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 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二
颇有二心展转相因耶。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因缘无体。为止彼宗欲明因缘实有体性。
或复有执。一补特伽罗。有二心俱生。如大众部。为止彼宗明一补特伽罗无二心俱生。
颇有二心展转相因耶。答无。所以者何。
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俱生。又非后心为前心因。此中无者。即止拨无因缘实体。谓无二心展转相因。
然有余法互为因义。无一补特伽罗等者。即止大众部执。一补特伽罗有二心俱生。
一补特伽罗者。遮多补特伽罗。非前者遮过去。非后者遮未来。此则显示一补特伽罗现在一刹那顷无有二心。
有别诵言。非曾非当非现一补特伽罗二心俱生。此则显示一补特伽罗三世。一刹那顷皆无二心。
又非后心为前心因者。此即止外道执后为前因。显示后法非前因义。此中俱依五因作论故答言无。
若依六因应答言有。以能作因皆遍有故。无一补特伽罗等者。遮相应俱有因义。
又非后心为前心因者。遮同类遍行异熟因义。皆不遮者。谓能作因。
如说二心无互为因义。如是二受二想。二思二触。二作意二胜解。二欲二念。二定二慧等。
诸心所法二眼。乃至二身等诸色法。二命根二众同分等。心不相应行法同类。皆无互为因义。
颇有二心。展转相缘耶。乃至广说。
问此中不应先作此论。应先作此论。何故无一补特伽罗。乃至广说。所以者何。
先说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俱生。虽作是说。而未说其因缘。故次应说。何故无一补特伽罗。乃至广说。
而不先作是说者。有何意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
有说。阿毗达磨为显诸法性相故说。不应求其次第。但不违法相。若先若后。俱不应责。
有说。论有二种。一根本论。二傍生论。此中颇有二心。
展转相因相缘等者。是根本论。何故无一补特伽罗等者。是傍生论。
二根本论。理应先说。一傍生论理应后说。故此先说。颇有二心展转相缘耶。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前说无二心展转相因。勿谓亦无二心展转相缘。
为除此疑。显有二心展转相缘。复有说者。为止拨无所缘缘体者。意显所缘缘体性实有。故作斯论。
颇有二心展转相缘耶。答有。如有心起无未来。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乃至广说。
问此中但应总答言。有不应更说。如有等言。所以者何。如说若法与彼法为所缘。此法与彼法。有时非所缘耶。
答无。时非所缘故。答虽总言有于义已足。而为饶益诸弟子等。令得明了故复重说。
如有等言。如有心起无未来。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者。谓先起一刹那邪见。或唯谤未来邪见聚。
或总谤未来有漏诸蕴。后起第二刹那邪见。或唯谤过去邪见聚。或总谤过去诸蕴。
彼二邪见。相应心展转相缘。如邪见后生邪见于彼谤无。
如是邪见后生有身见。于彼执我我所。边执见计。断常见取执。
第一戒禁取执能净疑犹豫贪染。恚憎慢自举无明不了。
又邪见后或生正见。于彼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缘。是有是实是性是分。有因有起。有处有事行相。
或生无覆无记心。于彼起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是名邪见。
相应心与诸有漏心。展转相缘。如邪见心余染污心应知亦尔。
此中且说邪见为门。同染污故。如有心起有未来。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
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说邪见心。与有漏心展转相缘。今欲说正见心。与有漏心展转相缘。故作此论。
谓先起一刹那正见或唯于未来正见聚。或总于未来有漏诸蕴。起有行相。
后起第二刹那正见。或唯于过去正见聚。或总于过去有漏诸蕴。起非常等行相。
如正见后生正见。于彼起非常等行相。如是正见后或生邪见。
于彼谤无有身见。执我我所。广说乃至无明不了。
又正见后或生无覆无记心。于彼起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是名正见。相应心与诸有漏心。展转相缘。
