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买刀真的会上瘾
最近吧里好像流行斜刃,虽然我之前只有wunderbar和领事,但我一直认为斜刃过于激烈,而且因为结构关系,刀头还稍显笨重,并不适合日用,只有皮肤状况好的时候,我偶尔会拿出来追求一把剃净度。当然,作为收藏癖,我还是把L1L2L3给买齐了,对比下来,wunderbar作为rr的斜刃巅峰,地位无可撼动,甚至可以说是我用过最好用的斜刃,没有之一,新版的superslant只是rr为市场和成本做的妥协产物。喜欢斜刃的趁现在还收得到,赶紧入手吧。如果买不到想拿superslant代替的话,就买L3,和wunderbar最像。
回归正题,湿剃的历史上,有一把刀,地位是任何刀也无法撼动的,那就是吉列Tech,无论是狼人,还是rex,rr,都有不少参考tech的设计,甚至狼人直接就说,它的wr2是参考了百利的171的山寨tech设计(真奇怪他怎么不去买把古董吉列)。
其实吉列Tech古董刀也不贵,品相差的1,2百闲鱼上不少,好一点4,5百,再加一点搞个rex的镀金翻新做收藏,也不错。当然,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Tech的现代复刻,也就是feather AS D2和RR Tech2/百利BR171
一、feather AS D2
羽毛是我的第一把刀,14年还是15年亲戚从日本带回来的,那时还没什么人玩湿剃,市面上买的到的de刀,只有吉列超级蓝,其实那把也算Tech复刻,不过那把刀太容易锈了,用不了几次就会坏。
asd2作为12年上市的老刀,十几年前的设计放到今天来说,肯定是跟不上了。粉末冶金的制造工艺精度不如cnc,导致这把刀效率太低不说,还深度绑定羽毛刀片,可用的角度也小,虽然上脸感觉特别温和,但别被骗了,这把刀易用性奇差。
当然,也不是没有优点,asd2装上羽毛刀片,刀片的锋利度可以弥补刀头效率低的缺点,如果使用得当,准确找到刀头的剃须甜区,这把刀划过脸颊,可以做到不伤角质层的BBS,也就是完全无伤,这点非常适合敏感肌的日刮,这点是其他刀很难做到的。
二、RR Tech2/百利BR171
图我发在下面了,你们仔细看看,这两把刀有区别吗?
虽然rr和百利从没有承认两者的关系,但从我把两把刀放一起对比,互换手把和刀头进行剃须得出的结论,这两把刀没区别,应该就是百利给rr代工的。硬要说区别的话,Tech2镀层会厚一点,百利要是拧紧把手,底板镀层就破相了,Tech2可以多坚持2,3次。
这两把刀有一点奇葩,就是不兼容其他手柄,虽然都是m5螺纹,但是螺纹似乎比较厚,遇上比较精密的手柄,比如r41gs和rr的不锈钢柄,死活是装不上的,帝诗的钛柄勉强拧的上,但是螺纹的镀层就废了,等着锌合金螺纹烂吧,我因此报销过好几把了。
实际上脸感受,这两把刀要比Tech多一点刀片感,虽然也是温和取向,但是剃净度会明显高一点,比asd2高不少,角度也非常好找,继承了Tech的优点的同时,整体感觉就是Tech的升级版。
考虑到百利只要十几块的价格(不谈rr),性价比那是突破天际,这里插一句,百利老老实实在171的,搞什么大胡子,波塞冬,一把比一把难用,真不如把171和tto的179搞搞好,换一个不锈钢材质,精度再做高一点,我真的要吹爆。









最近吧里好像流行斜刃,虽然我之前只有wunderbar和领事,但我一直认为斜刃过于激烈,而且因为结构关系,刀头还稍显笨重,并不适合日用,只有皮肤状况好的时候,我偶尔会拿出来追求一把剃净度。当然,作为收藏癖,我还是把L1L2L3给买齐了,对比下来,wunderbar作为rr的斜刃巅峰,地位无可撼动,甚至可以说是我用过最好用的斜刃,没有之一,新版的superslant只是rr为市场和成本做的妥协产物。喜欢斜刃的趁现在还收得到,赶紧入手吧。如果买不到想拿superslant代替的话,就买L3,和wunderbar最像。
回归正题,湿剃的历史上,有一把刀,地位是任何刀也无法撼动的,那就是吉列Tech,无论是狼人,还是rex,rr,都有不少参考tech的设计,甚至狼人直接就说,它的wr2是参考了百利的171的山寨tech设计(真奇怪他怎么不去买把古董吉列)。
其实吉列Tech古董刀也不贵,品相差的1,2百闲鱼上不少,好一点4,5百,再加一点搞个rex的镀金翻新做收藏,也不错。当然,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Tech的现代复刻,也就是feather AS D2和RR Tech2/百利BR171
一、feather AS D2
羽毛是我的第一把刀,14年还是15年亲戚从日本带回来的,那时还没什么人玩湿剃,市面上买的到的de刀,只有吉列超级蓝,其实那把也算Tech复刻,不过那把刀太容易锈了,用不了几次就会坏。
asd2作为12年上市的老刀,十几年前的设计放到今天来说,肯定是跟不上了。粉末冶金的制造工艺精度不如cnc,导致这把刀效率太低不说,还深度绑定羽毛刀片,可用的角度也小,虽然上脸感觉特别温和,但别被骗了,这把刀易用性奇差。
当然,也不是没有优点,asd2装上羽毛刀片,刀片的锋利度可以弥补刀头效率低的缺点,如果使用得当,准确找到刀头的剃须甜区,这把刀划过脸颊,可以做到不伤角质层的BBS,也就是完全无伤,这点非常适合敏感肌的日刮,这点是其他刀很难做到的。
二、RR Tech2/百利BR171
图我发在下面了,你们仔细看看,这两把刀有区别吗?
虽然rr和百利从没有承认两者的关系,但从我把两把刀放一起对比,互换手把和刀头进行剃须得出的结论,这两把刀没区别,应该就是百利给rr代工的。硬要说区别的话,Tech2镀层会厚一点,百利要是拧紧把手,底板镀层就破相了,Tech2可以多坚持2,3次。
这两把刀有一点奇葩,就是不兼容其他手柄,虽然都是m5螺纹,但是螺纹似乎比较厚,遇上比较精密的手柄,比如r41gs和rr的不锈钢柄,死活是装不上的,帝诗的钛柄勉强拧的上,但是螺纹的镀层就废了,等着锌合金螺纹烂吧,我因此报销过好几把了。
实际上脸感受,这两把刀要比Tech多一点刀片感,虽然也是温和取向,但是剃净度会明显高一点,比asd2高不少,角度也非常好找,继承了Tech的优点的同时,整体感觉就是Tech的升级版。
考虑到百利只要十几块的价格(不谈rr),性价比那是突破天际,这里插一句,百利老老实实在171的,搞什么大胡子,波塞冬,一把比一把难用,真不如把171和tto的179搞搞好,换一个不锈钢材质,精度再做高一点,我真的要吹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