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吧 关注:253,349贴子:5,889,829

【长贴】盘一盘体操的混合项目赛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AG男8女6的格局,从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起,已经维持了19届奥运会了,LA终于要发生变动了,希望这个项目FIG能让这个项目平稳落地,后面有机会办下去(对FIG的执行能力深表怀疑)。
这个帖子想带大家从三个部分盘一盘这个项目已知的一些背景。
1.奥运会上其他项目的混合赛
2.体操比赛的混合项目
3.AG设立混合项目需要考虑的问题


IP属地:北京1楼2025-04-10 12:02回复
    前排叠甲,不正确或者不充分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轻喷


    IP属地:北京2楼2025-04-10 12:03
    回复
      先看一下奥运会里其他项目的混合赛
      IOC一直在推动OG混合项目发展,整理归类了一下最近几届OG里的混合项目,大致可以分两类
      第一类是非团体形式的混合项目,主要特征是男女运动员不分开产生成绩。
      1 公开竞争:比如马术,男女不分开设项(不代表性别平等),在同一赛道下竞争名次。
      2 搭档合作:比如网羽乒、冰壶帆船的混双,冰舞双人滑等,男女搭档组成一个整体竞争名次,赛制大多和非混合项目相同,可能在规则上有差别。


      IP属地:北京3楼2025-04-10 12:06
      回复
        第二类是以团体形式的混合项目,主要特征是男女运动员独立产生成绩
        1 竞速项目:接力赛,比如田径、游泳、短道、雪橇等,男女接力,按照团体总用时排名
        2 技巧项目:比如射击射箭,自由式滑雪等,多名选手在同一规则下同时比拼同一项目,多个成绩直接加和产生团体总成绩,进行排名,今年欧锦赛的体操混团赛制就属于这种
        3 对抗项目:比如柔道、高山滑雪等,以及LA乒乓球正式加入的混团,还有网羽的非奥杯赛,两个团体分别经过多轮对抗赛,采用七轮四胜制,十五局八胜制等方式淘汰晋级


        IP属地:北京4楼2025-04-10 12:09
        收起回复
          4赋分制:比如花滑团体赛,介于第2 3种之间,每个团体在多轮项目中分别派出选手/组合,每轮比赛后按排名赋分,多轮赋分的总和产生总成绩。
          简单理解一下不直接累加成绩的原因,欢迎补充。花滑每个项目的比赛规则不同,不同项目短节目和自由滑的分差也不同,进行简单的均一化加权,可以减少项目之间的差异,使团体更重视均衡发展,减少偏科。
          不知道类比窝巢新高考制度合不合理?通过赋分,对比相似但不同的化生政地科目


          IP属地:北京5楼2025-04-10 12:11
          回复
            关于AG应该采用哪种混团的赛制,其实我觉得赋分的策略更合理
            尽管MAG和WAG的赛制完全相同,而且赛程交替进行,规则基本同步演化,但不代表他们仅仅是同一个运动项目下的两个性别分项。因此,把两个项目捆绑在一起,组织混合团体,有点类似花滑的单人滑、双人滑、冰舞(还有蹦床,后面也会介绍)。想象一下体操的混合项目,男女运动员在同一时间同一场馆里比赛,可能除了特设的休息区,他们还是要各自在自己的器械之间轮转,最多抬眼看看队友分数吧。


            IP属地:北京6楼2025-04-10 12:14
            回复
              十分制之后,不同项目之间,分数的差异仍然很大,很直观的例子,巴黎周期国际大赛上,女子VT和UB的高分可以接近15分,甚至更高,而大部分FX高手的分数都在努力接近14分。这种项目自身在全能/团体中的权重,一直在被FIG平衡调整,有利于六/四项的均衡发展。
              但从巴黎预赛十项的平均分来看,十项彼此之间的权重,还是存在的。


              IP属地:北京7楼2025-04-10 12:20
              回复
                明年5月底的欧锦赛明确提出了混团的赛制,规则大致如下:
                1.一男一女组成该国的混合团体
                2.男子计入自双单,女子计入跳平自
                3.资格赛三项成绩总和最高的男女运动员组成混合团体,六项成绩总和为混合团体成绩
                4.资格赛混合团体成绩前16名进入决赛
                搬运一下之前拿欧锦赛赛制套在巴黎预赛数据结果来看,混合赛目前的竞争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国之间,其中男女发展水平比较一致的,可能只有英国,剩下的就是男带女(中日)或者女带男(美巴俄?)。
                现有的团体、全能、单项赛,是FIG为不同目标群体设置好的奖牌生态位,方便每四年一次的分猪肉大戏。小国顶尖选手以及单项选手在这样的赛制下,竞争力并不高,但找个男伴/女伴,确实能给他们有一次参加“团体”项目的机会。


                IP属地:北京8楼2025-04-10 12:26
                回复
                  体操应该是除了游泳之外,最容易出多金王的项目,顶尖选手往往身兼多赛,正是他们夺冠的好机会。十分制之后,体操的单届多金王有邹凯(北京)、美拜(里约、巴黎)和壮壮妈(巴黎),如果增加混合项目,体操也许可以诞生更多三金王、四金王。
                  目前暂时还看不到除了多金之外,混合项目能给体操项目带来的惊喜,而且需要考虑运动员和裁判员新增的负担。感觉加入混合项目,更多的是模仿其他老牌项目,是在满足IOC平权和更团结的主张正确。长远一点看,引入混合项目,也许可以促进各个NF靠优势的一边带动另一边发展,这也是大部分混合团体项目的特点,同时也许还可以进一步加强MAG和WAG之间的联系,让FIG优化规则?


