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隆绪是最离谱的皇帝,这个人的为人和能力都被高估。就是因为他的庙号好看,他在位的前27年(982—1009)都是萧绰执政的,在位的后22年(1009年11月—1031)才是他自己执政的,后面的那段很平庸、劣迹不少的时间才是他的。他叫“圣宗”不是因为他有能耐,而是事都不是他做的,但是他刚好在位,跟顺治叫“世祖”是一个道理。不要因为他的庙号好看就过度高估。他的能力跟耶律贤、宋太宗、宋真宗是差不多的。他的军事能力和个人作风比不了耶律贤,文治比不了宋太宗、宋真宗。他的文治也比不过他的儿子耶律宗真(辽兴宗)。他就是一个守成之主,庸君。
网上往往认为萧绰为人不好,耶律隆绪为人好,厚道。估计是因为萧绰是执政太后,隆绪是儿皇帝,所以默认前者为人不好,后者为人好。你们太牛了,看历史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观念。还因为他的庙号的影响,他的庙号好看,别人就以为他为人好。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为人。
他当儿皇帝的时候看不出他的为人,他是儿皇帝,说好听点是“太子”、继承人,说难听点就是傀儡。继承人都是谨小慎微的,不敢把自己的真是面目暴露出来。所以他当儿皇帝的时候看不出他的为人。
其实他的为人是虚荣、放纵、奢侈、比较刻薄的,只不过萧绰活着的时候,他不敢露出真面目。
耶律隆绪是很好色的,很喜欢喝酒,但他在当儿皇帝的时候根本不敢。萧绰把他身边的女人都改成女官了,他在亲政并且为萧绰服丧三年以后,才大封后宫。他在亲政以后喝酒误事,喜欢在酒间杀人和授官(虽然被阻止),他在萧绰活着的时候根本不敢多喝酒。982—1009年是太后执政的,自然不会出现喝酒误事的事。
统和十二年(994)十二月,高丽向辽国进贡妓乐,以他的性格是想接受的。但当时辽国是太后执政的,所以自然拒绝了。
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二月,萧绰去世,此时隆绪已经亲政了一个月。母亲死后,他就暴露出了自己的性格。
他先给韩德让改名字,之前韩德让被萧绰赐性耶律,叫耶律德让。他亲政以后就给他改名隆运,称兄。他对萧绰和韩德让的私情是有意见的。这个改名还算客气。之后他带韩德让去高丽,让他受冻,间接弄死他,亲政后的皇帝弄死权臣,这个不需要说什么。他给王继忠改名耶律宗信,宗是他的下一辈,他就是让别人当他的狗。王继忠的年纪跟他应该是差不多的。
他在萧绰执政的时候一点都不像皇帝,所以在亲政后一直在做一件事——证明自己是皇帝。他通过攻打高丽证明自己的能力,损兵折将。他是辽国皇帝里面最虚荣,最爱彰显皇权的。他让大臣给自己加最夸张的尊号(没有一个字符合),开启辽国的谄媚之风。他让王询亲朝。他喜欢惩罚大臣,来彰显皇权。耶律斜轸的孙媳妇骂了他,他就把她和她的丈夫都抄家,他和耶律斜轸约为兄弟是萧绰的要求,并不是他自愿的。他还喜欢搞各种礼节,享受主角的待遇。他在没亲政时一直是一个影子,没有存在感。刚刚当家做主,他当然得好好享受一下了。他一直在和菩萨哥过奢侈生活。一方面是在萧绰的治理下,辽国达到全盛,他们有奢侈的资本,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就是这样的。
萧绰的生活方式和耶律隆绪是不一样的,萧绰是自律、沉稳、朴素的,耶律隆绪是虚荣、放纵、奢侈的。萧绰时期的宫廷氛围是清新的,耶律隆绪时期的宫廷氛围是乌烟瘴气的。
耶律隆绪的第一任皇后是述律平家族的,萧绰并不喜欢她,后面把她废了,立了自己的侄女菩萨哥,但是她并没有害她,仍然让她生活在宫里。隆绪和她的关系并不好,只不过碍于萧绰还在世,他不能对她做什么。隆绪亲政以后,就把她赐死了。史官都同情她,“六月戊辰朔,德妃萧氏赐死,葬兔儿山西。後数日,大风起冢上,昼暝,大雷电而雨不止者月。是月,南京诸县蝗。”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讨厌她。萧德妃并没有卷入菩萨哥和耨斤之争,因为当时宗真并没有被立为继承人,耨斤没有跟她斗的资本。
耶律隆绪喜欢惩罚大臣,给人改名,还把废后赐死了,还让王询亲朝。他的为人是比较刻薄的,还很自我。他在没亲政时一直是一个影子,亲政后自然得让所有人都关注他。惩罚大臣、给人改名、让王询亲朝、搞各种礼节、加夸张的尊号都是如此,他要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彰显自己。他在亲政后一直在做这件事。他到了三十八岁才亲政,内心必然是扭曲的。他对大臣是易怒的,只要别人有点不顺着他,就会被他处罚。认为他为人好的是极大的笑话。
