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吧 关注:761,362贴子:6,279,943

有神论VS无神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神论VS有神论》很多科学家到年老时,往往会相信神的存在。网络上流传着杨振宁先生关于上帝的解释,他说作为一个人形的上帝当然不存在,但是应该存在一种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力量……现在,我们简要分析这个宇宙是否存在神明呢。
初次分析:为什么这些科学家年老时,才相信神的存在呢?而不是自己青春鼎盛的时候?当你濒临死亡时,年老体弱的时候,你是否会希望有上帝或者玉帝、天庭、天堂的存在?这也是为何青春鼎盛时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的科学家到了晚年会希望有神的存在,好让自己灵魂永存不灭,甚至可以再度复活、永生……这样说来,世界应该是“无神的”。一个意志坚定、有马克思思想的人,也应当是“无神”论者!
再次分析:但是,读过我文章的人都知道,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克隆技术的不断成熟,有可能到以后某个时代,我们“濒临死亡”时,可以把意识上传到超级计算机了,在通过克隆技术,重新下载到自己的复制空白体当中;而拥有这项科技的人类时,在现代可不可以称之为“神明”?
深入分析:同理,在一窝蚂蚁世界里,我们就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我们能给它们额外的糖果让它们的族群繁衍生息,甚至我们想的话,它们不用劳动,彻底“躺平”也能维持族群的繁衍壮大。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克隆技术克隆出蚂蚁,或者是通过基因改造技术增强蚂蚁的某项能力,操控它们的生死,对于这些,蚂蚁是否认为我们就是它们的“神明”?
类比:假如在浩瀚宇宙中,人类文明就如同蚂蚁一般生活,而确实存在一些高等级的外星文明,它们的意识甚至已经摆脱了肉体、实物的束缚(通过类似脑机接口等技术),其科技可以随意创造出恒星、黑洞、虫洞、白洞等等天体与天文现象时,我们是否能称它们为“神明”呢?
就如同蚂蚁看见到人类发明了电视、引爆了核弹、制造了航天飞机、登上月球采集了土壤……有人悲观地说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就算是:那么几万年前的原始智人假若有幸看到现在我们的发展成就,也惊叹到我们就是他们理想中的“神明”!
因为那是稍微一个流感就能要让一个原始人部族几乎全灭的时,我们只用一颗布洛芬就能解决,只要我们想,就能轻易复制克隆出一个现存生物,我们甚至可以在大洋深处用潜水艇猎杀蓝鲸、用火器灭绝任一一种食肉动物,用一颗核弹摧毁一座大山、用核能发电站、制造人造太阳、超级望远镜、和人一样会说话、“思考”的机器人……假若原始人类能有幸看到这些,都会让他们相信我们即是“神明”……当人类未来科技发展差距拉大到现代人与原始人的科技差距时,未来的人类是不是可以在现在的社会中称为“神明”?这还没有论到浩瀚无垠的宇宙,大概率存在高等级的“外星人”以及“外星文明”呢!
就算浩渺宇宙,只有人类唯一 一颗火种,但当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概率会在月球、火星建立基地,改造那里的环境,然后把慢慢把培育与改良好的种子、植物、动物从地球带过去,由于月球、火星等行星重力等环境因素的不同,这些人类带过去的物种,甚至人类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会进化出所谓的“外星人”与“外星生物”?那时的人类即可称为“神明”。
最后,你还有想不想今后复活?我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小窍门,立即剪一束头发、或者指甲什么的(其实最好割一块小肉放进冰箱)交给你的孩子,让他们保留,告诉他们自己想复活,然后一代一代传下去,当人类科技达到了,你就可以复活了!那时不仅你能复活,甚至可以永生。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神”!(又把我的秘密告诉大家了,本来想独自复活的)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1-27 22:33回复
    我认为有一个终极的本源存在,但这个终极的本源并不是意识,但这个本源可以获得肉身和意识,并且我们的灵魂也是这个本源分化的。我们的灵魂不是意识,但灵魂可以获取意识。我们的身体不是我们,我们的意识也不是我们,我们的灵魂才是真正的我们。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28 00:47
    回复
      本源啥的不知道,那些大神不是我等普通人能接触到的。但你如果有孩子有老人你应该能接触到一些目前科学还无法解释的事。。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28 01:14
      回复
        物理学的尽头是神学,因为量子力学太玄妙了,人类还没搞清楚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28 09:21
        收起回复
          《意义相对论》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你是否知晓这句世人皆知的歌词所孕育的哲学道理呢?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领军复仇夷陵之战惨败,诸葛亮星落五丈原,邓艾灭蜀,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一统了三国……可这些放在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丢到人类历史长河上只不过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衍生出来的哲理是什么:无论这件事看起来当时有多重要,它都是相对有意义的,而不是绝对有意义的。有意义,只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但相对于地球来说,地球是其实是一个客观物体,无论做什么,对它而言,是无意义的,因为地球只是一个无感知、无生命的球体,就如同一块巨石一样,哪怕你把它炸得粉碎了它依旧不会感觉到疼。
          这就是意义的相对论,事件的意义只是相对于有生命的事物才能成为有意义,当然因为人类需要依靠客观环境与客观的事物来生存、繁衍、发展;因此这些事件如果作用于客观事物,例如土壤、水源、石头等等,也会间接影响人类,从而变为了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相较与地球、宇宙这样无意识、无生命的物质来说,对它们是无意义的。例如把地球比作一块大石头来说,人类、植被、动物就如同大石头上的藓苔、小昆虫,对于这块大石头来讲它,这些藓苔、小昆虫对它是毫无意义的。这就是意义的相对论,绝对有意义的事情不存在,相对有意义的事情存在。
