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并非所谓纯爱,只是不屑于把路边的野花当成海棠一样小心供奉着,亦或是非得养一朵花之类的。总有些人认为“不是你在装什么”又或是阴阳怪气地说“哇塞,纯爱小子不容亵渎”。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置于一个很高的地位去审视他人,甚至不曾思考自己是否有这个资格。亦或是隔岸观火甚至还要添把柴之类的阴阳怪气,以显得自己是个“人间清醒”,显得自己“一点也不装”,他们的耳朵是听不进任何道理的,能听到的只有我字里行间对伪君子的恶意,我想,大抵是他们下意识把自己同“伪君子”之间划等号了吧,甚而至于那些阴阳怪气的,连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正在显露出他们的教养,置于教养怎么样,多不多,这件事我就不做评价了。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但是又害怕刺痛你那幼小的心灵,到时候又成我虐待儿童了。不过我想,委婉的表达总归有些听力障碍儿童或者智力障碍儿童跳出来指责我( 我承认我才疏学浅,所以我很乐意和比我聪明比我学识渊博的譬如我的语文老师之类的人谈话,又或是同等水平的像我的同学,之间,交流并进步,不过那些个“评论家”的学识超出我太多了,甚至每每看到他们那充满“睿智与真理”的言辞我都会自惭形秽,怎么会有人如此聪明,将十几年的学识仅用一两句话就表达得如此清晰,不过究竟是他“技巧高超”还是他本就没有多少学识可卖
弄,这件事我就不得而知了)所
以, 我想,话还是说直白点比较好。不知道云门这个地方有多少人,活在自己的梦里,活在自己给自己构筑的温柔乡里。在他们的那个年龄,那些人总认为爱情是我在微信或者扣扣上发一个“我喜欢你’然后对方同意,从此开始彻夜长谈,他们认为这就是爱情的开始。之后,他们的生活被困于互联网,他们在网上大肆宣布自己的新恋情,就好像新婚一样热闹,给他们互联网上“五湖四海”的“亲朋好友”诉说着自己有多么幸运能遇到对方,除此之外呢,他们在网上一起打游戏,打语音,打视频,挂空间,做着一切自以为能给对方安全感的事情,然后告诉自己,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多了,可是事实上,不过是动动手指编辑了几条信息,每天早安晚安问候着,时不时聊些荤话,这是哪门子爱情。等到分手的之后,那些人又在傻傻的质问对方为什么对自己如此残忍,这些话你自己冷静之后听完不会觉得很好笑吗?至于另一些人,那些因为没被说到而心里仍不服气的人,他们觉得自己够关爱对方,时不时约对方出门约会,吃饭,看电影,他们的生活确实没被互联网束缚,反而互联网只是他们记录生活的工具,这其实是很不赖的。但是,别忘了我说这么多废话的出发点,是说给那些出发点不纯的人听的,我上次说我反感那些又当又立的人,明知道
cpdd这种行为的出发点不纯,又非得搁那维护这维护那的,哪怕你大方承认你就是图一时快乐,我都会高看你几眼,我痛恨谎言,可是我时常撒谎,所以我痛恨我自己,但是我会比痛恨我自己更加的看不起那些撒谎被我一眼看破的人。
我很乐意看你们甩出你们的分数来羞辱我,来证明我不过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爱搬弄是非的跳梁小丑罢了,不过我并不觉得分数越高一个人的三观就越正,当然,还是那句话,我很乐意看你们向我证明你们实力的样子
这次不叠甲了,因为废话对废物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