#萧绰##萧燕燕##萧太后##耶律隆绪##辽圣宗##契丹##辽国##历史#
网上往往认为萧绰为人不好,耶律隆绪为人好,厚道。估计是因为萧绰是执政太后,隆绪是儿皇帝,所以默认前者为人不好,后者为人好。你们太牛了,看历史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观念。还因为他的庙号的影响,他的庙号好看,别人就以为他为人好。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为人。
他当儿皇帝的时候看不出他的为人,他是儿皇帝,说好听点是“太子”、继承人,说难听点就是傀儡。继承人都是谨小慎微的,不敢把自己的真是面目暴露出来。所以他当儿皇帝的时候看不出他的为人。
其实他的为人是虚荣、放纵、奢侈、比较刻薄的,只不过萧绰活着的时候,他不敢露出真面目。
耶律隆绪是很好色的,很喜欢喝酒,但他在当儿皇帝的时候根本不敢。萧绰把他身边的女人都改成女官了,他在亲政并且为萧绰服丧三年以后,才大封后宫。他在亲政以后喝酒误事,喜欢在酒间杀人和授官(虽然被阻止),他在萧绰活着的时候根本不敢多喝酒。982—1009年是太后执政的,自然不会出现喝酒误事的事。
统和十二年(994)十二月,高丽向辽国进贡妓乐,以他的性格是想接受的。但当时辽国是太后执政的,所以自然拒绝了。
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二月,萧绰去世,此时隆绪已经亲政了一个月。母亲死后,他就暴露出了自己的性格。
他先给韩德让改名字,之前韩德让被萧绰赐性耶律,叫耶律德让。他亲政以后就给他改名隆运,称兄。他对萧绰和韩德让的私情是有意见的。这个改名还算客气。之后他带韩德让去高丽,让他受冻,间接弄死他,亲政后的皇帝弄死权臣,这个不需要说什么。他给王继忠改名耶律宗信,宗是他的下一辈,他就是让别人当他的狗。王继忠的年纪跟他应该是差不多的。
他在萧绰执政的时候一点都不像皇帝,所以在亲政后一直在做一件事——证明自己是皇帝。他通过攻打高丽证明自己的能力,损兵折将。他是辽国皇帝里面最虚荣,最爱彰显皇权的。他让大臣给自己加最夸张的尊号(没有一个字符合),开启辽国的谄媚之风。他让王询亲朝。他喜欢惩罚大臣,来彰显皇权。耶律斜轸的孙媳妇骂了他,他就把她和她的丈夫都抄家,他和耶律斜轸约为兄弟是萧绰的要求,并不是他自愿的。他还喜欢搞各种礼节,享受主角的待遇。他在没亲政时一直是一个影子,没有存在感。刚刚当家做主,他当然得好好享受一下了。他一直在和菩萨哥过奢侈生活。一方面是在萧绰的治理下,辽国达到全盛,他们有奢侈的资本,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就是这样的。
萧绰的生活方式和耶律隆绪是不一样的,萧绰是自律、沉稳、朴素的,耶律隆绪是虚荣、放纵、奢侈的。萧绰时期的宫廷氛围是清新的,耶律隆绪时期的宫廷氛围是乌烟瘴气的。
耶律隆绪的第一任皇后是述律平家族的,萧绰并不喜欢她,后面把她废了,立了自己的侄女菩萨哥,但是她并没有害她,仍然让她生活在宫里。隆绪和她的关系并不好,只不过碍于萧绰还在世,他不能对她做什么。隆绪亲政以后,就把她赐死了。史官都同情她,“六月戊辰朔,德妃萧氏赐死,葬兔儿山西。後数日,大风起冢上,昼暝,大雷电而雨不止者月。是月,南京诸县蝗。”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讨厌她。萧德妃并没有卷入菩萨哥和耨斤之争,因为当时宗真并没有被立为继承人,耨斤没有跟她斗的资本。
耶律隆绪喜欢惩罚大臣,给人改名,还把废后赐死了,还让王询亲朝。他的为人是比较刻薄的,还很自我。他在没亲政时一直是一个影子,亲政后自然得让所有人都关注他。惩罚大臣、给人改名、让王询亲朝、搞各种礼节、加夸张的尊号都是如此,他要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彰显自己。他在亲政后一直在做这件事。他到了三十八岁才亲政,内心必然是扭曲的。他对大臣是易怒的,只要别人有点不顺着他,就会被他处罚。认为他为人好的是极大的笑话。
#萧绰##萧燕燕##萧太后##耶律隆绪##辽圣宗##契丹##辽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