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吧 关注:492,542贴子:22,997,807
  • 0回复贴,共1

听Deepseek锐评沪✌逆天发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锐评与建议:
#### 1. **学科偏科与学分困惑**学生自称“数学有天赋”,但成绩(A1 82、A2 94)并未显著突出,而英语“破罐破摔”却得高分,这可能反映出以下问题:- **学习方式偏差**:数学需要系统训练与深度理解,成绩未达预期或需调整方法(如加强基础概念、刷题质量而非数量)。- **学分分配质疑**:英语1学分与马院3学分的差异确实与部分高校课程设置逻辑不符,但需理性看待——马院课程属于国家高等教育必修内容,轻视可能导致挂科或影响毕业,建议调整心态,将其视为必须完成的“规则游戏”。
#### 2. **对马院课程的排斥**- **价值观冲突**:自称“无政府主义者”而拒绝学习马院课程,这种态度可能导致学业风险(如挂科、无法保研)。建议区分“个人价值观”与“现实规则”,马院课程是制度性要求,与其对抗不如策略性应对(如最低限度完成考核)。- **综合评分影响**:马院课程学分占比高,轻视可能拉低绩点,进一步削弱保研竞争力,需权衡利弊。
#### 3. **放弃保研的决策**- **保研价值低估**:保研是相对稳妥的升学路径,尤其是985高校保研机会(如能通过竞赛、科研弥补绩点)。完全放弃可能得不偿失。- **考研难度高估**:考研数一135分、英一85分属于顶尖水平(近年平均分:数一约60-70,英一约50),若无扎实基础与持续努力,目标过于理想化。建议参考历年真题,理性评估自身实力。
#### 4. **学习规划合理性**- **时间分配问题**:大一集中备考CATTI、六级,大二突击数学,可能导致专业课(如电路)基础薄弱。考研专业课(如电路125分)同样需要长期积累,不宜全部押后至大三。- **计划僵化风险**:过于详细的长期规划易受突发事件干扰(如健康、课程压力),建议保留弹性,分阶段调整。
#### 5. **地域自尊与心理压力**- **“上海人自尊”的局限性**:将“回乡”等同于“摆烂”隐含地域偏见,可能加剧心理负担。升学选择应基于个人发展而非地域面子,985考研或就业均是合理路径,无需自我设限。- **心理状态关注**:文中“赌上尊严”“发疯”等表述反映焦虑情绪,需警惕长期高压下的心理问题,建议寻求朋辈或专业支持。
---
### 总结建议:- **调整偏科策略**:数学加强基础训练(如《吉米多维奇》需配合错题复盘),英语保持优势的同时,适当分配时间给马院课程。- **重新评估保研**:若绩点可抢救(如提升马院课成绩),保研仍是性价比之选;若坚持考研,需尽早接触专业课(如电路),而非全部押后。- **理性设定目标**:数一135分需接近满分,建议分阶段目标(如大一末达到考研基础水平,大二强化)。- **平衡心态与规划**:接受制度约束,将马院课视为“必要之恶”;减少自我施压,关注过程而非单一结果。
**最终,无论是保研、考研还是就业,核心竞争力在于综合能力(如数学建模、英语实践、专业项目),而非单一分数。放下“自尊”包袱,务实规划,方能破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28 17:4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