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鹿角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美国和欧洲都属于发达国家,那么按照中国人的想象,美国和欧洲(西欧)的经济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
一开始,的确如此。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在1995年,欧盟GDP就超过了美国。
当时欧盟GDP8.3万亿美元(不含英国),美国GDP7.64万亿美元,欧盟是美国的1.086倍。
欧盟领先美国最多的时候是2008年,当时欧盟的GDP达到了16.24万亿美元,而美国GDP只有14.71万亿美元,欧盟GDP是美国的1.1倍。
那一年,欧盟人均GDP达到了3.69万美元,如果刨开拖后腿的“欧猪五国”的话,西欧国家的人均GDP妥妥超过了5万美元,小日子过得比美国要舒服多了。
就连西欧中的小弟意大利,人均收入也是超过美国的。
2008年,意大利的平均年毛工资为27000欧元。2008年的时候1欧元=1.6美元,折合大概4.3万美元。同年,美国的平均年工资为4.1万美元。
也就说,至少在2008年,意大利的收入水平是高于美国的。
那时候哪怕意大利一个清洁工,月薪也能突破1500欧,合人民币差不多20000元。
那时候的中国人还没有经历过工资猛涨,大部分人的工资也就2000元左右,所以在当时很多润人优先润欧洲,欧洲润不过去了才润美国。
欧洲当时工资高,物价也非常低。
在当时的欧洲城市,一个市中心地段一居室的公寓,租金差不多也就400欧左右,相当于一个清洁工工资的四分之一。
吃饭的话,普通打工人主要德国国民快餐—土耳其烤肉卷饼(你可以理解为德国版的肉夹馍),价格基本上是2-3欧,一个汉堡+一杯可乐也就4欧左右。
只需要花不到10欧一天的饭就搞定了。
再看看穿衣,在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快消品也就20-30欧,要是在小摊上10欧元就能买条中国产的T恤或裤子。
所以那时候欧洲人扔衣服一点也不心疼,相当多的旧衣服都变成了“洋垃圾”被运到了中国、南亚和非洲。
至于玩就更便宜了。
咱们可以回忆一下,2008年的时候,中国哪个景点的门票不是40-50块钱?相比中国人的收入可以说很贵了。
那时候欧洲旅游景点的门票相对来说要便宜很多,像巴黎的卢浮宫门票只要10欧,艾菲尔铁塔只需要七八欧,如果不坐电梯还可以打对折。
现在知道为啥欧洲人为啥那么热衷于度假了吧?
因为收入不菲,物价也低,出去旅个游完全没压力,每到夏天和冬天,高速路上的车都乌央乌央的。
16年过去了,现在的欧洲怎么样了呢?
去年,《华尔街日报》写了一个专题文章嘲讽欧洲:欧洲人正变得越来越穷。
很多人纳闷,欧洲怎么变穷了?
1 肉夹馍指数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经济学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有时候反而可以用简单的案例来解释。
比如美国,曾经有过一个“巨无霸指数”,它用各地销售的巨无霸汉堡的价格作对比,从而量度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在欧洲,其实也有个欧洲版的“巨无霸指数”—肉夹馍指数。
这个肉夹馍就是前文提到的德国版肉夹馍土耳其烤肉卷饼。
因为是德国的国民快餐,大部分人都吃这个,同时其制作方式基本标准化,所以所以就像美国的“巨无霸指数”一样,土耳其烤肉卷饼也被赋予了经济学意义。
显然,从现在的“肉夹馍指数”来看,欧洲的情况不太妙。
2008年的时候,德国肉夹馍也就2-3欧元,现在多少钱?
各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法兰克福9.3欧一份,在柏林这种大城市,肉夹馍差不多要12-15欧了!
这个价钱什么概念呢?
我们可以按照其平均收入来算一下。
欧盟各国除了北欧和西欧个别发达国家的人均月收入可以拿到3000欧外(税前)、其他大部分都是在2000欧多一点,东欧更是只有1000欧多!
1000欧的工资,吃10欧左右的肉夹馍?一天就是30欧!一个月就是900欧!
光吃就要吃掉90%的收入!那房租水电交通通讯谈恋爱养孩子呢?
钱从哪来?还活不活了?
事实上,别说低收入阶层受不了,中产也受不了。
以德国为例,中产差不多每个月3000欧(税前),个税为420-693欧(月收入500起征),再扣除保险,每月到手也就2000-3000欧左右。
还有教会税、团结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护理保险和失业保险,剩下的也就2000欧了。
咱们设身处地一下,你在一个小县城,月薪2000人民币,让你买一个15块钱的肉夹馍,你心疼不心疼?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那我就不买肉夹馍了呗?买个大馒头就咸菜也不是不能活。
但是对德国人来说,肉夹馍已经是最便宜的饭了!买不到更低的!
你去面包房买面包吃,更贵!一小片吐司面包片都要1欧元!
