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48,775贴子:30,635,410
  • 5回复贴,共1

什么是乒乓球的饭圈现象(KIMI)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乒乓球的饭圈现象是指近年来在中国乒乓球领域出现的一种类似娱乐圈粉丝文化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如下:
1.粉丝群体组织化
粉丝们会自发组成后援会、个站、数据组等组织,进行有组织的应援活动。他们会统一名称、口号、应援色等,形成身份认同感。后援会通常负责组织线下观赛、接送机、应援物制作、生日应援等活动。
2.应援活动多样化
• 线下应援:粉丝们会在比赛现场穿着统一服装,举灯牌、喊口号,制作手幅、横幅、人形立牌等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 线上应援:粉丝们会在社交媒体上为运动员创建话题、转发动态、评论点赞,参与打榜活动,提升运动员的热度。
• 生日应援:在运动员生日时,粉丝会组织大型应援活动,如投放广告牌、包下大屏、制作应援视频等。
3.消费行为显著化
粉丝会购买运动员代言的产品、周边商品,甚至为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公益活动等进行集资应援。
4.社交媒体话语权争夺
粉丝会在社交媒体上维护运动员的形象,与其他粉丝群体或黑粉争论甚至互撕,试图引导舆论走向。部分极端粉丝甚至会攻击与自家偶像有竞争关系的运动员或其他公众人物。
5.运动员偶像化
粉丝将运动员视为偶像,不仅关注比赛成绩,还对运动员的个人生活和情感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
6.过度娱乐化
饭圈文化容易将竞技体育过度娱乐化,将焦点从比赛本身转移到运动员的个人生活和八卦上。
7.不理智追星行为
部分粉丝的不理智行为,如私生饭、网络暴力等,会给运动员带来困扰,甚至影响他们的训练和比赛状态。
影响
• 正面影响:饭圈文化提升了乒乓球运动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商业化发展,增强了运动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 负面影响:过度娱乐化和不理智追星行为可能会转移对比赛本身的关注,甚至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乒乓球的饭圈现象是时代变化的产物,它为乒乓球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需要在理性和激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21 09:53回复
    娱乐圈的饭圈现象不陌生,包括我这样的不怎么关注娱乐圈的老派理工男都亲历过。记得多年前有一次去武汉,下飞机的时候见到机场有一大群人拿着鲜花接人,我想这是什么人物如此隆重。后来看到一小伙在大家的簇拥下走出机场,周边的年轻人说是歌星陈楚声,我对这个名字一直没有印象,不过在登机时路过头等舱的时候好像见到他了,只是觉得穿着有些特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21 09:58
    回复
      乒乓球圈的饭圈现象其实和娱乐圈没啥区别,娱乐圈追星的不见得就对音乐或者演戏有多了解或多关注,他们关注的是人。至于为啥关注不得而知,反正把见得和艺术有关。大规模的粉丝是有资本操控的,毕竟娱乐圈是绝对需要流量的。
      体育圈其实一样,莎莎,大头的粉丝不见得会打球,少男少女,中年甚至老年人喜欢年轻人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体育明星是靠成绩说话的,粉丝也不见得对比赛有啥影响,顶级明星适应现场是必修课。但是为啥炒体育明星呢,其实和娱乐圈一样,管他是干什么的,只要能炒起热度就行。
      甭管啥圈子,只要涉及商业化就会有粉丝现象。影响有好有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21 10:07
      回复
        5.运动员偶像化
        粉丝将运动员视为偶像,不仅关注比赛成绩,还对运动员的个人生活和情感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
        单说这一条,十几年前就这样了
        不是现在才出现的


        IP属地:上海5楼2025-02-21 10:12
        收起回复
          感觉比娱乐圈逆天多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2-21 1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