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东清彦创作的漫画《四叶妹妹》(角川),的隔约三年发行了最新的第15卷。这部作品从2003年开始连载,讲述的是有着如同四叶草般绿色发型的5岁少女四叶,和最喜欢的爸爸一起全力享受日常生活的故事。本作在国内外累计发行突破1730万部,是一部很受欢迎的漫画。为纪念最新刊的发行,在东京都内的某个地方——四叶工作室,我们对东清彦先生进行了采访。
想要描绘的是四叶,而不是四叶的故事。
——第15卷的发售日,编辑部运营的官方推特(@428and_tweet)上发布了这样一条内容:“本打算与作者和读者相伴走过大约20年的人生,没想到竟然真的度过了这么久的时间。” 请问东先生您自己有着怎样的感慨呢?
东清彦(以下用“东”代替):四叶妹妹的官推不是我写的,所以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并没有特别到能称之为感慨的情绪。倒也没有时光飞逝的感觉,也没有切实感觉到这部作品已经连载了这么长时间。但是,在开始连载之前,我就觉得《四叶妹妹》肯定会是一部长篇作品。
——是因为它并不是具有起承转合的故事性很强的漫画,而是一部不断延续日常的漫画吗?
东:我觉得它大概会连载很长时间,但我也没有想过具体会持续多久。就像您说的那样,因为画的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的日常,所以也没有必要让时间快进。就算快进了,也还是一样平常的日子。一卷中的时间大概是过了一周左右。现在出到了第15卷,作品中的时间是12月初,所以说要画到第二年的话,在现实中还得花上好几年呢。确实会连载很长时间啊。
——四叶一开始诞生时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
东:简单来讲就是“笨蛋”。讨人喜欢的笨蛋。最近感觉和第1卷的时候相比,她也增长了一些智慧。不过,与其说四叶是笨蛋,倒不如说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本来就都是这样,所以看着她的时候还是很有趣的。幸好《四叶妹妹》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所以四叶也不用顺着故事情节去进行一些解释性的言语或行动,她可以随心所欲。
——为什么几乎完全不涉及四叶和爸爸的邂逅,以及四叶的过去呢?
东:因为这不是一部描绘那些东西的漫画啊。基本上还是搞笑漫画。在创作《四叶妹妹》的时候有一些规则。比如尽量不使用效果线、集中线、拟声词之类的手写文字,边框线只使用水平和垂直的,所有页面都单页独立,回忆场景也禁止出现。
基本上也禁止将焦点放在四叶以外的世界。比如说,只有爸爸、巨无霸和安田的故事,或者只有风香和志麻的故事。虽然画出来可能会很有趣,但基本上不会那样做。因为这不是《“和”四叶妹妹》啊。
——确实。
东:在第1卷里,画了住在隔壁的绫濑家的故事,但那确实有点偏离主线了呢。毕竟《四叶妹妹》的主线是四叶。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坏人出现的世界,那是因为这部漫画描绘的是被爸爸守护着的四叶的世界。我觉得像四叶这样的孩子所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挺好的,而且这也不是一部专门去描绘恶意和残酷的漫画。
时隔3年的新刊中被打破的所谓“禁忌的演出”是?
——在第15卷中首次打破了那个禁忌,有什么原因吗?在买书包的故事中加入了爸爸的回忆,我觉得这是《四叶妹妹》史上值得铭记的名场面……
东:《四叶妹妹》的历史吗!?要说理由的话,嗯,就是 “这样也行吧”,这种感觉。大体上开始创作每一卷的时候都会确定一个概念,第15卷的主题是 “四叶和爸爸”,不过对于书包这个故事,我觉得或许难得地需要加入回忆。因为平时不怎么画回忆场景,创作的时候想过是不是要把框外面涂黑之类的,一边参考其他漫画一边画。虽说这是个禁忌,但也不是绝对禁止。之所以设定这个禁忌,是为了不让这部作品变得太像漫画那样,避免轻易地使用漫画技法,就是这个意思。
——不像漫画那样,也就是说,是为了不让作品显得太像编造出来的东西,是这个意思吧?
东:是这样……吗?我自己看漫画的时候,也喜欢看那些大量运用各种技法的作品,所以我觉得这只是我个人的创作偏好。《四叶妹妹》就像是在四叶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生活中,截取了一部分展现出来,而我感觉回忆这种表现手法不太符合这种印象。这次,因为是爸爸在回忆,所以就觉得“这样也行吧”。但如果是四叶的回忆,我觉得就不太能用这种手法了。
——原来如此。看到四叶成长的样子,爸爸陷入沉思,这和为四叶的过去营造出故事性是不同的,并不会妨碍展现四叶当下的生活状态呢。
东:是,是这样吗?嗯,大概爸爸看着四叶会有所感触吧。我和风香是一样的,就算去书包店取材,看到背着书包的孩子,也只是会觉得 “真有意思啊”。孩子背上书包后,书包看起来比想象中要大很多,我甚至觉得说这是书包自己在走路也不为过呢。
——像去逛书包店之类的,您一定会去取材,这是为了追求真实性吗?
东:之所以去取材,是因为我不擅长凭借想象来作画。取材其实挺麻烦的,要是只靠想象就能画出来的话轻松一点多好啊,可我也想不出什么特别有趣的东西。所以要画书包店的话就会去书包店,要画捡石头的话就会去捡石头。
而且观察小朋友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在取材呢。一边想着“做点什么有趣的事嘛”,一边观察着他们。侄女之类的身边的小朋友是绝佳的取材对象,但问题是他们很快就长大了,会错过最佳时期。我会在附近的公园竖起耳朵听人们的对话,观察新认识的小朋友们,就这样循环往复。有时候也会有“就用这个了!”的想法,比如说在第15卷中,美丽(四叶隔壁家三姐妹中的小妹·惠那的朋友)被爸爸问到“你想吃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没有过敏的东西,所以吃什么都可以”。
——啊,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呢。原来如此,确实是那种必须要确认一下的事情呢。
东:实际上,那是小朋友对我说的话。我当时也很惊讶,心想着 “现在的小朋友都这么回答问题的吗!?”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哪个小朋友会去注意这种事情。不过,倒也不是说我想借此去宣扬确认自己是否过敏这件事有多重要啦(笑),怎么说呢…… 单纯就是觉得很有意思。就想着,啊原来是这样,现在的小朋友是这样的啊。所以就试着把它放进作品里了。只是很遗憾,能够直接照搬的情况并没有那么多呢。
——四叶的言行实在太奇怪了,有时候我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笑)。
东:那样的话就太好了。不过,虽然大家经常说小朋友很有个性,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常识,所以才会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或是把大人说过的话不明所以地再说一遍罢了。我觉得这和所谓的有个性还是有点不一样的。不过,与生俱来的个性确实是存在的,有养育孩子经验的人应该马上就能明白吧,就算是同一个家庭的孩子,长女和次女即便都才一岁,性格也明显不同。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