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女生愿意尽我们的贴吧,所以我想跟你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认为无孩爱猫女本身是一种社会性的心理疾病,算是时代导致的,上一个时代人们对女性的教育有两个虽然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大为盛行的两个方向,第一个就是“富养女”,富养女的本意是不要让女性因为基本的物质资料匮乏而感到窘迫,使女性养成一个较为良好的三观,走上社会之后不会因为别人的小恩小惠就堕向深渊,或变成一个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你知道我在说什么,这两点都指向出卖r体,自轻自贱)但是因为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教育经验。导致大多数被富养的女生反而变得虚荣,当这种女生走上社会的时候,反而会变成一个极端逐利的人。因为她的童年本身就已经是父母用多年积蓄富养的结果了,当她自己走上社会的时候,她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并不足以支撑自己一个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她童年的经历和长大之后消费主义持续不断的洗脑,以及自己的虚荣心让她认为,女人必须光鲜亮丽,不光鲜亮丽不是女人。这就会导致她为了维持光鲜亮丽的生活什么都愿意做。这就是现在一部分互联网女性对阶级跃迁(上嫁)的执着,以及对经济条件较差或者消费习惯偏保守的男性的恶意的来源。同时,社会对年轻人的一些刁难,这些女生也是逃不掉的。陌生人社会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忽视,微薄的工资,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劳动和高昂的房价以及消费主义贩卖焦虑式洗脑使得这些女生不敢于走向家庭,只能通过养猫来代替。
而另外一个错误的方向就是对女性的去责任化,即常说的女性不适合学理科,女性不适合当工程师,女性当个教师就好了这类,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打压,但在我看来这是这其实是对女性的一种去责任化。没有挑过大梁的人本身就是短视,容易想当然,自认永远正确的群体。很多事情只有在你自己负责过之后,你才会发现他和你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说个最常见的例子,制定旅游计划,如果你只是小时候跟你父母出去玩儿过,你可能会觉得,旅游不过就是坐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一直玩就好了,但当你自己制定过旅游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买车票,订房,订景区票这些问题,都必须要你去认真的考虑并解决,而且还需要你向后思考几步,比如说提前买返程的票,景区的参观顺序之类。人是在不断的负责,不断的挑大梁的过程中变得成熟的。但整个社会的氛围的倾向于任何事都不要让女性负责。这导致很多女生的思想并不成熟,容易自以为是,容易极端化。并且习惯性逃避责任。(当然还有一点,如果一个女生变得成熟了,自然会看破所谓的光鲜亮丽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因为有很多事要做,没打扮的闲工夫,从而变得朴实起来。这在那些仍然追求光鲜亮丽的女生眼中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这部分女性就会为了不让自己变得“朴实”而恐惧于承担责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女生因为种种原因,她的童年并没有被富养,也并不快乐,反而给她留下了一些心理创伤,从而不愿意生孩子。
以上三点就是部分无孩爱猫女“无孩”的病态原因。生不生孩子是个人的选择,但相当一部分女生选择不生孩子的原因,不正常。
接下来说爱猫,人,是基因和激素驱动的有机物。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的人需求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而其中最大,最重要的需求,就是繁衍需求和社交需求。当因为以上三种原因而决定“无孩”的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纪,她自身基因推动的,对于繁衍后代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猫就是繁衍需求的代偿。(随便在社交媒体上找找看,很多养猫女在猫面前自称“妈妈”)。而用养猫代替养孩,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猫毕竟不是人类,人对猫的感情和人对人类婴儿的感情并不完全一样,二者之间并不能做到完美的平替。她们自己其实也能感受到这一点,但她们不愿意承认。
第二,猫是不能和人组建家庭的,而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基础。一个没有家庭,或者脱离家庭过久又没什么朋友(陌生人社会嘛)的人,本身社会关系是趋于崩溃的。社交需求也无法被满足,这会导致女生性格越来越孤僻。而这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越是孤僻就越拥有强烈的情感需求(社交需求和繁衍需求),越是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就越是爱猫。越是爱猫就越是孤僻。最终会导致这些女性对猫的感情越来越异化和极端化,开始无条件地维护猫的一切。(可怜男大说了一句猫屎臭被扣了一脸饭。)而这些被社会刁难,本身很可能虚荣,习惯性逃避责任,或者有心理创伤,同时社会关系趋于崩溃的女性,看到了**就像苍蝇看到了史一样。**人人喊打,所以她们也人人喊打。
