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3,970贴子:3,266,234
  • 14回复贴,共1

众生平等又不平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25-03-28 12:35回复
    从本质来讲,大家都是生意人,学佛是为了所谓的真实利益,如此而已。但从相上来讲,农民是和天地做生意的,工人是和山河做生意的,商人是和工农做生意的,官员是和民众做生意的,这样子,就贵贱有序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利有余。


    IP属地:河南2楼2025-03-28 12:39
    回复
      做生意嘛,就有亏有赚,赚了别狂,亏了别怨,是谓人品。


      IP属地:河南3楼2025-03-28 12:41
      回复
        生死平等,生到死不平等。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28 12:44
        收起回复
          生起颠倒 妄想,是有分别心。
          .
          明心,是平常心 平等心,无分别心。
          无人相 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见性是什么?这跟道家 道教的非常相似,是见到“一物”。
          .
          佛教中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破除执着的核心教义,旨在帮助修行者超越表象、回归本心。
          这四者层层递进,分别从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众生本质到生死观念,引导人摆脱一切外在与内在的束缚,最终实现心灵的自由。
          .
          一、无人相:打破人际分别
          "无人相"强调以平等心对待他人,不被身份、地位、外貌等标签所迷惑。
          例如,面对乞丐与富翁时,不因财富差异产生高低评判;在冲突中,不因对方身份而预设立场。这种视角能消解偏见,促进共情。历史上高僧与屠夫论道、佛陀接纳妓女弟子的故事,正是破除"人相"的实践﹣﹣透过社会角色看到“众生平等”的佛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28 12:58
          回复
            你明心了,下一步才能见性,见到“一物”。
            见到“一物”后,才有种种神异。
            .
            众生平等,只是处在的修行阶段 不同。
            阅历不同 认知不同 积累不同…………
            在本质上,这个“一物”是平等的,其本质一样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28 12:58
            回复
              世人不知有因果,因果何曾饶过谁?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弘一法师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28 14:44
              收起回复
                众生并不平等,众生的个体差异非常的巨大,众生平等的情况,寥若晨星,众生不平等的情况如恒河沙,先研究众生不平等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28 17:31
                收起回复
                  佛说众生平等,是说众生在佛眼里平等。而外道之人认为人分几等。你若开佛的知见,众生自然平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28 18: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