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屁”,人人无不掩口而笑。一个正常的人,每天放屁5—10次,总共会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气体。一般而言,吃得越香(如肉类、各种油炸食物),放出的屁越臭。美国太空总署经过仔细调查的结果,发现屁里面含有400种成分。其中主要的成分是氮、氢、二氧化碳、甲烷、氧等无臭气体,及微量的氨、硫化氢、吲哚、粪臭素、挥发性胺、挥发性脂肪酸等形成恶臭原因的气体。即使将产生恶臭的全部气体集中起来,也只占屁量的不到1%。屁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屁中所含的氢有时会高达47%。因此,科学家提出告诫,在这种情况下,便要严禁烟火,一丁点火花都可能引起爆炸。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国外有一则报道,在一次肠道手术时, 因电手术刀工作时短路产生电火花,使肠道内溢出的屁发生爆炸,还炸掉了一段肠子。在航天飞船上,宇航员放屁就有可能引起火花,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为了解除隐患, 还专门设立课题,划拨经费,对屁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摄食何种食物,才能使宇航员在飞行的过程中少放屁,以防患于未然。 屁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有的人腹痛如绞, 涕泪交流,便怀疑自己身染急症。谁知放了一阵屁之后,腹痛顿时缓解,这就是屁在作怪。如果人数日不放屁,不拉屎,腹痛阵阵,则往往是肠道梗阻的先兆。如果屁声连连作响,臭气熏人,则可能与消化不良或过多贪食肉类有关。如果屁声如雷,却不太臭,则大多数是因为贪食含淀粉过多的食物(如薯类等),这些食物在肠道内发酵引起。 因此,在问诊时,询问病人的放屁情况有助于了解消化功能的好坏。 此外,外科医生在进行腹部手术后,对病人是否放屁(医学上称为“排气”)特别关心。若连连放屁,则表明胃肠蠕动已恢复正常,是提示病人可以进食的信号。反之,若手术后3~4天仍不放屁,那就要采取相应措施,设法把屁引出来。对腹部明显胀气且又不放屁者, 有时还要采用插管的办法,给屁以通路。可见,屁在某些情况下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