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 魔术师 (The Magician) 『结局:万象操控』 意象:一手打麻将,一手指挥总力战,背后是服务器机房。 描述:部分高玩/社区意见领袖,在混乱中发现了财富密码。他们熟练运用舆论工具、带节奏、反串、拉踩,将社区矛盾玩弄于股掌之间。一边在BA社区扮演“纯洁守护者”,一边在雀魂圈子享受“竞技乐趣”,甚至暗中推动更多争议联动,从中吸取流量和关注度。他们是混乱的根源,也是混乱中唯一的“赢家”,只要有网络,他们的戏法就永不落幕。
II - 女祭司 (The High Priestess) 『结局:沉默的智库』 意象:图书馆深处,一位少女戴着耳机,冷漠地看着屏幕外的争吵。 描述:喧嚣过后,一部分玩家选择潜伏。她们不再参与任何公开讨论,只是默默观察、记录、分析。她们可能在私密小群里交换情报,或是在个人笔记里撰写长篇分析报告。她们洞悉了事件的本质,掌握了社区的潜流,但选择将知识秘而不宣。也许在未来某个关键节点,她们会突然发声,揭示被遗忘的真相;也许,她们将永远作为旁观者,守护着无人知晓的“历史”。
III - 皇后 (The Empress) 『结局:应许之地』 意象:精心装扮的个人空间(小屋/咖啡厅),只摆放着最“安全”的学生。 描述:为了寻求绝对的情感慰藉和安全感,部分玩家彻底转向“圈地自萌”。他们只关注BA本体中最符合自己心意的角色和剧情,屏蔽一切外部信息和节奏,将游戏和社区打造成一个完美的温室。任何可能引发不适的内容(包括某些官方剧情)都被视作异端。他们像呵护珍宝一样维护着这份小小的、纯净的“后宫”,并在同好小圈子内互相肯定,享受着虚幻而温暖的丰饶。
IV - 皇帝 (The Emperor) 『结局:ML 宪兵队』 意象:身穿制服,手持扩音器,在贴吧广场巡逻。 描述:极端ML派夺取了社区话语权,建立了严苛的“思想钢印”制度。任何对ML原则的质疑、对联动行为的洗地、甚至是对角色个人剧情的“不忠诚”解读,都会遭到严厉的批斗和驱逐。“ML不绝对,就是绝对不ML”成为最高指示。社区变成了冰冷的军营,曾经的老师们如今是纪律严明的士兵,日复一日地捍卫着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规则,容不得半点沙子。
V - 教皇 (The Hierophant) 『结局:神圣法典』 意象:一本厚重的、写满社区“教条”的书被高高举起。 描述:经过此次事件,社区形成了一套不成文但极具约束力的“ML原教旨”。过去的言论、大佬的解读、甚至是对官方暗示的过度引申,都被奉为圭臬。新玩家入坑必须先学习“教义”,发言需符合“规范”。对“异端”(如杂食党、CP党)的讨伐成为常态。游戏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维护这套传承下来的“信仰体系”,任何偏离传统的行为都被视为对整个群体的背叛。
VI - 恋人 (The Lovers) 『结局:离婚冷静期』 意象:两块大陆隔海相望,中间是破碎的桥梁。 描述:《碧蓝档案》吧与《蔚蓝档案》吧(国服相关贴吧)彻底切割,仿佛一对因价值观不合而分手的恋人。双方互相拉黑、隔空喊话,指责对方背叛了“初心”。每一次官方更新或节奏,都会成为新的攻击点。曾经的共同记忆变成了互相伤害的武器。玩家被迫在两个“家庭”中做出选择,但无论选择哪边,都意味着与另一部分过去的自己决裂。
VII - 战车 (The Chariot) 『结局:冲锋!然后呢?』 意象:一辆绑满喇叭和标语的卡车,停在空无一人的大楼前。 描述:主战派的愤怒化为实际行动——刷差评、举报、租广告卡车抗议。他们意志坚定,行动力强,一度声势浩大。然而,目标《雀魂》社区构成复杂且核心用户稳固,攻击效果甚微。如同驾驶战车冲向坚固的城墙,勇气可嘉,但最终只是撞得头破血流。激情过后,只留下一地鸡毛和旁观者的嘲笑,以及无处安放的挫败感。
IX - 隐士 (The Hermit) 『结局:单机化生存』 意象:深夜,独自一人在基沃托斯漫步,与NPC互动。 描述:彻底厌倦了社区纷争,许多玩家选择回归游戏本身,并以一种近乎单机的方式游玩。他们关闭社交功能,不看论坛,不加群聊,只专注于培养角色、推进剧情、享受游戏美术和音乐。外界的节奏风暴与他们无关,基沃托斯的和平才是唯一真实。他们提着灯笼,在喧嚣的网络世界中照亮自己的一小片宁静角落,独自寻求意义。
X - 命运之轮 (Wheel of Fortune) 『结局:轮回不止』 意象:一个巨大的轮盘旋转,指针最终指向“新的节奏”。 描述:风波平息了?并没有。这次联动事件只是漫长“二游战争史”中的一环。过段时间,新的联动、新的剧情、新的节奏又会涌现,引发新一轮的争吵、分裂与站队。玩家群体如同被命运之轮裹挟,不断重复着相似的剧本。今天的主角明天可能成为配角,今天的敌人明天可能因共同的“新敌人”而短暂联合。一切都在变化,一切又似乎从未改变。
XII - 吊人 (The Hanged Man) 『结局:换个角度看NTR』 意象:倒吊着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上下颠倒的。 描述:在无休止的争吵和官方的冷处理后,一些玩家经历了认知的颠覆。他们开始反思“ML”的本质,质疑“赛博独占欲”的合理性。有人选择“放手”,接受角色在不同作品/设定中的多面性;有人甚至开始从扭曲中发掘新的“美学”,将曾经视为剧毒的NTR要素解读为另类萌点。这种被迫的视角转换,虽然痛苦,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思想解放(或者说彻底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