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熙吧 关注:107,675贴子:3,543,829

理性讨论,洼地民众对于社会道德的要求是不是非常之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依据是最近几年很多社会热点,确实是反应了很多问题,我初听闻也很愤慨,社会反响也很激烈。。但随着热度过去,再回看就发现,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就好比那个被念叨了这么多年的U型锁,当街打人那个事件等等。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19 16:51回复
    还有就是娱乐圈,好像也没有像⏰娱乐圈一样,对于明星的道德要求如此之高,乱搞男女关系,氪药,一旦实锤就会社死的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19 16:53
    收起回复
      但是我感觉⏰整体社会素质离现在普遍要求的这种水平差上不少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19 16:54
      回复
        国人素质进步没跟上发展跃迁。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来算,80以前人的素质普遍魏大勋,从抖音👍🏻友也能窥见一斑。等老一辈死完了应该好不少。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19 17:02
        收起回复
          屁大点事闹麻了。要多爱爱脱敏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19 17:37
          回复
            文明高地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9-19 18:19
            回复
              塔的问题。塔一系列收容死亡级别的操作让普通人的阈值提高到超越正常水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9-19 18:43
              收起回复
                不然怎么说美团花了不少宣传经费,唐三烧烤打架这种屁事美团都能满世界宣传。美团人拿皮带在大街上套孕妇,拉回家当⭐😡;对路人使用后仰抱摔,使人终生瘫痪。这种事你知道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9-19 21:06
                回复
                  u型锁,唐山打人事件。
                  都是芝麻绿豆的事情,14亿人里,一天不出几十个打架斗殴的案子,才奇怪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9-19 22:24
                  收起回复
                    闹钟一天至少发生二十起图图,还有几十万起打人。多么吉烈的豆蒸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9-19 23:23
                    回复
                      小事花钱搞大的呗,背后有经费,仔细看看很多是小事,放欧美都激不起一点浪花的那种。看了看欧美的事脱敏了,再看这些小事就没有以前那样义愤填膺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9-19 23:35
                      回复
                        早该脱敏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9-19 23:43
                        回复
                          其实我感觉这就跟大学考试一样的,想考到80分肯定不能只学到80分的程度,不然一点容错的空间没有。社会道德标准也是,现在严但也有很多人做不到,那放低标准后岂不是更多。还有一点,如果现在放松之后,过了很久之后又会觉得太严格了。还有一点,连张继科这种赌博成性甚至说拿女朋友私密照抵债的人还能活跃起来其实也没那么严。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9-20 00:03
                          回复
                            孔牢二的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9-20 00:22
                            回复
                              新闻某种情况下会反直觉。直觉认为:某类社会事件频发了,所以导致了报道这类的新闻多。而实际上有可能是这样的:因为某些外部因素导致舆论过度关注某类事情,而新闻为了赚取流量会多加报道这类事情。所以社会热点实际上并不算是一个很好的社会观察渠道。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9-20 0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