如正见心。无覆无记心应知亦尔。同不染故。如有心起无未来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
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说邪见心。与有漏心。展转相缘。今欲说邪见心。与无漏心展转相缘。故作此论。
谓先起一刹那邪见谤未来道。后入正性离生。起苦忍苦智。或集忍集智。于彼过去邪见聚。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缘行相。如是二心展转相缘。应知此中遮刹那遮流注。不遮时分。不遮众同分。不遮无始以来。
遮刹那者。谓必无有前刹那起邪见谤圣道。第二刹那即能入正性离生故。
遮流注者。谓必无有一流注中。先起邪见谤圣道。后即能入正性离生。
不遮时分者。谓初日分时。起邪见谤圣道。中日分时。即能入正性离生。
中日分时。起邪见谤圣道。后日分时。即能入正性离生。夜三分亦尔。
如是昼夜半月月时年诸位皆悉不遮。况众同分。无始已来。如邪见疑无明应知亦尔。同缘道故。
如有心起有未来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
问何故复造此论。答前说正见心。与有漏心展转相缘。今欲说正见心。与无漏心展转相缘。故造斯论。
谓先起一刹那正见。或唯于未来无漏心。或总于未来无漏诸蕴。起有行相。
后起圣道。或惟于过去正见聚。或总于过去有漏诸蕴。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缘行相。
如是二心展转相缘。应知此中诸有欲令唯共相作意无间起圣道者。彼遮刹那。不遮流注等。
遮刹那者。此有未来道心行相。是自相作意故。
诸有欲令二种作意无间皆起圣道者。彼亦不遮刹那。如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转相缘。
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说自相续心。与自相续心展转相缘。
今欲说自相续心。与他相续心展转相缘。故作斯论。
问此中说何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互相缘耶。答此中说根等地等道等。
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转相缘。根等者。谓同利根中根软根。
地等者。谓同依初静虑。乃至同依第四静虑。
道等者。谓同有漏。同无漏。同法智品。同类智品。同学同无学。
问彼二心云何相缘。答但缘彼心。非彼心所缘及能缘行相。
若缘彼心所缘及能缘行相者。则有自缘之过。
问亦有余智俱心展转相缘。何故但说他心智俱。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
有说。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有说。此中但说明了不杂易可知者。余智不尔。
问有多种他心智。此中为说何者。答说加行得离染得者。
问何故不说余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
有说。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有说。此中但说名义胜者。谓加行得。离染得者。是修所成。通慧所摄四支五支。胜静虑果。
有说。此智于境无有谬失。余则不尔。是以不说。
今因此文动尔焰海。如说。二心展转相缘。应知受等诸心所法相缘亦尔。又亦应说部界善等诸心相缘。
部者。谓见苦所断心。与见苦集修所断心展转相缘。见集所断心。与见苦集修所断心。展转相缘。
见灭所断。有漏缘心展转相缘。见道所断。有漏缘心展转相缘。见道所断。无漏缘心与无漏心。展转相缘。
应知无漏心亦展转相缘。修所断心展转相缘。修所断心与无漏心展转相缘。
应知修所断心。与见苦集所断心展转相缘者。谓善无覆无记。与无漏心。展转相缘者唯善。
界者欲界心。与欲色界及不系心。展转相缘。
色界心与色无色界及不系心。展转相缘。
无色界心。与无色界及不系心。展转相缘。
应知无色界心。与色界心展转相缘者。谓空无边处近分。
善等者。谓善不善无记心。各与三种心。展转相缘。唯除不善异熟。
以彼唯在五识身故。余无覆无记心。有展转相缘义。
又此中所说。邪见谤因谤果者。有四句差别。
谓或依因谤果。或依果谤因。或不依因谤果。或不依果谤因。
依因谤果者。如说。妙行恶行无果异熟。
依果谤因者。如说。一切士夫补特伽罗所受苦乐无因无缘。
