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回 未能成为终曲的终曲
让我们回到过去,再次回到“剧本研究所”的时代。
当时我以“十八岁的童话(メルヘン)”为题,作为研究生之一,坚持了下来。但在研究所结束时,我不得不再写一个剧本,这次的长度要达到电影的标准。
这部作品的上映时间是一小时半到两小时。
从20页剧本到半年内写出近200页,虽然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像“剧本研究所”这样的机构,像流水线作业一样不断吐出毕业生,不断招收新生以收取学费,这也许是它作为企业无法避免的事情。
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分界点,至少写一部电影剧本,否则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加入“剧本研究所”。我待在房间里思考要写什么。
那是1968年,70年安保(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两年前。
即使是对安保不感兴趣的我,也知道那一天将决定日本的未来。
我在想,那一天日本人会做些什么。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剧本的框架逐渐形成。
主角是安保那一天,那一天,没有关系的各种各样的人会做些什么。
二十个以上的主人公,各自度过他们的一天。有参与学生运动的青年,有无政府主义者、政治家、店主、媒体、自卫队、整天只想着拥抱的男女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同时共享着相同的时间。背景中,机动队和安保反对派(各自有各种派别)之间,安保反对派的目标是在国会大厦的屋顶上升起自己派别的旗帜……与试图阻止他们的机动队之间发生的战争游戏般的喧嚣。
这些故事像马赛克一样被分散描绘,只限于一天的故事。
结局是,与他们日本人无关的地方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被视为美国一方,原子弹落在东京,东京瞬间变成了焦土……当然,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伏笔也被巧妙地隐藏在各种人物的马赛克之间。
在70年安保的那一天,我们日本人,我们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主题的剧本。尽管如此,它也是一部群体喜剧,其中东京变成了焦土,植木等先生的不负责任……只能以这种方式……让歌曲流淌。“成为或不成为”,作者不与角色产生共鸣,像是一个旁观者的喜剧。
我在房间里连续七天,不吃喝,通宵达旦地写作。虽然,这种事情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能的,也许只是我自己这么认为。剧本页数约400页……是一部超过三小时的超大作。没有可以削减的地方。而且,提交后,粗糙的部分自我修正后超过了600页。
这使得阅读的老师过于辛苦。我甚至在剧本中途贴心地安排了休息,“辛苦了,请在这里喝杯茶”,这样写……写这么长的东西哪里算是贴心?……那个休息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阅读的老师在杂志《剧本》上写了一篇友好的评论。
我要再次强调,在比赛等场合,遵守页数限制是很重要的。
像我这样打破限制的话,除非是非常友好的评委,否则他们不会阅读,即使阅读后给予好评,如果因为页数限制而无法入选,那也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当我不想写的时候,我能写到我能写的地方,一行也不削减,这是可以做到的。
想要成为编剧的人,不要为了瞄准比赛而意识到页数限制,不要萎缩,不要勉强削减,试着写到你能写的地方,这也是必要的。
在专业作家中,有些人甚至考虑到CM的时间限制来写作,但对于像CM这样的即将发车的电车,我认为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应该停止这种写作方式,因为它不够体面,往往导致无法完全表达想要描绘的东西。
当然,如果那个专业作家有想要描绘的东西……如果没有,那么CM式的剧本写作方法,如果训练得当,也可以作为专业人士写出通用的作品,我不会特意否定这一点。
顺便说一下,我写的超大作,即使没有主角(实际上是安保的一天,一天是主角……)也能成为作品,这让我有了自我意识,而且出现的各个插曲,都可以用于其他作品。
