC 1030树脂垫


                            IP属地:广西15楼2024-07-10 17:39
                            回复

                              补图,赛睿前身之一的icemat玻璃垫

                              同期的xray thunder 8

                              赛睿另一前身steelpad的4s铝垫

                              steelpad ss,ss的意思就是steelpad + sk

                              steelpad ss

                              游戏鼠标垫界当之无愧的霸主,网吧小蓝垫......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IP属地:广西16楼2024-07-10 17: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