不依因谤果者。如说。无有化生有情。
不依果谤因者。如说。无有妙行恶行。
颇有二心展转相因耶。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因缘无体。为止彼宗欲明因缘实有体性。
或复有执。一补特伽罗。有二心俱生。如大众部。为止彼宗明一补特伽罗无二心俱生。
颇有二心展转相因耶。答无。所以者何。
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俱生。又非后心为前心因。此中无者。即止拨无因缘实体。谓无二心展转相因。
然有余法互为因义。无一补特伽罗等者。即止大众部执。一补特伽罗有二心俱生。
一补特伽罗者。遮多补特伽罗。非前者遮过去。非后者遮未来。此则显示一补特伽罗现在一刹那顷无有二心。
有别诵言。非曾非当非现一补特伽罗二心俱生。此则显示一补特伽罗三世。一刹那顷皆无二心。
又非后心为前心因者。此即止外道执后为前因。显示后法非前因义。此中俱依五因作论故答言无。
若依六因应答言有。以能作因皆遍有故。无一补特伽罗等者。遮相应俱有因义。
又非后心为前心因者。遮同类遍行异熟因义。皆不遮者。谓能作因。
如说二心无互为因义。如是二受二想。二思二触。二作意二胜解。二欲二念。二定二慧等。
诸心所法二眼。乃至二身等诸色法。二命根二众同分等。心不相应行法同类。皆无互为因义。
颇有二心。展转相缘耶。乃至广说。
问此中不应先作此论。应先作此论。何故无一补特伽罗。乃至广说。所以者何。
先说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俱生。虽作是说。而未说其因缘。故次应说。何故无一补特伽罗。乃至广说。
而不先作是说者。有何意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
有说。阿毗达磨为显诸法性相故说。不应求其次第。但不违法相。若先若后。俱不应责。
有说。论有二种。一根本论。二傍生论。此中颇有二心。
展转相因相缘等者。是根本论。何故无一补特伽罗等者。是傍生论。
二根本论。理应先说。一傍生论理应后说。故此先说。颇有二心展转相缘耶。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前说无二心展转相因。勿谓亦无二心展转相缘。
为除此疑。显有二心展转相缘。复有说者。为止拨无所缘缘体者。意显所缘缘体性实有。故作斯论。
颇有二心展转相缘耶。答有。如有心起无未来。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乃至广说。
问此中但应总答言。有不应更说。如有等言。所以者何。如说若法与彼法为所缘。此法与彼法。有时非所缘耶。
答无。时非所缘故。答虽总言有于义已足。而为饶益诸弟子等。令得明了故复重说。
如有等言。如有心起无未来。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者。谓先起一刹那邪见。或唯谤未来邪见聚。
或总谤未来有漏诸蕴。后起第二刹那邪见。或唯谤过去邪见聚。或总谤过去诸蕴。
彼二邪见。相应心展转相缘。如邪见后生邪见于彼谤无。
如是邪见后生有身见。于彼执我我所。边执见计。断常见取执。
第一戒禁取执能净疑犹豫贪染。恚憎慢自举无明不了。
又邪见后或生正见。于彼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缘。是有是实是性是分。有因有起。有处有事行相。
或生无覆无记心。于彼起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是名邪见。
相应心与诸有漏心。展转相缘。如邪见心余染污心应知亦尔。
此中且说邪见为门。同染污故。如有心起有未来。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
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说邪见心。与有漏心展转相缘。今欲说正见心。与有漏心展转相缘。故作此论。
谓先起一刹那正见或唯于未来正见聚。或总于未来有漏诸蕴。起有行相。
后起第二刹那正见。或唯于过去正见聚。或总于过去有漏诸蕴。起非常等行相。
如正见后生正见。于彼起非常等行相。如是正见后或生邪见。
于彼谤无有身见。执我我所。广说乃至无明不了。
又正见后或生无覆无记心。于彼起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是名正见。相应心与诸有漏心。展转相缘。
如正见心。无覆无记心应知亦尔。同不染故。如有心起无未来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
