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的“积极接触,现代防御”战略是2010年11月19日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批准的战略新概念文件。以下是具体介绍:
出台背景
北约1991年和1999年先后通过两份战略概念文件,根据冷战后变化的安全形势做出战略调整。2010年出台该战略前,北约成员国因内部分歧和利益分化,对北约未来发展有着不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了新战略。
主要内容
- 核心任务与原则:北约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维护成员国自由和安全,跨大西洋安全不可分割,成员国在“团结,共享目标和公平承担责任”基础上,共同维护北约,继续履行集体防御、危机处理和安全合作三大核心任务。
- 安全环境判断:北约成员国遭传统军事袭击危险不大,但也不应忽视传统威胁,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导弹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北约成员国境外的不稳定或冲突、网络袭击、国际能源运输通道中断、气候变化等。
- 防御和威慑:北约不将任何国家视为对手,但维护成员国安全决心不容置疑,基于核武器和传统武器的威慑力是总体战略核心部分,只要核武器存在,北约就会保持核威慑力。
- 危机处理:北约成员国境外危机和冲突能影响成员国安全,必要时北约应在预防危机、处理冲突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吸取阿富汗战争经验,采取政治、民事和军事手段并用进行危机管理。
- 门户开放:北约今后仍将奉行门户开放政策,所有符合加入条件的欧洲国家都可成为北约一员。
- 伙伴关系:北约准备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政治对话和务实合作,对象包括与北约在维持国际和平关系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和相关组织。
战略影响
- 军事能力发展:推动北约成员国在军事技术研发、装备采购等方面向应对新威胁方向倾斜,如加大对网络战、导弹防御等领域投入,加强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提高同时实施大规模行动和数个小规模行动的能力。
- 国际合作与冲突:使北约对外合作范围和力度扩大,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的合作有所加强。但北约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域外干预”行动引发诸多国际争议和冲突,如在中东、东欧等地区的军事介入,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 对俄关系变化:虽提出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北约东扩及军事活动不断向俄罗斯边境逼近,导致俄欧关系持续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