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由姚广孝,解缙总编,二千名学者在1403年—1408年编成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该书共辑有当时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其中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著作。
该书被《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以上是摘录的简介,这里关键要强调的是1,《永乐大典》修书过程中,对收录书籍未做任何修改,采用兼收并取方式,尽量保持书籍原始内容。且未曾因此而搜夺民间藏书,更未曾毁书禁书,这是跟清编《四库全书》搜书毁书根本的区别。2,《永乐大典》是属于类书,也就是主要以词条编目从典籍中摘抄为主的百科全书。而不是《四库全书》那种以全文藉录形式为主的丛书。这是本质的区别。3,永乐大典的保存情况: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令人抄写一本副本,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完工。明末清初:正本下落不明,疑毁于此时的战火。亦有可能藏于永陵。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缺失2422卷,有千余册不知所终。光绪二十年(1894年):翁同和入翰林院查点,仅存八百余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外国使馆,6月23日,位于英国使馆北邻的翰林院遭纵火,《永乐大典》几乎全部遭到焚毁,所余无几。翰林院内仅存六十四册被陆润庠运回府中。今天藉录的中华书局版的《永乐大典》已达797卷,占现存总数的99%。4,因此,以《永乐大典》的体例,藉录的各种古籍的内容绝大部分的情况是:内容散布在各个不同角度的编目词条里面,所以你并不能只看到个别几本永乐大典,就能学会诸如《海岛算经》的系统知识。
所以,什么外国抄了《永乐大典》就学会了中国的科技都是妄言。这其实是西史狂信徒反串的造谣。这种谣言才是弱质的体现,千万别不明真相跟风胡说八道。抄袭中国科技的是1580年传教士罗明坚开始进入中国以后(包括在澳门),传教士开始疯狂往欧洲剽窃大明科技。1582年《格里高利历》照抄《授时历》。十七世纪所谓的启蒙时代梅森教士的《和谐音概论》抄袭了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帕斯卡三角抄袭了杨辉(贾宪)三角,“卡瓦列里原理”抄袭了“祖暅原理”,王文素高阶方程解法,导数的意义(这是微积分的基础)具体见前面几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