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说邪见心。与有漏心。展转相缘。今欲说邪见心。与无漏心展转相缘。故作此论。
谓先起一刹那邪见谤未来道。后入正性离生。起苦忍苦智。或集忍集智。于彼过去邪见聚。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缘行相。如是二心展转相缘。应知此中遮刹那遮流注。不遮时分。不遮众同分。不遮无始以来。
遮刹那者。谓必无有前刹那起邪见谤圣道。第二刹那即能入正性离生故。
遮流注者。谓必无有一流注中。先起邪见谤圣道。后即能入正性离生。
不遮时分者。谓初日分时。起邪见谤圣道。中日分时。即能入正性离生。
中日分时。起邪见谤圣道。后日分时。即能入正性离生。夜三分亦尔。
如是昼夜半月月时年诸位皆悉不遮。况众同分。无始已来。如邪见疑无明应知亦尔。同缘道故。
如有心起有未来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
问何故复造此论。答前说正见心。与有漏心展转相缘。今欲说正见心。与无漏心展转相缘。故造斯论。
谓先起一刹那正见。或唯于未来无漏心。或总于未来无漏诸蕴。起有行相。
后起圣道。或惟于过去正见聚。或总于过去有漏诸蕴。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缘行相。
如是二心展转相缘。应知此中诸有欲令唯共相作意无间起圣道者。彼遮刹那。不遮流注等。
遮刹那者。此有未来道心行相。是自相作意故。
诸有欲令二种作意无间皆起圣道者。彼亦不遮刹那。如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转相缘。
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说自相续心。与自相续心展转相缘。
今欲说自相续心。与他相续心展转相缘。故作斯论。
问此中说何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互相缘耶。答此中说根等地等道等。
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转相缘。根等者。谓同利根中根软根。
地等者。谓同依初静虑。乃至同依第四静虑。
道等者。谓同有漏。同无漏。同法智品。同类智品。同学同无学。
问彼二心云何相缘。答但缘彼心。非彼心所缘及能缘行相。
若缘彼心所缘及能缘行相者。则有自缘之过。
问亦有余智俱心展转相缘。何故但说他心智俱。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
有说。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有说。此中但说明了不杂易可知者。余智不尔。
问有多种他心智。此中为说何者。答说加行得离染得者。
问何故不说余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
有说。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有说。此中但说名义胜者。谓加行得。离染得者。是修所成。通慧所摄四支五支。胜静虑果。
有说。此智于境无有谬失。余则不尔。是以不说。
今因此文动尔焰海。如说。二心展转相缘。应知受等诸心所法相缘亦尔。又亦应说部界善等诸心相缘。
部者。谓见苦所断心。与见苦集修所断心展转相缘。见集所断心。与见苦集修所断心。展转相缘。
见灭所断。有漏缘心展转相缘。见道所断。有漏缘心展转相缘。见道所断。无漏缘心与无漏心。展转相缘。
应知无漏心亦展转相缘。修所断心展转相缘。修所断心与无漏心展转相缘。
应知修所断心。与见苦集所断心展转相缘者。谓善无覆无记。与无漏心。展转相缘者唯善。
界者欲界心。与欲色界及不系心。展转相缘。
色界心与色无色界及不系心。展转相缘。
无色界心。与无色界及不系心。展转相缘。
应知无色界心。与色界心展转相缘者。谓空无边处近分。
善等者。谓善不善无记心。各与三种心。展转相缘。唯除不善异熟。
以彼唯在五识身故。余无覆无记心。有展转相缘义。
又此中所说。邪见谤因谤果者。有四句差别。
谓或依因谤果。或依果谤因。或不依因谤果。或不依果谤因。
依因谤果者。如说。妙行恶行无果异熟。
依果谤因者。如说。一切士夫补特伽罗所受苦乐无因无缘。
不依因谤果者。如说。无有化生有情。
不依果谤因者。如说。无有妙行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