而且,几十年后,这部作品成为了以它为主题的小说《都立高校独立国》。……读了这部小说的铃木敏夫先生(现/吉卜力工作室)说,“首藤刚志也受到了全共斗的影响(即团块世代)”,嗯,被看穿了。
那个剧本的标题是《1970年的终曲》。
虽然内容完全不同,但我写的全九卷小说《永远的菲蕾娜》的标题和主人公的名字(菲蕾娜)相似——虽然可能是有点太简单的名字——但这不是偶然的。
总之,不吃喝的七天通宵并没有白费。
顺便说一下,我还顺势写了《十八岁的童话》的黑暗面,也就是中篇《十八岁的杀意》,但读过这个作品的人很少,当然没有影像化,现在也不想让别人读。
这是一个无差别连续杀人的十八岁男孩,思考“为什么自己能这么轻易地杀人”,试图找出原因的故事。可以说是寻找自我的故事,但现在现实似乎已经超越了我的剧本,我不想让它曝光。我认为,只有在十八岁的时候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是遥远的过去,我根本无法写出这样的作品。
任何作品都有出现的最佳时机。
因此,如果你们现在有什么想要写或画的东西,不管多么糟糕,都应该写下来或记下来。
以后,也许有一天,它可以成为作品并得到表达。
当然,也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作品来说,感觉已经太迟了。对我来说,《十八岁的杀意》就是这样的作品,现在只能藏在深处。
那么,从十八岁到二十岁的我,虽然也有不喜欢写作的时候,但作品非常少。然而,那些少量的作品都得到了相当好的评价。而且,在年龄上,我比学习剧本的人都要年轻。
也许这就是吸引了其他剧本研究生的注意。
直到现在,上完剧本课后,我总是被邀请去喝茶,但现在,我被邀请去喝酒。
我不喜欢那样的酒。
首藤刚志不喜欢酒!
我这个被认为是业界第一喜欢酒的人,甚至被认为是酒精中毒的人,竟然说我不喜欢酒。
认识我的人可能会大吃一惊。
但现实就是这样。
下次,我会写一下那方面的事情。
**待续**
**昨日的我(近况报告)**
让我们继续谈谈看电影。
你上周看了几部老电影?
我为什么要推荐你看过去的名作(其中也有一些失败的作品)。
一个普遍的理由是,在剧本会议中,制片人、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经常会说,“让我们谈谈那样的电影……”或者“那种感觉的电影……”或者“这个场景是那个电影的模式……”。
如果编剧没有看过那些电影,会议可能就不会顺利进行。
但现在与过去不同,制片人和导演都变得年轻了。
知道名字的人很多,但真正看过的人却意外地少。
所以,他们提到的过去的名作,很多时候是基于从前辈那里听到的印象。
而且,很多时候,他们谈论的是基于听到的、听到的、听到的印象。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你也用听到的印象来应对,对话也能顺利进行。
比如有人说,“这里要有希区柯克的悬疑感……”,但实际上没有人看过希区柯克的电影,这样的事情也是可能发生的。
也就是说,为了剧本会议,看过去的名作……这个理由有点成立,但并不是全部。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看过去的名作呢……。
实际上,现在在电视和电影中出现的,几乎都是过去名作的复制品或现代风格的改编。
有人说,“电影和电视中不会再出现新的故事了。所有的都被过去的作品做过了。”
甚至有人说,“这在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中也是可以说的,只是手法和改编,看起来是新的。”
如果这么说,我们所看到的所谓新作品,都是过去名作的复制品。
而且,复制品的复制品也在不断被制作。
继续复制,任何东西都会劣化。
即使影像技术发展得再好,看起来再新颖,复制品仍然是复制品。
事实上,很少有重制过去名作的作品能超越原作。
复制品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劣化。
如果你要看复制品作为参考,那么看原作作为参考,劣化会更少。
听到的,会混入听到的人的主观。所以,听到的,只是说话人的主观,他们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只是流入耳朵,要真正了解原作,只有自己看原作。
虽然举个别的例子可能不合适,但“高达”和“风之谷”肯定有它们的原型。
富野和宫崎骏以自己的感觉和方法进行了改编。
如果你认为“高达”和“风之谷”是原创,然后你又写了它们的复制品或改编版,你能做出超越“高达”和“风之谷”的作品吗?
