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点,我想多说两句。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安娜卡列宁娜死后,伤心的读者来信质问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要杀死安娜。列夫托尔斯泰回信的大意是:这不是他能控制的事。在那种生活的境遇下,那样个性的安娜是会自杀的。
其实,杨康何尝不是一样?
金庸写杨康,主要为了给郭靖当对照组。出场Buff叠满,干啥啥不成,越混越惨。
给杨康的着墨本就不多,情感上写得更少。无心插柳柳成荫,立起了杨康的人设:城府深密、不动声色,矜贵自傲、深情专一。一旦人设立起来了,作家(长篇小说家)在小说后期只能决定人物会遭遇什么人和事,却不能控制人物在此中如何表现:因为人物的一言一行早就由人设和内核决定了,作家发挥的空间不多了。
我开始思考:就算有秦南琴,这样的杨康真的会QJ她吗?我翻看了相关的情节,发现那时的杨康根本就不像杨康了。
那么深情专一的杨康,为了穆念慈粉身碎骨也甘愿,会在情感上背叛穆念慈吗?当时穆念慈就在窗外看着啊


杨康那么骄傲的人,有很多次机会都不愿意勉强穆念慈,他会对一个被俘的捕蛇女霸王硬上弓?
那么个城府深阻的杨康,他想要离开铁掌帮时,会忘记秦南琴中了穴道躺在床上?会把“离开铁掌帮”的内心想法说出来?让躺在床上的秦南琴听到?
那样聪明细谨、对他人充满戒备的杨康,会不知道秦南琴一路使诈,害得她差点掉下山崖?差点被毒蛇咬死?
我想说,秦南琴的情节里,他根本就不是杨康,只是一个盯着顶着杨康名头的衣冠禽兽,由金庸一手创造。只能说,金庸是真不喜欢杨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