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984贴子:73,686,711
  • 9回复贴,共1

扶苏是否被儒家洗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理性讨论分析一下。先说我的观点:偏向儒家,但不是完全被洗脑或者完全反对。楼下细说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28 11:46回复
    首先反驳一下软弱无能的说法,史记评价扶苏“刚毅而勇武”,不可能懦弱(史同解也别惦记你画的那男娘了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28 11:51
    收起回复
      然后说儒家思想。我个人觉得呢扶苏是偏向儒家的,也确实有仁爱的思想,但是劝谏焚书坑儒并不是因为偏向儒家。据我所知其上书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天下读书人都崇拜孔子,而且天下刚刚安定就坑杀这么多儒士,不利于社会安定,不利于中央集权。从这可以看出他是知道天下统一的重要性的,因此我觉得如果他上位的话并不会实行分封制,也并没有被儒家完全洗脑。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2-28 11:54
      回复
        然后再说一下“手握三十万大军不起兵”,据我了解扶苏去边疆是去作监军,监军没有兵权(尽管秦始皇的遗嘱给他兵权了,但真正的遗嘱并没有传到不是吗。)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2-28 11:56
        回复
          扶苏没看出跟儒家有什么关系,当然儒家的政策对老秦人是有利的,法家是不利的,所以老秦人喜迎沛公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28 13:38
          回复
            汉承秦制,当时规定不省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并且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
            据《汉书》记载,男子20岁傅籍,此后每年服劳役一月,称“更卒”。
            23岁以后开始服兵役,役期一般为2年,一年在本郡、县服役,称为“正卒”,另一年到边郡戍守或到京师守卫,称为“戍卒”或“卫士”。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这2年兵役统称为“正卒”。如遇战争需要,还须随时应徵入伍,至56岁才能免役。汉还常谪发已科罪犯或徒隶等为兵,称为“谪戍”。
            西汉除实行徵兵制外,还实行募兵制,武帝所置的八校,主要是招募而来。
            东汉罢郡国兵后,徵兵制渐衰,于是也依赖招募。


            IP属地:浙江6楼2024-12-28 14:02
            收起回复
              要推翻你的时候,心理都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嘴巴上必须把你丫的污名化,至于你是儒家,墨家,还是特么的法家,已经无关重要
              重要的是,你必须噶


              IP属地:重庆7楼2024-12-28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