                  IP属地:北京9楼2025-04-10 12:28
                  回复
                    第二部分,再盘一盘现在体操里已有的混合比赛赛制,欢迎补充
                    1.DTB CUP,四十多年历史的老牌邀请赛,每年3月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瓜队常参加的邀请赛。
                    巴黎周期开始,增添了混合团体赛,赛制如下:
                    1.混合团体赛只邀请四个国家参加,每个国家3男3女组成一队,进行4轮比赛。
                    前三轮排位赛,三轮过后总成绩排名第一和第二的队伍在第四轮进行金牌赛,后两名进行铜牌赛。
                    第4轮奖牌赛,清空前三轮的成绩,即一轮决胜负。
                    2.每轮男女各进行一个项目,不允许重复,即女子比全部四项,男子六选四,项目顺序由队伍自己决定。
                    3.男女各自采用3-2-2赛制,即每国男女各派3人,每项2人上场,都计入团体总分。
                    这样的赛制不仅考验体操能力本身,策略的比重也很高,是瓜队领导最爱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要在保证进入金牌赛的同时,尽可能将优势项目留到最后。各国扬长避短,选择擅长的项目,使比赛更加精彩。
                    同时比赛悬念和偶然性也很大,奖牌赛一轮定胜负。
                    但这样自由的赛制,各国没有完全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娱乐和表演属性大于竞技属性,而且场上需要摆下八个器械,和FIG主持的经典布局有一定的区别。


                    IP属地:北京10楼2025-04-10 12:30
                    回复
                      补一个之前DTB的赛场布局示意图


                      IP属地:北京11楼2025-04-10 12:32
                      回复
                        2. 瑞士杯
                        和DTB杯赛一样历史悠久,但一般在11月举行,爱冬训的瓜队很少参加。
                        现行的赛制如下:
                        1.共计邀请10支队伍参加比赛,每队1男1女,进行4轮比赛。
                        前两轮排位赛,第一轮过后前八支队伍进入下一轮,末两位的队伍淘汰。第二轮过后,前四名的队伍进入下一轮,后四支队伍淘汰。
                        第3轮半决赛,清空前两轮的成绩,NO.1对NO.4,NO.2对NO.3,一轮决胜负,胜者进入金牌赛,败者铜牌赛。
                        第4轮奖牌赛,同样一轮决胜负。
                        2.每轮男女各进行一个项目,总和记为本轮得分。前三轮的项目不重复,奖牌赛允许和前三轮重复,项目和顺序由队伍自己决定,其中跳马要两跳取平均。
                        相较于DTB杯,瑞士杯人数更精简,选择项目的自由度更高,对小国更友好。赛制上和DTB大同小异,先进行排位赛,前四名的队伍进入对抗赛,两两对抗,一轮决出奖牌。


                        IP属地:北京12楼2025-04-10 12:33
                        收起回复
                          3.宙国特色混团
                          最近几个周期,窝巢也尝试过混合项目,赛制大多简单粗暴地把男女团or男女全能重新比一遍,成绩加和即为总分,比如2019年青运会男女混合团体、混合全能,每队包含男女甲乙四组选手,又如2022年团锦赛的混合团体赛,每队7男7女,成年组5-4-3,青年组2-2-2,一个项目计入5个分数。
                          这样的比赛感觉主要是为了让国内更多运动员能拿到牌子,增加各种奖励、升学的机会,符合瓜情。


                          IP属地:北京13楼2025-04-10 12:36
                          回复
                            4.青奥会
                            前两届青奥会跟标准大赛相比,不设置团体,只有男女全能和单项,但上一届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额外增设了一个大体操的跨项混合团体项目,即把体操大项(竞体、艺体、蹦床和技巧)下的所有选手抽签随机分组,组内所有选手各项目的资格赛成绩加和,即为混团成绩。属于很幽默的赛制了。
                            而明年的达喀尔青奥会,整个体操大项大变样,砍掉了艺体、蹦床等等项目,只给竞技体操留下了5个小项,男女团体、男女全能以及新添的混合个人全能/团体全能(Mixed all-around or Team all-around),预计男女各60人参赛。盲猜男女团体是类似世青赛的3-2-2赛制,而混团也许是1+1的混双。具体赛制FIG还没有宣布。


                            IP属地:北京14楼2025-04-10 12:39
                            回复
                              5.还要介绍一下FIG旗下隔壁的蹦床
                              蹦床世锦赛早在18年就开办了混合团体全能(All-around Team),到23年一共进行了5届,窝巢在前两届趁着单跳的余温,拿下了一金一铜。蹦床的混合团体全能赛和花滑团体赛赛制类似,但更复杂:
                              1. 蹦床一共8个小项,男女各4小项(网上单人、网上双人协同、单跳、小型双蹦床),因此报名参加全部8个小项的国家,自动参与混团的竞争。
                              2. 资格赛成绩直接取各小项第一轮资格赛的最好成绩相加,总分前五名进入决赛。
                              3. 决赛采用赋分制,参赛名单由协会指派,8个小项每项只比1个成套,成绩在各自项目内排名,第一名积5分,第二名积4分,以此类推,第五名积1分(平分获得相同的积分)。 8项结束之后,按照总积分的排名决定名次(如果平分则比较总分数)。
                              4. 其中,决赛将8项分为三轮,前两轮每轮3项,第三轮2项。第一轮按资格赛排名倒序出发,后两轮则根据第一轮和第二轮后的过路积分倒序出发。


                              IP属地:北京15楼2025-04-10 12:48
                              回复