          这也是别人常说的:贪了千万亿,豪宅百栋,睡觉时还不是三尺见方,死后亦不能带走。青史留名或遗臭万年,你逝去后一切感知都没有了,对你来说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了。但这种意义,可以影响后代人、周边人这又是相对有意义的……不过对于客观无生命物体(例如地球、宇宙)来讲又是无意义。
          认识到这点以后,并不是让你事事都躺平,而是要求你“尽人事,听天命……”因为,决定成功、失败的因素有很多,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可以了。就好像诸葛亮一样,他已经做到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了,“六出祁山”,至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些夙愿并非他主观努力、主观想要就能达成,有时候真的是命中注定,而这个“命”就包含了所有客观因素(运气、天赋、巧合、概率、敌人的强大与否等等)。
          有时自己尽最大努力而还是未能完成一项任务,你要停下脚步,分析自己是否违背了客观规律,是否客观上的事物阻力过于强大,是否能给自己安慰一下“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呢?不要坚信,什么事情都是事在人为,因为客观因素始终存在,终其一生,绝大多数人不能世界首富、也不能成为世界最有权势的人。
          但是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事情了,你的人生依旧是有意义的人生,精彩的人生!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1-28 10:11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1-28 10:12
            回复
              《科技文明视阈下的"造神"逻辑演进——关于宇宙终极力量的哲学思辨》(Ai改写)
              (开篇以科学家信仰现象切入)
              在科学史上存在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诸多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晚年常转向对终极存在的哲学思考。杨振宁先生曾对"造物主"概念作出独特诠释——"人格化的上帝固然不存在,但宇宙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超越性的终极法则"。这引发我们思考: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对"神明"的认知图式,是否始终与科技发展水平保持着量子纠缠般的辩证关系?
              (首次审视:生命周期的认知范式转换)
              通过对科学家信仰轨迹的观察可见,生命周期的认知转换存在显著特征。当个体处于科研创造的黄金时期,其思维范式往往固着于实证主义框架;及至暮年直面生命有限性时,认知维度则可能向超验领域延伸。这种转变既包含对未知领域的敬畏,也折射出生命意识对永恒性的本能诉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的"现实的个人"与"类存在"的辩证关系,恰可解释这种认知跃迁的社会心理机制。
              (科技革命的祛魅与复魅)
              现代科技的指数级发展正在重构传统的神人边界:脑机接口技术突破碳基生命的时空桎梏,克隆技术颠覆生命唯一性的伦理认知,量子计算重塑物质与意识的传统分野。当人类掌握意识数据化存储、生物载体自由置换的技术时,现世语境中的"永生"已褪去神秘色彩,转化为可操作的科技工程。这种技术奇点的逼近,使得普罗米修斯神话正在经历从隐喻到现实的惊人转换。
              (文明层级的相对论阐释)
              在蚂蚁的感知维度中,人类随意施予的食物馈赠、干预巢穴建设的举动,已然构成"神迹"的完整叙事。若将这种认知落差投射至宇宙尺度,当某文明掌握恒星级能源操控、时空结构重塑能力时,其对低阶文明展现的技术图景,恰如《庄子·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的认知鸿沟。阿瑟·克拉克第三定律"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在此获得完美的现实注脚。
              (文明演进的递归性特征)
              考古学研究显示,现代医学对原始部落而言不啻于起死回生的神术,核能释放相当于掌控太阳的伟力。这种技术代差引发的认知震撼,预示当人类文明跨越某个技术阈值时,现世所谓的"神明"不过是未来人类的日常存在形态。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地外殖民计划的推进,在异星环境中演化出新人类亚种的可能性,将使"造物主"概念实现从隐喻到实体的历史性跨越。
              (技术奇点下的永生悖论)
              当前生物样本保存技术引发的永生想象,本质上是对科技救赎论的世俗化演绎。冷冻胚胎技术已实现50年后的生命重启,基因编辑突破使得端粒延长成为可能。这些技术进步正在消解传统生死观的哲学基础,当复活工程从科幻走入现实,"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命题或将改写为"向生而死"的技术伦理新章。
              (结语:认知边疆的永恒拓展)
              从燧人氏取火到托克马克装置,从结绳记事到量子计算,人类对"神明"的认知始终与科技边疆保持同步位移。或许终极答案就藏在费米悖论的沉默中——当文明发展到某个阶段,创造宇宙与成为神明本就是同一命题的正反两面。在这个意义上,普罗米修斯之火从未熄灭,它正在量子计算机的辉光中,在基因编码的螺旋里,在深空探测器的轨迹上,持续书写着人类文明的造神史诗。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1-28 10:34
              回复
                先理解什么是神。那些神话故事里的神,什么财神,什么耶稣,什么撒旦,什么盘古。很多人都不信。但是宇宙创世神不一样。类似游戏开发者,这种这么有可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28 14:34
                收起回复
                  你那几根头发传不出三代就扔垃圾堆了,还想复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1-28 15:15
                  收起回复
                    水就是神迹,不过普通人根本不知道,水违反了许多物质的''设计'',他比热最大,同时粘着力最小,正好可以当恒温材料,血液成分,他变成固体后不是下沉而是上浮,可以保证冬天冰下水温4℃,鱼类过冬,他变成固体后颜色不是变深而是变白色(雪),反射太阳光不融化,可以保证植物过冬和春天发洪水,他变成水蒸气后可以温度低到零下也不凝结,因为他的凝结条件多了一个振动,正好可以做云,等等,这不是故意设计的还能怎么解释?很多科学研究到尽头都会发现这样的神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28 16:20
