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男不玩ml吧 关注:50,990贴子:1,620,004

《孙子兵法》【虚实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题解】(引用自中华书局版《孙子兵法》)
“势”是《孙子兵法》全书最重要的一大范畴,“奇正”与“虚实”等均为其所统领。《势篇》已探究了“奇正”的内涵,此篇则全力揭示“虚实”的意蕴,故以“虚实”二字命题。张预曰:“《形篇》言攻守,《势篇》说奇正。善用兵者,先知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盖奇正自攻守而用,虚实由奇正而见。故次《势》。”分别概括了《形篇》、《势篇》、《虚实篇》论述的重心,揭示了孙子依次编撰上述各篇的内在理路。综合孙子本篇所论,所谓“虚实”指的是军事实力的强弱优劣状况,以及针对这种状况而巧妙创造战机的作战方法与指导原则。深谙兵家三昧的唐太宗对本篇推崇备至,称颂道:“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矣。”(《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
军事将领若想取得对敌斗争的最后胜利,就必须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孙子在本篇第一段即对此作了精辟的揭示——“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这是使用“虚实”、“奇正”之术所欲达到的最佳状态,即李靖所谓“(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同上)。毛泽东在论及军队的主动权时指出:“一切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在战场、阵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即是军队的自由权。军队失掉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地位,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打败的危险。”(《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堪称是对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理论的最佳诠释。
孙子围绕“虚实”这一范畴在本篇展开的论述,均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目的。为了充分拥有战场上的主动地位,孙子提出了“避实而击虚”的著名原则。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敌情,准确判断敌人的兵力部署,查明何处为“虚”、何处为“实”,一拳击中软肋,使敌无力招架。在摸清敌情的同时,也要善于隐蔽我方实情,做到“形人而我无形”,以高明的伪装,迷惑、欺骗敌人,这样敌人才更容易暴露出弱点。
敌、我双方的“虚”与“实”,在孙子看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想方设法使敌人由有利转向不利,由强大转向虚弱,由主动转向被动,然后寻找战机,歼灭敌人。当敌众我寡时,“我专而敌分”可谓扭转我军不利态势的良方。“我专为一,敌分为十”,集中优势兵力,打击部分敌人,进而各个击破,彻底歼敌。
军事斗争形态多样,奥妙无穷。孙子在本篇深有感触道:“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此处的“微乎”、“神乎”与《老子》的“惚兮恍兮”,此处的“无形”、“无声”与《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绝不仅仅是表述上的偶然相近,而是在感受并揭示客观规律的复杂性上英雄所见略同,有着精神旨趣上一脉相承的关联。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6 00:00回复
    忘茳、求时空猎人辅助、rinayong13.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译文】
    孙子说:凡是先到达作战地区而等待敌人的就会安逸,后到达作战地区而仓促应战的就会疲惫。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能使敌人按照我方意愿而自动到达战区,这是因为敌人受到了利益的诱惑;能使敌人按照我方意愿而无法到达战区,这是因为敌人担心会有祸害。所以敌人安逸,能使它疲劳;敌人饱食,能使它饥饿;敌人安静,能使它骚动。向敌人急行军也无法到达的地方行进,快速到达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06 00:00
    回复
      【原文】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译文】
      部队行军千里而不劳累,是因为行进在敌人空虚薄弱的地区;进攻而必能取胜,是因为进攻的是敌人没有防守的地方。防守而必能巩固,是因为防守的是敌人无力攻下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军队,敌人不了解它该如何防守;善于防守的军队,敌人不知该如何进攻。微妙啊微妙,到了看不出任何形迹的地步;神秘啊神秘,到了听不见任何声响的境地,所以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06 00:00
      回复
        【原文】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译文】
        部队前进而敌人不能抵御,是因为袭击了敌人的空虚之处;部队撤退而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行军速度很快而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方想要开战,敌人即使有高垒深沟,也不得不与我军作战,是因为进攻了敌人必定要救援的地方;我方不想作战,在地上画出界限便可作为防守之地,敌人也无法与我作战,是因为诱导敌人产生并实施了错误的思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06 00:01
        回复
          【原文】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译文】