所以,如果你想做你自己的复制品或改编版,你只能看原作。
现在所谓的新作品,几乎都是复制品的复制品。
如果你复制或改编它们,作品的质量只会更快地劣化。
这里写的内容,只是推荐你看过去名作的原因之一部分。看过去的名作的必要性,有更多的更重要的理由。
**待续**
**第25回待续**
(2005.11.09)
让我们回到过去,再次回到“剧本研究所”的时代。
当时我以“十八岁的童话(メルヘン)”为题,作为研究生之一,坚持了下来。但在研究所结束时,我不得不再写一个剧本,这次的长度要达到电影的标准。
这部作品的上映时间是一小时半到两小时。
从20页剧本到半年内写出近200页,虽然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像“剧本研究所”这样的机构,像流水线作业一样不断吐出毕业生,不断招收新生以收取学费,这也许是它作为企业无法避免的事情。
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分界点,至少写一部电影剧本,否则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加入“剧本研究所”。我待在房间里思考要写什么。
那是1968年,70年安保(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两年前。
即使是对安保不感兴趣的我,也知道那一天将决定日本的未来。
我在想,那一天日本人会做些什么。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剧本的框架逐渐形成。
主角是安保那一天,那一天,没有关系的各种各样的人会做些什么。
二十个以上的主人公,各自度过他们的一天。有参与学生运动的青年,有无政府主义者、政治家、店主、媒体、自卫队、整天只想着拥抱的男女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同时共享着相同的时间。背景中,机动队和安保反对派(各自有各种派别)之间,安保反对派的目标是在国会大厦的屋顶上升起自己派别的旗帜……与试图阻止他们的机动队之间发生的战争游戏般的喧嚣。
这些故事像马赛克一样被分散描绘,只限于一天的故事。
结局是,与他们日本人无关的地方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被视为美国一方,原子弹落在东京,东京瞬间变成了焦土……当然,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伏笔也被巧妙地隐藏在各种人物的马赛克之间。
在70年安保的那一天,我们日本人,我们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主题的剧本。尽管如此,它也是一部群体喜剧,其中东京变成了焦土,植木等先生的不负责任……只能以这种方式……让歌曲流淌。“成为或不成为”,作者不与角色产生共鸣,像是一个旁观者的喜剧。
我在房间里连续七天,不吃喝,通宵达旦地写作。虽然,这种事情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能的,也许只是我自己这么认为。剧本页数约400页……是一部超过三小时的超大作。没有可以削减的地方。而且,提交后,粗糙的部分自我修正后超过了600页。
这使得阅读的老师过于辛苦。我甚至在剧本中途贴心地安排了休息,“辛苦了,请在这里喝杯茶”,这样写……写这么长的东西哪里算是贴心?……那个休息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阅读的老师在杂志《剧本》上写了一篇友好的评论。
我要再次强调,在比赛等场合,遵守页数限制是很重要的。
像我这样打破限制的话,除非是非常友好的评委,否则他们不会阅读,即使阅读后给予好评,如果因为页数限制而无法入选,那也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当我不想写的时候,我能写到我能写的地方,一行也不削减,这是可以做到的。
想要成为编剧的人,不要为了瞄准比赛而意识到页数限制,不要萎缩,不要勉强削减,试着写到你能写的地方,这也是必要的。
在专业作家中,有些人甚至考虑到CM的时间限制来写作,但对于像CM这样的即将发车的电车,我认为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应该停止这种写作方式,因为它不够体面,往往导致无法完全表达想要描绘的东西。
当然,如果那个专业作家有想要描绘的东西……如果没有,那么CM式的剧本写作方法,如果训练得当,也可以作为专业人士写出通用的作品,我不会特意否定这一点。
顺便说一下,我写的超大作,即使没有主角(实际上是安保的一天,一天是主角……)也能成为作品,这让我有了自我意识,而且出现的各个插曲,都可以用于其他作品。