                    收起回复
                      道生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1-29 01:26
                      回复
                        科学家也怕死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1-29 18:23
                        回复
                          这才是宇宙吧终极难题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1-29 20:16
                          回复
                            有,人上面的神,神上边还有,到最厉害的。以人类本身定义的神也只是我们思维所能思索感知到的,如果换角度也就不一样了。当有一天人类的一部分能够实现星际航行,多出去看看,也许才是震撼。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1-29 22:05
                            收起回复
                              宇宙文明的等级划分通常基于能源利用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最著名的是**卡尔达肖夫指数**(Kardashev Scale)。该理论由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Nikolai Kardashev)于1964年提出,后经学者扩展,形成以下分级:
                              ---
                              ### **1. 卡尔达肖夫指数的原始分级**
                              - **Ⅰ型文明(行星文明)**
                              - 能力:完全掌控所在行星的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 人类现状:目前人类处于约**0.73级**(尚未完全掌控地球能源)。
                              - 标志技术:可控核聚变、全球能源网络、气候控制等。
                              - **Ⅱ型文明(恒星文明)**
                              - 能力:利用所在恒星系统的全部能源(如建造“戴森球”包裹恒星)。
                              - 标志技术:戴森球、恒星引擎、星际殖民、反物质能源。
                              - **Ⅲ型文明(星系文明)**
                              - 能力:掌控整个星系的能源(如利用黑洞、星际物质等)。
                              - 标志技术:虫洞旅行、超光速通信、星系级工程。
                              ---
                              ### **2. 扩展的文明等级理论**
                              后续学者和科幻作品对卡尔达肖夫指数进行了扩展,提出了更高级别(虽缺乏科学依据,多为推测):
                              - **Ⅳ型文明(宇宙文明)**
                              - 能力:操控整个宇宙的能源,可能掌握暗能量或量子真空能。
                              - 科幻设定:创造或修改物理定律、跨维度技术。
                              - **Ⅴ型文明(多元宇宙文明)**
                              - 能力:超越单一宇宙,操控多元宇宙或平行宇宙的规则。
                              - 科幻设定:时间旅行、高维空间操控。
                              - **Ω型文明(终极文明)**
                              - 假想:超越物理存在,成为能量或意识体,与宇宙融为一体。
                              ---
                              ### **3. 其他分级理论**
                              - **萨根分类法(Carl Sagan)**
                              将Ⅰ型至Ⅲ型文明细分为十进制(如Ⅰ.1、Ⅰ.2级),更贴近人类发展现状。
                              - **基于信息处理的文明分级**
                              按信息处理能力划分,例如:
                              - **A级**:利用生物脑(如人类)。
                              - **B级**:人机结合(如脑机接口)。
                              - **C级**:完全数字化意识(强人工智能)。
                              ---
                              ### **4. 现实意义与争议**
                              - **科学价值**:卡尔达肖夫指数为评估文明发展提供框架,但依赖能源视角,忽略了生物、社会、伦理等因素。
                              - **费米悖论**:若高等文明存在,为何人类尚未发现其痕迹?可能的解释包括技术鸿沟、自我毁灭倾向或“大过滤器”假说。
                              - **人类未来**:突破Ⅰ型文明需解决能源危机、环境问题与全球合作,预计需数百年至千年。
                              ---
                              ### **总结**
                              主流理论将宇宙文明分为**3级**(卡尔达肖夫指数),扩展版本可达5-7级。目前人类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一框架激发了科学探索与科幻创作的无限可能。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1-30 16: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