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
事件概览
2023年8月,山西大同市阳高县一起“订婚QJ案”引发关注。报道称,5月初,当地一对男女订婚回门宴后于婚房发生关系后女子控告被QJ,男子席某某家属称女子因“房本未加名”而报案。舆论普遍质疑女子“以婚骗财”。当年12月25日,阳高县法院通报一审判决结果称,查明“席某某强行与被害人发生X关系”等事实,以强奸罪判处席某某有期徒刑3年,被告人当庭上诉。审判后,法院发布审判长就本案答记者问的内容,详尽地回答了“被告人存在强行拖拽、扣留女方手机”等细节和审理依据,扭转舆论态势。2024年1月25日,席某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女子返还彩礼。3月28日,阳高县法院对本起彩礼纠纷案进行宣判,称女子已于立案前将彩礼及戒指退还至婚介服务部,席某某母亲两次拒绝领取,故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4月8日,席某某家属称接到大同市中院的通知,刑事案件二审延期至6月8日。
应对评点

由于该案审理周期较长、出现衍生民事案件、媒体片面报道影响公众认知等多方面因素,舆论场声音嘈杂,并呈现“长尾效应”。面对复杂的舆情态势,阳高县人民法院在舆情应对速度与动态发布方面暴露出一定问题。在2023年8月舆情爆发初期,阳高县法院未及时进行回应,导致舆情压力持续并后移,虽然法院对QJ案作出一审判决后,及时将案件通报与法官释法说理相配合,一定程度上扭转舆论态势。但综观舆情发酵全程,阳高县法院除通报及解释判决结果外,并未主动发布其他动态信息,舆论引导力度无法匹配汹涌的网络舆情,尤其是在涉案一方持续炒作案情的形势下,当地缺乏统筹引导策略,如对彩礼纠纷案只是通报审判结果,刑事案件二审进展信息由被告人家属透露、媒体转发,法院则落后于舆论等,很容易再度陷入舆论危机中。
经验·教训
在当前性别对立严重的舆论环境中,涉及“彩礼”“相亲”等婚恋因素的案件具有较大的潜在舆情风险,一经曝光,往往能引发广泛围观,自媒体也“闻风而动”,恶意炒作,导致舆情愈演愈烈,趋于复杂。总结大同“订婚QJ案”的舆情引导得失发现,政法机关在应对此类涉婚恋纠纷类舆情时,需要坚持“早发声、多发声、会发声”的引导理念,既需提升舆情回应速度,更需加强回应质量,尤其是面对涉案一方持续性单方面爆料、网络媒体与自媒体“带节奏”炒作等复杂情况时,要增加发声频次,以动态的官方声音填补舆论场,同时在案件宣判等重要节点,设置释法说理、答疑解惑等环节,以完备的官方回应提升舆论引导效果。
事件概览
2023年8月,山西大同市阳高县一起“订婚QJ案”引发关注。报道称,5月初,当地一对男女订婚回门宴后于婚房发生关系后女子控告被QJ,男子席某某家属称女子因“房本未加名”而报案。舆论普遍质疑女子“以婚骗财”。当年12月25日,阳高县法院通报一审判决结果称,查明“席某某强行与被害人发生X关系”等事实,以强奸罪判处席某某有期徒刑3年,被告人当庭上诉。审判后,法院发布审判长就本案答记者问的内容,详尽地回答了“被告人存在强行拖拽、扣留女方手机”等细节和审理依据,扭转舆论态势。2024年1月25日,席某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女子返还彩礼。3月28日,阳高县法院对本起彩礼纠纷案进行宣判,称女子已于立案前将彩礼及戒指退还至婚介服务部,席某某母亲两次拒绝领取,故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4月8日,席某某家属称接到大同市中院的通知,刑事案件二审延期至6月8日。
应对评点

由于该案审理周期较长、出现衍生民事案件、媒体片面报道影响公众认知等多方面因素,舆论场声音嘈杂,并呈现“长尾效应”。面对复杂的舆情态势,阳高县人民法院在舆情应对速度与动态发布方面暴露出一定问题。在2023年8月舆情爆发初期,阳高县法院未及时进行回应,导致舆情压力持续并后移,虽然法院对QJ案作出一审判决后,及时将案件通报与法官释法说理相配合,一定程度上扭转舆论态势。但综观舆情发酵全程,阳高县法院除通报及解释判决结果外,并未主动发布其他动态信息,舆论引导力度无法匹配汹涌的网络舆情,尤其是在涉案一方持续炒作案情的形势下,当地缺乏统筹引导策略,如对彩礼纠纷案只是通报审判结果,刑事案件二审进展信息由被告人家属透露、媒体转发,法院则落后于舆论等,很容易再度陷入舆论危机中。
经验·教训
在当前性别对立严重的舆论环境中,涉及“彩礼”“相亲”等婚恋因素的案件具有较大的潜在舆情风险,一经曝光,往往能引发广泛围观,自媒体也“闻风而动”,恶意炒作,导致舆情愈演愈烈,趋于复杂。总结大同“订婚QJ案”的舆情引导得失发现,政法机关在应对此类涉婚恋纠纷类舆情时,需要坚持“早发声、多发声、会发声”的引导理念,既需提升舆情回应速度,更需加强回应质量,尤其是面对涉案一方持续性单方面爆料、网络媒体与自媒体“带节奏”炒作等复杂情况时,要增加发声频次,以动态的官方声音填补舆论场,同时在案件宣判等重要节点,设置释法说理、答疑解惑等环节,以完备的官方回应提升舆论引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