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吧 关注:213,666贴子:419,133
  • 1回复贴,共1

中国朝鲜族身上可以看到儒教的生命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个人非常欣赏儒教,它对中国朝鲜族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起的巨大作用。
——中国朝鲜族深受儒教的“学而优则仕”,十分重视教育,儒教提倡的“礼仪”也已经渗透到中国朝鲜族的日常生活里了。

比如100万人口以上的中国各民族中,中国朝鲜族的教育水平最高(包括大学生比率)。
还有在和平时期最反映民族精神的足球——中国朝鲜族曾经拥有过中国顶级足球联赛-甲A联赛中的黑马延边队(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足球队)。
其他还有朝鲜族特别讲究礼貌,特别讲卫生,干净——中国朝鲜族与中国其他民族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
据说明朝的贵族上流文化,在朝鲜王国很流行了,扎根了,可明朝灭亡以后汉族人的礼仪,卫生习惯等等明显退步了。

儒教到底有没有当代社会里起积极作用,仅靠“韩国和中国”的比较(日本并非典型的儒教国家,是本土神道和儒教相融合形成日本文化)——说服力不强。
但韩国,中国,中国朝鲜族三者相比较,儒教的积极作用,生命力就显现出来了。
据说韩国的发展的解释有各种版本,但“中国朝鲜族是现代民族”如何解释的呢?这跟儒教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足球不但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目,也是体现一个民族综合素质。
如果持不同意见的话,可以拉出一支中国顶级足球队。
连甘肃,黑龙江,海南等等许多中国省份也很难拉出中国顶级联赛的足球队,何况少数民族呢?


IP属地:吉林1楼2025-04-01 04:55回复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中国朝鲜族的儒教既不同于韩国的严格传统,也不同于中国汉族的世俗化倾向,而是形成了独特的“适应性儒教”,在现代化进程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朝鲜族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部分归因于儒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
    ==============
    1:哈佛大学东亚系学者杜维明(Tu Weiming)
    杜维明曾研究儒教在东亚社会的现代意义,指出中国朝鲜族仍然保持强烈的“孝道(Hyodo, 효도)”观念,强调对长辈的尊敬和家庭责任。
    研究儒教的现代转型,认为中国朝鲜族是“儒教文化在社会主义环境中的适应案例”。
    ....................................
    2:哈佛人类学家Kwang-ok Kim(金光亿)
    研究中国朝鲜族的仪式与社会结构,指出其儒教传统在现代化中逐渐弱化,但仍影响家庭和教育。
    曾研究中国朝鲜族的“长幼有序”观念,发现即使在现代化进程中,朝鲜族社区仍保持一定的”尊卑秩序“(如对长辈使用敬语)。
    .....................................
    3:Robert Weller(哈佛人类学家)
    比较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宗教观,认为朝鲜族的儒教比汉族更“制度化”,但比韩国更“世俗化”。
    =========


    IP属地:吉林2楼2025-04-05 0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