所以,德国人对肉夹馍价格非常不满,纷纷跑到总理府网站留言吐槽。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美国和欧洲都属于发达国家,那么按照中国人的想象,美国和欧洲(西欧)的经济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
一开始,的确如此。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在1995年,欧盟GDP就超过了美国。
当时欧盟GDP8.3万亿美元(不含英国),美国GDP7.64万亿美元,欧盟是美国的1.086倍。
欧盟领先美国最多的时候是2008年,当时欧盟的GDP达到了16.24万亿美元,而美国GDP只有14.71万亿美元,欧盟GDP是美国的1.1倍。
那一年,欧盟人均GDP达到了3.69万美元,如果刨开拖后腿的“欧猪五国”的话,西欧国家的人均GDP妥妥超过了5万美元,小日子过得比美国要舒服多了。
就连西欧中的小弟意大利,人均收入也是超过美国的。
2008年,意大利的平均年毛工资为27000欧元。2008年的时候1欧元=1.6美元,折合大概4.3万美元。同年,美国的平均年工资为4.1万美元。
也就说,至少在2008年,意大利的收入水平是高于美国的。
那时候哪怕意大利一个清洁工,月薪也能突破1500欧,合人民币差不多20000元。
那时候的中国人还没有经历过工资猛涨,大部分人的工资也就2000元左右,所以在当时很多润人优先润欧洲,欧洲润不过去了才润美国。
欧洲当时工资高,物价也非常低。
在当时的欧洲城市,一个市中心地段一居室的公寓,租金差不多也就400欧左右,相当于一个清洁工工资的四分之一。
吃饭的话,普通打工人主要德国国民快餐—土耳其烤肉卷饼(你可以理解为德国版的肉夹馍),价格基本上是2-3欧,一个汉堡+一杯可乐也就4欧左右。
只需要花不到10欧一天的饭就搞定了。
再看看穿衣,在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快消品也就20-30欧,要是在小摊上10欧元就能买条中国产的T恤或裤子。
所以那时候欧洲人扔衣服一点也不心疼,相当多的旧衣服都变成了“洋垃圾”被运到了中国、南亚和非洲。
至于玩就更便宜了。
咱们可以回忆一下,2008年的时候,中国哪个景点的门票不是40-50块钱?相比中国人的收入可以说很贵了。
那时候欧洲旅游景点的门票相对来说要便宜很多,像巴黎的卢浮宫门票只要10欧,艾菲尔铁塔只需要七八欧,如果不坐电梯还可以打对折。
现在知道为啥欧洲人为啥那么热衷于度假了吧?
因为收入不菲,物价也低,出去旅个游完全没压力,每到夏天和冬天,高速路上的车都乌央乌央的。
16年过去了,现在的欧洲怎么样了呢?
去年,《华尔街日报》写了一个专题文章嘲讽欧洲:欧洲人正变得越来越穷。
很多人纳闷,欧洲怎么变穷了?
1 肉夹馍指数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经济学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有时候反而可以用简单的案例来解释。
比如美国,曾经有过一个“巨无霸指数”,它用各地销售的巨无霸汉堡的价格作对比,从而量度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在欧洲,其实也有个欧洲版的“巨无霸指数”—肉夹馍指数。
这个肉夹馍就是前文提到的德国版肉夹馍土耳其烤肉卷饼。
因为是德国的国民快餐,大部分人都吃这个,同时其制作方式基本标准化,所以所以就像美国的“巨无霸指数”一样,土耳其烤肉卷饼也被赋予了经济学意义。
显然,从现在的“肉夹馍指数”来看,欧洲的情况不太妙。
2008年的时候,德国肉夹馍也就2-3欧元,现在多少钱?
各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法兰克福9.3欧一份,在柏林这种大城市,肉夹馍差不多要12-15欧了!
这个价钱什么概念呢?
我们可以按照其平均收入来算一下。
欧盟各国除了北欧和西欧个别发达国家的人均月收入可以拿到3000欧外(税前)、其他大部分都是在2000欧多一点,东欧更是只有1000欧多!
1000欧的工资,吃10欧左右的肉夹馍?一天就是30欧!一个月就是900欧!
光吃就要吃掉90%的收入!那房租水电交通通讯谈恋爱养孩子呢?
钱从哪来?还活不活了?
事实上,别说低收入阶层受不了,中产也受不了。
以德国为例,中产差不多每个月3000欧(税前),个税为420-693欧(月收入500起征),再扣除保险,每月到手也就2000-3000欧左右。
还有教会税、团结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护理保险和失业保险,剩下的也就2000欧了。
咱们设身处地一下,你在一个小县城,月薪2000人民币,让你买一个15块钱的肉夹馍,你心疼不心疼?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那我就不买肉夹馍了呗?买个大馒头就咸菜也不是不能活。
但是对德国人来说,肉夹馍已经是最便宜的饭了!买不到更低的!
你去面包房买面包吃,更贵!一小片吐司面包片都要1欧元!
所以,德国人对肉夹馍价格非常不满,纷纷跑到总理府网站留言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