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个车是真好看吧,很符合我对山地车架的原始审美
,尤其是这个比较平的上管,个人的感觉是比前后三角整个都变成一个大三角,后上叉和上管都平行或者共线的好看。那就很好奇,为什么目前见到的相当多,包括连xc车也是,都更倾向于一个上管和后上叉接近平行的角度?或者说看起来没有这个exceed这么显眼?

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就是这个坐管夹,这种靠推的座管固定方式,好看肯定是比形变坐管夹要好看的,毕竟是把车架外面要形变的那截给拿掉了,就感觉很简洁,线条很流畅。不过公路看见不少,在山地领域见到得的确很少,反正我是没见过几个,主要是因为这种对于升降座管不是很友好吗?是不是存在一个受力不均的问题?

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呢,倒是能稍微联系一下,如果座管高度不变,在使用形变坐管夹的时候,为了给形变槽留出足够的高度,倒是必须增大这个上管的坡度了,那这种靠顶的座管固定方式,真的不好吗
,我是挺喜欢这个车的外观的,想来能设计成这样,应该和这个座管的固定方式关系挺大的


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就是这个坐管夹,这种靠推的座管固定方式,好看肯定是比形变坐管夹要好看的,毕竟是把车架外面要形变的那截给拿掉了,就感觉很简洁,线条很流畅。不过公路看见不少,在山地领域见到得的确很少,反正我是没见过几个,主要是因为这种对于升降座管不是很友好吗?是不是存在一个受力不均的问题?

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呢,倒是能稍微联系一下,如果座管高度不变,在使用形变坐管夹的时候,为了给形变槽留出足够的高度,倒是必须增大这个上管的坡度了,那这种靠顶的座管固定方式,真的不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