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校级重点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汽车、电子、家电与其它领域内高端制造业企业,围绕模具智能制造产业链,对接模具数字化设计、模具成型性模拟分析、模具数控制造、模具装配调试与生产,自动产线集成与调试等关键岗位群;系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能使用计算机和CAD/CAE/CAM软件,具备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现代模具制造设备操作和模具项目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基本工作能力,培养德才兼备能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咨询和检测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特色:依托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和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与模具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无缝对接模具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依据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基于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教学与实践。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9%。
专业核心能力:冲压模、塑料模的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模具材料与热表处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技术、模具特种加工、塑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模具CAD/CAE/CAM、工业企业管理、逆向工程与3D打印、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课程设计、模具设计制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模具设计、模具制造。
其他:本专业可参加拉延模具数字化设计、注塑模具模流分析及工艺调试、增材制造模型设计、增材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等行业、企业开展的“1+X”证书技能考试。
一、模具行业背景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誉为“工业之母”,是工业经济放大器,属于永不落伍的装备行业。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德国把模具称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称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量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称为“促进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把模具工业视为“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
据统计,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稳居亚洲第二,目前国际模具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即国际模具制造业重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同时南亚、中亚、拉美、印度等新兴模具市场正迅速成长,在如此大环境下,我国在“十二五”时期,模具行业要按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改变目前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变为节约、集约发展模式,加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快推进模具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未来模具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
二、模具专业前景
智造中国,模具先行。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先进模具设计、产品设计、模具制造、模具零件检测、模具装配与装调、智能制造与自动化生产线应用与维护,模具产品生产企业现场组织及管理等工作。
三、专业特色与硬件设施
本专业为院级重点专业。依托学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与模具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无缝对接模具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依据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基于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教学与实践。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9%。
模具专业配备先进的模具CAD/CAE/CAM机房和专业软件,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室,拥有三坐标检测仪,光学测量投影仪,3D打印机与3D扫描仪、注塑机、冲压机、线切割与电火花机床等教学仪器和实训设备。
四、就业情况与杰出校友
模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国内各大汽车主机及配套厂模具部门以及宝利根精密工业、普什模具、长虹模塑,成都航天模塑等专业模具公司。
李海斌:2011年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0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就读。现任贵州兴国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广久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就职于南骏汽车集团、重庆海特集团,从事汽车装配工艺与技术研发等岗位,历任车辆总装工艺员、汽车研发中心技术员、研发中心主任、贵州省毕节市新能源汽车人才团队项目负责人,巴基斯坦拉合尔市特聘新能源汽车技术顾问。先后荣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贵阳省毕节市2018年度民营企业十佳管理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