而且,几十年后,这部作品成为了以它为主题的小说《都立高校独立国》。……读了这部小说的铃木敏夫先生(现/吉卜力工作室)说,“首藤刚志也受到了全共斗的影响(即团块世代)”,嗯,被看穿了。
那个剧本的标题是《1970年的终曲》。
虽然内容完全不同,但我写的全九卷小说《永远的菲蕾娜》的标题和主人公的名字(菲蕾娜)相似——虽然可能是有点太简单的名字——但这不是偶然的。
总之,不吃喝的七天通宵并没有白费。
顺便说一下,我还顺势写了《十八岁的童话》的黑暗面,也就是中篇《十八岁的杀意》,但读过这个作品的人很少,当然没有影像化,现在也不想让别人读。
这是一个无差别连续杀人的十八岁男孩,思考“为什么自己能这么轻易地杀人”,试图找出原因的故事。可以说是寻找自我的故事,但现在现实似乎已经超越了我的剧本,我不想让它曝光。我认为,只有在十八岁的时候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是遥远的过去,我根本无法写出这样的作品。
任何作品都有出现的最佳时机。
因此,如果你们现在有什么想要写或画的东西,不管多么糟糕,都应该写下来或记下来。
以后,也许有一天,它可以成为作品并得到表达。
当然,也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作品来说,感觉已经太迟了。对我来说,《十八岁的杀意》就是这样的作品,现在只能藏在深处。
那么,从十八岁到二十岁的我,虽然也有不喜欢写作的时候,但作品非常少。然而,那些少量的作品都得到了相当好的评价。而且,在年龄上,我比学习剧本的人都要年轻。
也许这就是吸引了其他剧本研究生的注意。
直到现在,上完剧本课后,我总是被邀请去喝茶,但现在,我被邀请去喝酒。
我不喜欢那样的酒。
首藤刚志不喜欢酒!
我这个被认为是业界第一喜欢酒的人,甚至被认为是酒精中毒的人,竟然说我不喜欢酒。
认识我的人可能会大吃一惊。
但现实就是这样。
下次,我会写一下那方面的事情。
**待续**
**昨日的我(近况报告)**
让我们继续谈谈看电影。
你上周看了几部老电影?
我为什么要推荐你看过去的名作(其中也有一些失败的作品)。
一个普遍的理由是,在剧本会议中,制片人、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经常会说,“让我们谈谈那样的电影……”或者“那种感觉的电影……”或者“这个场景是那个电影的模式……”。
如果编剧没有看过那些电影,会议可能就不会顺利进行。
但现在与过去不同,制片人和导演都变得年轻了。
知道名字的人很多,但真正看过的人却意外地少。
所以,他们提到的过去的名作,很多时候是基于从前辈那里听到的印象。
而且,很多时候,他们谈论的是基于听到的、听到的、听到的印象。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你也用听到的印象来应对,对话也能顺利进行。
比如有人说,“这里要有希区柯克的悬疑感……”,但实际上没有人看过希区柯克的电影,这样的事情也是可能发生的。
也就是说,为了剧本会议,看过去的名作……这个理由有点成立,但并不是全部。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看过去的名作呢……。
实际上,现在在电视和电影中出现的,几乎都是过去名作的复制品或现代风格的改编。
有人说,“电影和电视中不会再出现新的故事了。所有的都被过去的作品做过了。”
甚至有人说,“这在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中也是可以说的,只是手法和改编,看起来是新的。”
如果这么说,我们所看到的所谓新作品,都是过去名作的复制品。
而且,复制品的复制品也在不断被制作。
继续复制,任何东西都会劣化。
即使影像技术发展得再好,看起来再新颖,复制品仍然是复制品。
事实上,很少有重制过去名作的作品能超越原作。
复制品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劣化。
如果你要看复制品作为参考,那么看原作作为参考,劣化会更少。
听到的,会混入听到的人的主观。所以,听到的,只是说话人的主观,他们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只是流入耳朵,要真正了解原作,只有自己看原作。
虽然举个别的例子可能不合适,但“高达”和“风之谷”肯定有它们的原型。
富野和宫崎骏以自己的感觉和方法进行了改编。
如果你认为“高达”和“风之谷”是原创,然后你又写了它们的复制品或改编版,你能做出超越“高达”和“风之谷”的作品吗?
所以,如果你想做你自己的复制品或改编版,你只能看原作。
现在所谓的新作品,几乎都是复制品的复制品。
如果你复制或改编它们,作品的质量只会更快地劣化。
这里写的内容,只是推荐你看过去名作的原因之一部分。看过去的名作的必要性,有更多的更重要的理由。
**待续**
**第25回待续**
(200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