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要说追究其原因,那必须得是:他们迷之消费主义与扫兴主义的融合影响。譬如说:在我们辛辛苦苦提前做攻略才预定到的且很有氛围感的餐厅进行用餐时说:"这盘青菜成本不到五块钱。"当我们买回证明旅行过的伴手礼时:"这样的东西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十块钱三件。"看见街头艺人表演立即谴责:"这要小时候认真学习还至于去做这个行当?”,亦或者:我们兴奋分享旅行感悟时,他们总是会凝视手机家族群消息:"你二舅问保研结果出来了没?"落日余晖中突然宣布:"回去把这次花费做成Excel发家庭群。"在热气球升至最高点时严肃声明:"明年再考不上编制别想出来玩。"这种一段又一段的乱七八糟且不愉快的经历,让小小的我就立下了“要是有能力再也不和这样的父母出来旅游”的誓约。当然,世间父母千千万,在旅游中提供满满正向情绪价值的父母也肯定是有的,能够遇到的友友都应该感到弥足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