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一,然而对广州地铁新线的期盼却从年初的期待满满变成了现在的愁云惨淡,18南和22后确认赶不上全运会,剩下的四条新线全体残缺,实在难以让人提起兴趣。看着隔壁深圳已经在兴致勃勃地讨论五期修编哪些线路入选,广州人只好“地铁不行城际补”,把希望寄托在十年磨一线的城际新线们了。
今年预计开通的城际新线:广州东环城际番禺-白云机场北,琶洲支线琶洲-广州莲花山,广惠城际小金口-惠州北,广清城际花都-广州白云。其中广清南延可能要等到年底,但是极有可能在东环城际开通时就同步进行运营模式调整。
今年预计难以开通的新线:新白广城际竹料-新塘南,广惠穗深联络线,以及穗深移交、深铁加入城际和可能的莞惠移交等,既然4月了都没动静,大概率要等到全运会之后甚至明年才会正式调整。而且新白广在其他城际新线面前优先度确实不高,先搞好其他新线可能已经成为各方默契。
随着新线开通,广东城际线网将从直通模式转变为换乘模式。当然最理想的是日铁的多线直通混跑模式,但是目前由于站台显示屏只能显示一趟车、车内报站功能未足够完善等硬件限制,以及配车不足、普通旅客的适应能力不足等考虑,广东城际近期大概率难以实现复杂的多线大混跑,只能在现有配线条件下专注于最大客流方向,实行相对固定的交路并将换乘需求集中在几个枢纽站。
下面是基于今年预测开通新线的运营模式预测:
0、广清城际
新运营模式相对最简单的一条,取消花都换向直通东环城际,采用飞霞-广州白云单一交路,快车停站增加广州白云,首班车等存在花都、清城始发的班次。即使东环完全开通时广清南延未能达到开通条件,大概率也能进入跑图了。花都换向直通东环城际的模式基本不可能保留,本来就是局域网时期的无奈之举,广清南延后主要客流方向必然是广州市区,即使白云站配合12西进入市区暂时依然需要换乘两次或选择石潭长跑,也比目前从花都站一路摇地铁好太多。在花都换乘东环的客流预计依然可观,但花都站早已准备好利用出站层进行城际场闸内跨站台换乘的设计,虽然没有双向扶梯但有电梯。比起保留广清-东环直通增大运营复杂度,换乘苦一苦旅客无疑是无奈但必然的选择,在其他新线上也是一样。
其他新线的预测见楼下~
今年预计开通的城际新线:广州东环城际番禺-白云机场北,琶洲支线琶洲-广州莲花山,广惠城际小金口-惠州北,广清城际花都-广州白云。其中广清南延可能要等到年底,但是极有可能在东环城际开通时就同步进行运营模式调整。
今年预计难以开通的新线:新白广城际竹料-新塘南,广惠穗深联络线,以及穗深移交、深铁加入城际和可能的莞惠移交等,既然4月了都没动静,大概率要等到全运会之后甚至明年才会正式调整。而且新白广在其他城际新线面前优先度确实不高,先搞好其他新线可能已经成为各方默契。
随着新线开通,广东城际线网将从直通模式转变为换乘模式。当然最理想的是日铁的多线直通混跑模式,但是目前由于站台显示屏只能显示一趟车、车内报站功能未足够完善等硬件限制,以及配车不足、普通旅客的适应能力不足等考虑,广东城际近期大概率难以实现复杂的多线大混跑,只能在现有配线条件下专注于最大客流方向,实行相对固定的交路并将换乘需求集中在几个枢纽站。
下面是基于今年预测开通新线的运营模式预测:
0、广清城际
新运营模式相对最简单的一条,取消花都换向直通东环城际,采用飞霞-广州白云单一交路,快车停站增加广州白云,首班车等存在花都、清城始发的班次。即使东环完全开通时广清南延未能达到开通条件,大概率也能进入跑图了。花都换向直通东环城际的模式基本不可能保留,本来就是局域网时期的无奈之举,广清南延后主要客流方向必然是广州市区,即使白云站配合12西进入市区暂时依然需要换乘两次或选择石潭长跑,也比目前从花都站一路摇地铁好太多。在花都换乘东环的客流预计依然可观,但花都站早已准备好利用出站层进行城际场闸内跨站台换乘的设计,虽然没有双向扶梯但有电梯。比起保留广清-东环直通增大运营复杂度,换乘苦一苦旅客无疑是无奈但必然的选择,在其他新线上也是一样。
其他新线的预测见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