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

复习一下
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具有“优秀的超声速阻力特性,优秀的大攻角升力特性、大攻角稳定性和操纵性”。这优秀的超声速阻力特性当然是为了超巡和超声速机动,大攻角升力特性、稳定性和操纵性则是为了低速大攻角性能,而大攻角稳态飞行可看作超机动(过失速机动)的分解动作之一,可见20姬的主要气动设计点是超巡和超机动,也就是4S指标中的两个S。不过最终实现超机动性还需上矢量,目前只能说做好了准备。
实现这两个S的技术途径体现了20姬气动设计的精妙之处。
小展弦比、 大后掠角机翼的超声速阻力特性较好, 但对低速最大升力特性和亚跨声 速升阻特性不利。如果采用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 则中等后掠角机翼可以保证适当的升阻特性。 在大攻角下, 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飞机升力主要 集中在机身和内侧机翼上 , 适当降低机 翼展弦比, 最大升力系数不但不降低, 反而有所增 加 。因此, 采用小展弦比机翼的升力体 边条翼鸭式布局, 使超声速阻力特性、 低速最大升 力特性和亚跨声速升阻特性的矛盾得到了统一。
这段话可以说明20姬的高速性能(超巡)和低速大攻角性能(超机动的前置条件)并不是在做零和游戏,看似对立的指标因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而得到统一,这是所有其它布局做不到的。比如F22,它要提高大攻角性能就得减小机翼后掠角,这就得牺牲高速性能。
20姬有垂尾+腹鳍,总面积小于F22的大垂尾,所以阻力重量占优,而且能减小垂尾外倾带来的升力损失,说明20姬的设计是精细繁琐,这跟F22的简单粗暴形成鲜明对照。
20姬体型庞大,内油充足,航程不是问题。
看似20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却忽有晴空霹雳,伟哥说不打算装矢量了。这不就意味着放弃超机动吗?
超机动理论由来已久,但即便民间也多有怀疑,因为明显违背能量空战理论。有识之士如剪大先生等认为航展的杂耍中看不中用,在实战中这就是靶机。路遥遥号称遥遥领先的自由王国,自然更不能人云亦云、胡乱抄袭,对吧?事实上路遥遥早就设想用多机编队代替超机动,多机编队意味着总有一架对准目标,这样就不用消耗能量来超机动了。估计在等待目标动力的间隙,路遥遥通过实验和计算对超机动进行了充分验证,这才决定不装了。这说明超机动在现有空战体系下是不大科学的,或者说已有替代方案。这个结论是一项推翻前人理论的伟大成果,让路遥遥可以紧急刹车、及时止损。
那么,既然20姬当初的设计重点之一是超机动,而现在发现超机动不科学,那么20姬岂不是为不太必要的性能牺牲了其它飞行性能?是否要重新审视20姬的气动设计?
但是,本节前面引用的宋老论文表明,因为20姬当初设计的巧妙,几乎没为超机动付出什么代价。可以认为当初路遥遥还是留了个心眼,万一超机动没用也不会招致大的损失。
评价:20姬是踩着F22和F35躺平的坑飞速成长起来的,但后发优势不能掩盖其设计的巧妙。20姬突出超巡和超声速机动、大攻角机动,放弃了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超机动,且具有良好的常规机动能力和较大航程,这是相当科学成熟的设计。20姬的设计还包含了对空战理论的验证,这种科学严谨不怕麻烦的操作堪称战斗机设计的光辉典范吧?20姬假以时日建功立业,必不负伟哥的期许,成为不老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