          使敌人暴露形迹,而我方却隐蔽实情,没有显示形迹,这样我方就能集中兵力,而敌人却分散兵力。我军的兵力集中而形成一个合力,敌人的兵力却分散为十,所以就等于是用十倍的兵力攻击敌人,这样我方兵力多而敌人兵力少;我方能做到以优势兵力攻击敌人的劣势兵力,那么有能力与我方作战的敌人就少了。我方与敌人作战的地方敌人并不知道,不知道,那么敌人防备的地方就多;敌人防备的地方多,那么与我方作战的敌人就少了。所以若在前面防守,那么后面的兵力就少了;若在后面防守,那么前面的兵力就少了;若在左边防守,那么右面的兵力就少了;若在右边防守,那么左边的兵力就少了。没有一处不防守,就没有一处不薄弱。兵力薄弱,是分兵防备对方的结果;兵力众多,是调动对方分兵防守自己的结果。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06 00:01
          回复
            【原文】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译文】
            所以能预先了解作战的地点,预先了解作战的时间,那就可以奔赴千里而与敌交战。不预先了解作战的地点,不预先了解作战的时间,那么军队中的左翼就不能救援右翼,右翼不能救援左翼,前部不能救援后部,后部不能救援前部,更何况在远则几十里、近则几里的范围内部署作战呢!按照我的估计,越国的军队虽多,但对于战争胜利的取得又有什么益处!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取得的。敌人即使众多,也可以分散它的兵力而使其无法与我争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06 00:01
            回复
              【原文】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译文】
              所以通过筹策计算,可以了解敌人计谋的得失;通过触动敌人,可以了解敌人的动静规律;通过有意制造假象,可以了解敌人的优势或薄弱致命之处;通过对敌人的试探性较量,可以了解敌人的强弱之处。所以向敌人制造假象的极致,是到达无迹可寻的境界;如果到达无迹可寻的境界,那么隐藏再深的间谍也不能窥探出真相,再智慧的人也不能想出对付我方的计谋。依据敌人的活动迹象而调兵遣将,向众人显示了取胜的结果,但众人却无法了解是如何取胜的。人们尽管都了解我方战胜敌人的外在形迹,却没有人了解我方战胜敌人的内在的奥秘。所以我方每次打胜仗的方法都不会重复,那是因为适应敌情变化而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战略战术。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06 00:01
              回复
                大块的看着有些费劲,分小块更好一些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06 00:01
                收起回复
                  【原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文】
                  用兵打仗的一般情况就像流水,流水的特性,是避开高处而往低处流,用兵打仗的特性,是避开敌人兵力集中而强大的地方,而攻击敌人兵力分散而虚弱的地方。水依据地形的变化而决定着水的流向,军队也要依据敌情的变化而制服敌人取得胜利。所以军队没有固定不变的态势,水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夺取胜利的人,可称为神。所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间的相克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春夏秋冬一年之内四季更迭,不会一直停留在某一季节而固定不变,白天有长有短,月光有晦有明。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06 00:02
                  回复
                    【来自d指导的总结】
                    **别硬刚,学会"挑软柿子捏"!**
                    就像打游戏闯关一样,关键有3招:
                    1. **专打对手的"软肋"**
                    发现敌人薄弱点(比如补给不足/士气差),集中力量猛攻;遇到敌人坚固的地方(比如重兵把守),就绕着走。就像打篮球专挑防守弱的人突破。
                    2. **让对手跟着你节奏走**
                    用假动作迷惑对方(比如假装要进攻东边),等对方主力被调开后,突然偷袭真正的目标(西边)。相当于你假装要发朋友圈吐槽同事,其实早就把关键证据发给老板了。
                    3. **永远掌握主动权**
                    灵活调整策略:敌人士气旺就暂避锋芒,敌人疲惫就立刻出击;敌人抱团就分散他们,敌人分散就逐个击破。就像打王者荣耀时,经济落后就先猥琐发育,等装备成型再团战。
                    核心就一句话:**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变着花样打,绝不头铁硬拼。** 生活中应对竞争,也是这个道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06 00:03
                    回复


                      IP属地:江苏11楼2025-03-06 00:05
                      收起回复
                        能不能来个省流版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3-06 00:36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06 01:02
                          回复
                            字太多了,不看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06 01:05
                            收起回复
                              抢先手,拿节奏,打游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06 07: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