而反对无孩爱猫女“上桌”的原因就是,这些女性她们往往短视而极端,并且由于长期孤僻导致其极度自私。或许她们的经历值得同情,但社会治理不是儿戏,就算她们在16亿的帮助下兴风作浪,我们正常人也绝对不会屈服于这种货色。
大概也就能想起这么多啦,总觉得还有很多话没说,但今天先不说了,后面补上,如果你不是以上这种情况,那么恭喜你,也许你无孩也爱猫,但你不是我们所说的无孩爱猫女。只是一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选择,并为之承担后果的正常人。

而另外一个错误的方向就是对女性的去责任化,即常说的女性不适合学理科,女性不适合当工程师,女性当个教师就好了这类,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打压,但在我看来这是这其实是对女性的一种去责任化。没有挑过大梁的人本身就是短视,容易想当然,自认永远正确的群体。很多事情只有在你自己负责过之后,你才会发现他和你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说个最常见的例子,制定旅游计划,如果你只是小时候跟你父母出去玩儿过,你可能会觉得,旅游不过就是坐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一直玩就好了,但当你自己制定过旅游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买车票,订房,订景区票这些问题,都必须要你去认真的考虑并解决,而且还需要你向后思考几步,比如说提前买返程的票,景区的参观顺序之类。人是在不断的负责,不断的挑大梁的过程中变得成熟的。但整个社会的氛围的倾向于任何事都不要让女性负责。这导致很多女生的思想并不成熟,容易自以为是,容易极端化。并且习惯性逃避责任。(当然还有一点,如果一个女生变得成熟了,自然会看破所谓的光鲜亮丽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因为有很多事要做,没打扮的闲工夫,从而变得朴实起来。这在那些仍然追求光鲜亮丽的女生眼中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这部分女性就会为了不让自己变得“朴实”而恐惧于承担责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女生因为种种原因,她的童年并没有被富养,也并不快乐,反而给她留下了一些心理创伤,从而不愿意生孩子。
以上三点就是部分无孩爱猫女“无孩”的病态原因。生不生孩子是个人的选择,但相当一部分女生选择不生孩子的原因,不正常。
接下来说爱猫,人,是基因和激素驱动的有机物。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的人需求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而其中最大,最重要的需求,就是繁衍需求和社交需求。当因为以上三种原因而决定“无孩”的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纪,她自身基因推动的,对于繁衍后代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猫就是繁衍需求的代偿。(随便在社交媒体上找找看,很多养猫女在猫面前自称“妈妈”)。而用养猫代替养孩,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猫毕竟不是人类,人对猫的感情和人对人类婴儿的感情并不完全一样,二者之间并不能做到完美的平替。她们自己其实也能感受到这一点,但她们不愿意承认。
第二,猫是不能和人组建家庭的,而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基础。一个没有家庭,或者脱离家庭过久又没什么朋友(陌生人社会嘛)的人,本身社会关系是趋于崩溃的。社交需求也无法被满足,这会导致女生性格越来越孤僻。而这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越是孤僻就越拥有强烈的情感需求(社交需求和繁衍需求),越是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就越是爱猫。越是爱猫就越是孤僻。最终会导致这些女性对猫的感情越来越异化和极端化,开始无条件地维护猫的一切。(可怜男大说了一句猫屎臭被扣了一脸饭。)而这些被社会刁难,本身很可能虚荣,习惯性逃避责任,或者有心理创伤,同时社会关系趋于崩溃的女性,看到了**就像苍蝇看到了史一样。**人人喊打,所以她们也人人喊打。
而反对无孩爱猫女“上桌”的原因就是,这些女性她们往往短视而极端,并且由于长期孤僻导致其极度自私。或许她们的经历值得同情,但社会治理不是儿戏,就算她们在16亿的帮助下兴风作浪,我们正常人也绝对不会屈服于这种货色。
大概也就能想起这么多啦,总觉得还有很多话没说,但今天先不说了,后面补上,如果你不是以上这种情况,那么恭喜你,也许你无孩也爱猫,但你不是我们所说的无孩爱猫女。只是一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选择,并为之承担后果的正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