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续书来看无名氏本人:这个续书者不认同宝玉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81~85回他多次批判了宝玉的生存价值观。并交代了他的价值观:养女儿不中用,终是别人家的人,养儿子不好,关系匪浅,81回开始强调功名利禄,科举进士,大谈八股文,强调宝玉大了,应该要入世,力图改变宝玉的形象,虽然后面续书尽量回归到宝玉存在的初衷和人生价值。这个续书者很显然应该是追逐名利仕途的,很可能还是一个科举进士,他写到大量有关官场政经方面的,对官场,政经非常了解,贾政出场频次急剧增加,这也是后40突出的一个特点,表明作者有大量从政经验。因为他内心深处无法真正理解宝玉的存在方式和人生观,所以他写不出贾宝玉前80回那种状态。另外大部分闺阁闲情也是很无聊的对话,宝玉对话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大跌,但也有一些闺阁闲情对话略有看头。另外人物形象塑造跟前80回有大变,很多人物形象巨变,如贾母对黛玉性情大变,面目狰狞起来,加之81~85回写的太糟糕,导致阅读者刚从80回过来时,一下子出现断层,阅读者会极度痛苦,86回开始逐渐好转,写作技巧,文笔逐渐有了看点。主人公塑造方面:81~96回把主人公完全写的变了一个人,真的傻乎乎的,啥都不懂,没有个性,甚至完全就是一个废物的感觉,后面逐渐好转,但乾坤已定,整体给人感觉主人公没有再带给我们太大有价值的东西,个人认为对主人公的描写基本上失败,因为宝玉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要么傻笑,不再是前80回那个爱人人,人人爱,活泼顽皮的宝玉,变成一个呆傻,似有可无的主人公,主人公似乎成了贾政。 续书文学艺术性评价:续书上限也挺高,有几个回目,场景片段写的非常好,但下限也很低,写的太直白,大篇幅流水账,有些枯燥无味,尤其是过场戏太多,大场景展开写的有,但比较少,无法充分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活动,对人物形象塑造深度下降太厉害,脸谱化,表面化。 贾家延世泽在119真的让人感觉有些无法接受,本来大篇幅已经写成悲剧了,就这里又把贾赦贾珍放回,宁国府府邸竟然归还了,让人大跌眼镜 ,属于最后一个败笔,否则我觉得虽然可能达不到原著的惨烈程度,但也够惨了。但续书者认为就应该这样安排,我们已经无法改变…… 此书的优点和值得肯定的地方:一方面他基本上很好的完成了前书对人物命运的安排,大的方向个人觉得没有问题就可以,我本人不追求必须按照原著来,续书者的发散与自我部分安排倒也问题不大。续书文笔前后出入很大,上限也挺高: 有几个场景和部分片段写的非常好,如黛玉抚琴,断情焚稿,薛宝钗出闺成大礼,黛玉命归离恨天。宝玉闻知黛玉死讯后做的那场梦(这个梦写的我觉得不比原著差,语言到艺术性个人颇为欣赏,我看到后感觉也挺厉害),以及王熙凤散花寺卜卦,贾雨村在破庙偶遇甄士隐的那段,文学艺术性,思想性也很高,颇有趣味,贾家抄家,贾母丧葬仪式,鸳鸯魂归灌愁海,王熙凤厉返金陵等大回目都是值得肯定的,关于三大家族衰败写的整体很不错,个人觉得从这个功力有前80回的5成功力,也挺凄惨的,基本上做到了原著预设的家忘人散各奔腾,家族倒塌,一片狼藉。无名氏续写上限也挺高,但有时候感觉他真的没有下限,啰嗦反复,热剩饭!这个续书者写发生的事件蛮好,闺阁闲情逸致就算了。总之无名氏续书功过参半,既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其重大缺陷,功力最多最多只有原著的3成。在文学思想性艺术性,风趣幽默上跟原著都相差很多,但即使这样,后人续书者依旧难以企及其高度。我个人愿意把带有脂砚斋和畸笏叟等人批语的前80回叫石头记,程高本120叫红楼梦。最后:个人觉得可以经常阅读欣赏其部分片段,回目,场景,也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不应该彻底驳倒,贬的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